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1edff7279563c1ec5da71cb

进行精确平整,直到平整度大致达到要求的平整度。

精平完成后,用全站仪按照编号和对应坐标恢复测量点,用白灰点标识,再次测量三维坐标,确定松铺厚度。

8.7填土含水量调整

用洒水车洒水当含水量保持在最佳含水量的±2%时,立即用平地机进行整平,整平由两侧向中间沿路线方向纵向进退式进行。

整平完成后,由距离固定桩定出高程检测点,用水准仪测量其标高,以检测填土的松铺厚度。

8.8 压实

本试验段采用YZ20T的振动压路机进行路基压实,压实前先整平,压实按照93区、94区、96区(固体体积率按照82区、84区、87区)的标准进行实压,然后分别记录压实多少遍数才能达到各区要求。

1)碾压顺序

压实机具先轻后重,先用压路机静压两遍,然后振动碾压,振动力由弱到强,以适宜土体强度增长,最后静压两遍收面。

2)碾压速度

碾压速度应先慢后快,前两遍采用1. 5?1. 8km/h,以后用2. 0?2. 5km/h 。 3)碾压方式

压实机具工作线路要合理,碾压时由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压路机每次横向碾压重叠不少于压实宽度的1/3,确保压实均匀,做到不漏压、无死角。

4)压实度检测

①第二次静压后,按规定要求取样检测其含水率及压实度。 ②然后用重型压路机振动压实,对于低洼处,仍使用人工补料。

当重型压路机碾压第二遍完成后,在标识的白灰点附近分别用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及使用全站仪测量三维坐标。将测量、检测结果按照编号及层次、振动压实遍数记录在相应的记录表(簿)中。

③以后每压实一次,重复第二步程序,直到达到设计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④达到设计压实度后,用压路机弱振一遍,静压一遍或静压两遍进行收面。 ⑤一层试验完后,应按《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对土方路

9

基进行检测评定,评定结果是否达到合格标准,如果碾压遍数超过8遍,仍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度,则要求更换碾压设备,使本层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5)压实厚度的检测

碾压达到93区压实度,为探讨随压实遍数增加压实度的增长情况,再碾压1-2遍,检测完毕确认结果后,即停止碾压,然后根据距离固定桩定出各高程检测点,并测其高程,以确定压实厚度。

九、试验段成果总结

9.1 试验的原始纪录

试验期间由技术员、试验员详细真实地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各种试验数据,根据总监办下发的统一表格填写并报监理部批准。所有试验过程中均应请监理工程师到场旁站指导。

9.2试验结果的计算分析及结论

试验前应到土源地对土质进行取样试验,由试验室负责取样。试验项目:土样类别;含水量及含水率;比重;颗粒分析;击实试验;液限;塑限承载比(CBR)试验等。在此基础上对土源土戗灰5%,再做CBR值、击实试验、液限、塑限试验。

实验后根据试验原始记录,按照土方试验规程、规范及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对试验数据进行认真、仔细的计算分析得出科学的能反映现场实际的各项施工参数,整理编写一份完整的试验总结报告,报驻地监理办审批,审批后的结果作为正式路基填筑施工的指导性文件,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十、质量控制措施

10.1 松铺系数检测方法

在填土区布置控制点,填前碾压之后进行标高测量,填土整形后测量出控制点标高,此高差值为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碾压达到压实标准后,再进行标高测量,计算出压实后标高。填前和压实后的标高差值为压实厚度,利用压实厚度和松铺厚度计算出松铺系数,用各控制点的平均值作为松铺系数代表值。

10.2 灌砂法检测压实度

1)原地面压实度检测合格后,首先进行93区压实度试验,施工至93区顶,然后进行94区、96区压实遍数的实验。

2)在每种压实程序与不同碾压遍数完成后,检测压实度,从而选定93区、94区、

10

96区的最佳压实方案。

10.3 质量检测方法

路基每压实一层完毕及时检测一层,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检测因采用灌砂法难以检测其真实压实度,故加以采用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检测压实质量。施工过程中,每一压实层采用水准仪每隔40m一个断面布设5~9个点检测,观测检测点设置固定检测标志,先静压2遍,然后振动碾压,每层按7~8遍碾压,按碾压沉降差要求控制,最后2遍前后碾压沉降差不超过0mm控制压实度,如超出侧继续增加碾压遍数,目测判别,碾压至不再下沉(无轮迹),横向重测原点高程,检查对比各点碾压前后标沉降差在规范范围内为合格。

土石混填路提施工质量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高速、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公路 检查方法和频率 施工记录 水准仪:每40m检测1个断面,每个断面检查5~9个点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经纬仪: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 米尺:每200m测4处 3m直尺:每200m测4点x10尺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每200m抽查4处 符合试验路确定的施工工艺 1 压实度 沉降差≤试验路确定的沉降差 2 纵面高程(mm) 3 中线偏位(mm) 4 宽 度 5 平整度(mm) 6 7 横 坡(%) 边 坡 20 ±0.3 坡度 +10,-20 50 +10,-30 100 不小于设计值 30 ±0.5 不陡于设计值 十一、安全保证措施 11.1 安全第一丶预防为主

本着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领导下的,由项目安全负责人、项目总工程师、各部室等负责人组成的施工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各工区设专职安全员,各部门设一名兼职安全员,各施工作业班班长为兼职安全员,在队专职安全员的指导开展班组的安全工作,对本班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全面负责,确保本班人员按照业主的规定和作业

11

指导书、安全施工措施进行施工,不违章作业。 试验段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见下图11-1

组长:项目经理 刘立中 副组长 徐德保、李德国 成员:唐启、曾葆春、陈界峰、李建刚、叶跃成、 郑喜平、吴有德、刘卫、何建新、傅维生、李杨 领导小组办公室 李德国、王荣 综合办 安机部 专职安全员 工 程 部 测验室 质 检 部 财务合约部 物 资 部 试验路基施工工段 兼职安全员 各施工作业队 图11-1 试验段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图

11.2 持证上岗

确保机械设备安全使用,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遵循设备的操作规程,机械操作人员机动车驾驶人员必须有相应的特殊工种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严禁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带病和违章作业。

11.3 公共设施及地下管线的保护

根据业主提供的“地下管线”资料,施工前对地下管线资料进行仔细分析,了解、 掌握施工场地地下管、线分布、走向布局;对现场管线及建(构)筑物及相关单位进行详细调查,充分了解保护对象所允许的变形量及其它详细资料,并得到保护对象所有人的认可。为管线建(构)筑物的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