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1单元升和毫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5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1单元升和毫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1e4807781c758f5f61f67ca

一 升和毫升

认识升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3页例1、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第5页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比较中初步认识容量的含义;联系实际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学会用升为单位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

2.使学生通过具体情境观察、比较容量的多少和感受容量单位“升”,初步形成1升大小的容量观念;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感知能力,并培养估计容量的初步意识和简单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认识容量相升,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容量的含义和认识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

容量含义和容量单位升的空间感受。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杯和两个冷水壶,两种玻璃杯各若干个,完全相同的纸杯若干个,1升的量杯和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玻璃容器;实验用的染色的水。

2.每个小组准备1升的量杯,一个比1升大(2?3升)的容器,若干个相同的纸杯;实验用的染色的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悟容量 1.问题引人。

引导:暑假很快过去了,我们又回到校园一起生活、学习。暑假天气真热,同学们每天都要喝好多水,你一天大约喝几杯水呢?大家来说一说。

想一想,喝水的杯数多喝的水就一定就多吗?请同学们互相说说你的想法。

指出:杯子有大有小,盛的水就有多有少。大杯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小杯盛的水少,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

引导:你发现老师刚才用了一个什么词儿?(板书:容量)让学生—起说两遍:容量。

那究竟什么是容量?容量的大小用什么单位表示呢?这就是今天要认识的内容——认识升。(板书课题)

2.情境感悟。 (1)初步体验。

出示两个大小明显不同的玻璃杯,说明像这样能盛水的杯子、水壶、瓶子、锅等都是容器。(板书:容器)让学生说两遍:容器。

比较:比较这两个玻璃杯,哪个能盛的水多,谁的容量大?说说你的想法。 说明:这个大杯子能盛的水多,大杯子的容量就比较大;小杯子能盛的水少,小杯子的容量就小。

(2)比较感悟。

出示两个直观上大小差不多、容量有大小的冷水壶。

引导:同学们看一看,你认为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出哪一个冷水壶的容量大呢?(让多个同学说说自己想到的方法)

结合交流出现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

①把两个冷水壶装满水,倒在同样大的杯子里,比较哪个冷水壶里倒出的水杯数多。

②把其中一个冷水壶倒满,再倒入另一个冷水壶,根据结果比出哪个容量大一些。

演示:先把一个冷水壶倒满水,再往另一个冷水壶里倒,看哪个能盛的水多。 提问:哪个冷水壶容量大?为什么?

追问:如果把这个冷水壶和杯子比,哪个容量大、哪个容量小?

你觉得说冷水壶的容量大、杯子的容量小,是说什么的大小?(它能盛水的多和少,就是杯子、冷水壶里面的大小)

你能用生活里的一些容器作个比较,举例谁的容量比谁大、谁的容量比谁小吗?(学生举例)

3.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互相说说图里的意思,并思考哪个容量最大,哪个容量最小。

交流:哪个容量最大,哪个最小?你是怎样知道的?

说明:要知道哪个容量大、哪个容量小,可以像这样互相倒一倒、比一比。容器盛的液体多,它的容量就大;盛的液体少,它的容量就小。

4.感受需要统一单位。

谈话:容器的容量有大有小,我们来做个实验,看看这个水壶的容量有几个杯子大。

实验:出示若干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把水壶盛满水;然后把水壶的水依次倒满玻璃杯,数出倒了几杯,并说说这个水壶的容量是这样的几杯。

出示若干个另一种完全相同的玻璃杯(与前面玻璃杯大小不同),用同样的实验说说这个水壶的容量又是这种杯子的几杯。

追问:你能确定地说出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几杯吗?

质疑:同一个水壶,为什么两次得出的表示容量有几杯的数不一样呢?那怎样可以让每次得到容量的数都相同呢?

指出:大家都想到了,要每次得的数相同,那就要用同样容量的容器来测量。也就是要准确测量或计量容器的容量,要使用统一的单位。那计量容量的单位有哪些呢?现在来看看生活中经常用什么单位。

二、联系实际,认识单位 1.感受单位“升”。

出示例2的主题图,让学生思考能从图上知道什么。 提问:观察这些容器的图,你看到了些什么,有什么要说的?

说明:图里的“升”或“L”是表示每个容器的容量是多少,能盛多少液体。像这个“1升”就表示容器里盛了1升酱油,这个“5升”就表示容器里盛了5升油。所以,这个“升”就是一个容量单位。(板书:升)计量像水、油、饮料这样的液体是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板书:L)这

里3L、19L的意思分别是3升、19升。

2.认识单位“升”。 (1)实验感知,形成观念。

引导:你对升这个单位有哪些想要了解的?

说明:1升有多少呢?我们来观察这个量杯。量杯是计量容量的工具,量杯上的刻度表示倒人的液体有多少,比如往量杯里倒水,水面对准到0.2就表示有0.2升,对准到0.4就表示有0.4升。如果往量杯里倒水,到水面升到1时,就表示量杯里的水是1升。

实验观察:现在老师这里有1个每边的长度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出示正方体容器,并指着三条棱的长度说明是1分米)

老师先在量杯里倒人1升水。(倒水)大家看一看,这些水正好是1升,感觉到1升有多少了吗?

接着老师把这1升水倒进这个每边长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1升水倒进正方体容器)

交流:现在观察这个正方体,你有什么发现吗?

指出:每边长都是1分米的容器,正好能装1升水。1升就是这么规定\\的,这样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就是1升。

追问:多大的正方体容量就表示1升? (2)实践操作,加深体验。

要求小组合作实验,测量1升水并观察大约有多少。

①六人一组,每个小组用1升的量杯测量出1升水,观察1升水有多少。 ②把量杯里的1升水倒进准备好的大容器,观察、感受1升有多少;再举例估计常见的容器里哪些容量大约是1升。

③估计盛水的大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几升。

【设计说明:1升是多少,需要通过学生一次次的感知,并达到一定的量的积累时,对“1升”才会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建立1升的表象。让学生首先观察1升水就是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大小,可以有“标准”的印象;再在“不规则”的大容器里观察、感知,并举出日常生活里大约1升的容器,有利于形成“升”的大小的印象,培养“升”的量感,建立1升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