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1f025a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4

重点: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是指购买货物、接受劳务所支付的现金、交纳税款、支付职工工资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重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直接法列示。

22、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包括: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23、筹资活动包括:

(1)吸收投资 (2)借入资金 (3)偿还债务 (4)分配股利、利润 (5)偿付利息

24、财务报表附注包括的内容:

(1)企业的基本情况 (2)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3)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4)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5)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6)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7)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13、资产负债表的两种格式;(1)报告式 (2)账户式

重点:我国的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

14、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的编制方法:

(1)直接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

(2)根据几个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后填列

(3)根据有关明细科目余额计算后填列

(4)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后填列

(5)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重点:货币资金项目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15、利润表:是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

16、利润表的作用:

(1)可以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

(2)可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3)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利润发展趋势及获利能力

17、利润表的两种格式:(1)单步式 (2)多步式

重点:单步式利润表不能揭示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对照关系,也不便于同行企业间报表指标的对比。

18、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的一张动态报表。

19、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1)提供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

(2)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3)有助于分析企业的收益质量及分析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

重点:现金流量表里的现金是广义的现金概念,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20、现金流量表将企业一定期间内产生的现金流量划分为: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1、经营活动包括:

(1)销售商品 (2)提供劳务 (3)购买货物

(4)接受劳务 (5)支付职工薪酬 (6)交纳税款

重点: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是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税费返还等所收到的现金。

重点: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是指购买货物、接受劳务所支付的现金、交纳税款、支付职工工资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重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直接法列示。

22、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包括: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23、筹资活动包括:

(1)吸收投资 (2)借入资金 (3)偿还债务 (4)分配股利、利润 (5)偿付利息

24、财务报表附注包括的内容:

(1)企业的基本情况 (2)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3)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4)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5)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6)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7)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七章 财务报表分析

1、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包括:

(1)偿债能力分析 (2)获利能力分析 (3)营运能力分析

(4)发展能力分析

重点: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是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股东)、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经济管理部门。

重点:偿债能力分析主要通过对企业的资产结构以及资产与负债的关系的分析来进行。

重点:获利能力分析主要通过对企业利润的形成情况以及利润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来进行。

重点:营运能力分析主要通过对企业资产的运用效率与效益的分析来进行。

重点:发展能力分析主要通过对企业资产和净资产增减情况的分析来进行。

2、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1)比较分析法 (2)比率分析法

(3)趋势分析法 (4)因素分析法

重点:在运用比较分析法时,对比的指标可以是绝对数指标,如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也可以是相对指标,如资金周转率、资产负债率等。

重点:比较分析法只适用于同质指标的对比,对比时要注意相比指标的可比性,即进行对比的各项指标,在经济内容、计算方法、计算期等方面应当可比。

3、运用比率分析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对比项目的相关性 (2)对比口径的一致性

(3)衡量标准的科学性

4、比率分析法分为:

(1)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 (2)构成比率分析法

5、构成比率(结构比率)的计算公式:

构成比率=(总体中某个组成部分的数额÷该总体总额)×100%

重点:通过计算构成比率,可以了解某项经济指标的构成情况及其结构的增减变动情况,分析其构成是否合理。

重点:趋势分析法实质上是对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的综合,是一种动态的序列分析法。

重点:财务报表的趋势分析一般采用绘制统计图表和编制比较财务报表两种形式,比较广泛使用的是编制比较会计报表形式。

重点:采用趋势分析法,在连续若干期之间进行比较时,可以进行绝对数比较,也可以进行相对数比较。按相对数编制比较财务报表,分为按横向和纵向两种比较分析方法。

重点:按相对数编制的比较财务报表,可以揭示比较财务报表中各项目的比例关系,能够准确分析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趋势,还可以消除不同企业之间业务规模差异所造成的影响,便于本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之间的比较。

6、采用趋势分析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用于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保持一致;

(2)要剔除偶发性因素的影响,以便分析的数据能够反映企业正常的经营状况;

(3)当基期的某个项目数据为零或负时,不应该计算趋势百分比,否则会造成错误的计算结果和分析结论;

(4)应用例外原则,对某项目有显著变动的指标进行重点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重点: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可以揭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但不能揭示引起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采用因素分析法则可以进一步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揭示相关因素对这一差异的影响程度。

7、因素分析法的基本程序:

(1)分析某综合性经济指标的影响因素,用数学表达式表示该经济指标与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将各项因素的基数代入确定的数学表达式,计算出该综合性经济指标的基数。

(3)按数学表达式中排定的各因素的先后顺序,依次将各因素的基数替换为实际数,并将每次替换后计算的结果与前一次替换后计算的结果相减,顺序计算出每项因素的影响程度。

(4)将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的代数和与指标变动的差异总额核对相符。

8、因素分析法分为:(1)连环替代法 (2)差额计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