汽车润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汽车润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1d93862f5335a8102d220ff

发动机的维护保养基础知识

3.4.2 原因

(1)机油油量不足; (2)机油黏度太低;

(3)减压阀弹簧过软或调整不当; (4)机油滤清器旁通阀弹簧过软;

(5)机油泵齿轮等磨损,使供油压力过低; (6)机油滤清器堵塞

(7)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或凸轮轴轴承间隙过大; (8)润滑系内、外管路或管接头泄露; (9)机油压力表或传感器失效。 3.4.3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1)观察机油压力表或警报指示灯,发现机油压力过低或为零时。拔出机油尺,检查油底壳内机油量及机油品质,若油量不足,应及时添加;若机油中含有水或燃油时,应通过拆检,查出渗漏部位;若机油黏度过小,应更换合适牌号的机油。

(2)若机油量充足,再检查机油压力传感器的导线是否松脱。若连接良好,在发动机运转时,拧松机油压力传感器或主油道螺塞,若机油从连接螺纹孔处喷出有力,则为机油压力表或其传感器、连接线路故障。

(3)若机油喷出无力,则应立即熄火,检查集滤器、机油泵、限压阀、粗滤器滤芯是否堵塞且旁通阀无法打开,各进出油管、油道及油堵是否漏油。

(4)若以上检查均正常,则应检查曲轴轴承、连杆轴承或凸轮轴轴承的间隙是否过大,间隙增大会影响机油压力。

3.5 机油压力过低

3.5.1 现象

(1)发动机在正常温度和转速下,机油压力表读数高于规定值; (2)发动机在运转中,机油压力表读数突然增高;

(3)机油压力表读数低,但高压机油冲裂机油压力传感器或机油滤清器盖等。 3.5.2 原因

(1)机油黏度过大;

9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

(2)限压阀调整不当或失效; (3)汽缸体的油道堵塞;

(4)机油粗滤器滤芯堵塞且旁通阀开启困难; (5)机油压力表或其传感器工作不良;

(6)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或凸轮轴轴承的间隙过小 3.5.3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发现机油压力过高,应立即熄火排除故障,否则容易冲裂机油滤清器盖或机油传感器。

(1)首先检查机油粘度是否过大,限压阀是否调整不当(弹簧是否过硬);对于新装的发动机,应检查主轴承、连杆轴承或凸轮轴承是否间隙过小。

(2)若机油压力突然增高,而未见其他异常现象,应检查机油压力传感器及导线线是否有搭铁故障,检查机油压力表、传感器是否完好。

3.6 机油泵的检修

3.6.1 拆卸

(1)拆下油底壳。

(2)拧下机油泵与后主轴承盖的固定螺栓,然后拆下机油泵和加长轴,见图2-14。 3.6.2 分解

(1)拧下机油泵体的固定螺栓,拆下壳体,见图2-15。

(2)在主动和从动齿轮的轮齿上作标记,以使安装时二者处于同一位置,然后从泵体上拆下主、从动齿轮和齿轮轴。

(3)从泵壳上拆下销子、弹簧和压力调节阀。

(4)如果需要更换抽油管和滤网总成,用1个软口虎钳夹住泵壳,拆下抽油管。不要从抽油管上拆下滤网,应将抽油管和滤网作为一个总成来维修。 3..6.3 检查

(1)检查泵体和泵壳是否过度磨损,有无裂纹。

(2)检查齿轮,如果齿轮损坏或过度磨损,必须更换整个机油泵总成。

10

发动机的维护保养基础知识

(3)检查泵体内的主动齿轮轴有无松动。

(4检查是否因泵壳磨损而引起机油通过轮齿漏出。 (5)检查抽油管和滤网总成有无损坏。

(6)检查压力调节阀在泵壳内的安装是否正确。 3.6.4 安装

(1)将机油泵和加长轴安装到主轴承盖上,使加长轴与主动齿轮对齐。 (2)安装机油泵和后主轴承盖的连接螺栓。 (3)安装油底壳。

3.7离心式机油滤清器检修注意事项

(1)分解离心式机油滤清器时,必须按一定的分解程序进行,并注意零件妥善保存。

(2)分解时要仔细,不可用锤敲打,以免损伤转子。

(3)清洁转子喷嘴孔不可用钢丝透通;转子内的结垢层可用竹刀清除,切勿用金属刮器,以免损伤转子。

(4)在组装转子与转子罩时,应防止碰撞,否则会破坏其动平衡;组装后,应检查转子在轴上转动的灵活性。如果装配过紧,会影响转子的转速,甚至会使转子轴折断。

(5)试验进油阀在规定压力下是否开启,开启压力为147一196kPa,转子转速为5000一8000r/min。

(6)检查转子轴衬套处的装配间隙是否符合规定,一般径向间隙为0.02~0.03mm,转子轴向窜动量为0.3一o.7mm。

(7)在柴油机熄火后,应能听到转子旋转的声音,声音持续时间在lmin以上。如果听不到声音,则说明转子工作不正常,应重新拆检。

第四章 具体实例

4.1 机油消耗过大排气管冒蓝烟

某大发微型车,由于消耗机油量过大,排气管冒出明显的蓝色烟气,拔下气门室盖上的曲轴箱通风管检查,未看到有大量废气冒出,但发现曲轴箱通风管内串人机油,再拆下化油器上的进气软管,仍有明显的机油痕迹,但拆下该进气软管后,排气管冒

11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

蓝烟现象自行消失。由此可以断定,该发动机烧机油现象与汽缸、活塞环、气门油封均无关系,而机油大量进人曲轴箱通风管,只是一种较强的气流作用所致,又经检查发现,空气滤清器被油泥堵塞严重,并且加注机油时发现油管端盖丢失,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空气不经空气滤清器,而从加机油管口。曲轴箱气门室。曲轴箱通风管再经化油器进人燃烧室。由于曲轴箱通风管内径较小,节气门开大后,废气管内便形成很强的气流,这时由气门室内的偏心轴快速旋转所抛洒飞溅的机油随之被吸往废气管,经化油器进人燃烧室与混合一起燃烧,形成前面所述故障。更换空气滤清器,并配制了加注机油的管口盖,排气管冒蓝烟现象即消除。

4.2 丰田3Y型发动机多处机油渗漏

一辆丰田汽车行驶10万公里,发现排气管冒蓝烟,虽经多次更换曲轴密封也无济于事。经解体检查废气循环系统发现,气门要比罩盖内壁的进气孔和两个排气孔完全堵塞,怠速单向阀机油胶结卡死。因此引发曲轴箱内废气压力过高,高压使机油从各接合部位向外渗漏,造成机油消耗。后经疏通清洗废气循环系统并重新装配,故障消除。

4.3 东北用户捷达车发动机烧机油

三辆捷达车烧机油,拆检发动机缸体、气门级密封均正常,但活塞磨损较多,且连杆轴瓦磨损较多,露铜。最终发现用户使用了伪劣机油滤清器。伪劣机油滤清器造成机油不能顺利并迅速的流到需要润滑的零部件,同时,大颗粒的燃烧附产物也不能充分过滤,导致磨损,最终使活塞组与缸壁间产生间隙,造成窜机油、烧机油。

第五章 怎样更好维护发动机润滑系统

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定期检查机油液面:液面过高会增加发动机必要的功率损失,还会造成机油泄漏;液面过低,会因润滑不良而损坏发动机。如有异常现象必须停车检查。使用适当粘度的机油机油粘度过低,则油膜容易损坏而产生零件卡住现象;粘度过高,则将产生零件移动的附加阻力致使发动机起动困难,功率损失增加。

(1)根据气候选用机油。环境温度较低时,选用粘度较小的机油,温度较高时,选用粘度较高的机油。

(2)根据车况选用机油,车况较好的发动机,可选用粘度较小的机油,车况较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