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教材】2019秋季学期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精品课配套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部编新教材】2019秋季学期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精品课配套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1f6b8e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93

(课件出示8) (我发现第一个故事是周恩来到东北,伯父和他说不要轻易到租界去玩。) (还有一个故事是周恩来和同学闯租界。) (第三个故事是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说得很好。还可以简洁一些。老师也尝试着概括了三个故事的小标题。大家看看,比比,和你们概括的有什么不同。 【教给学生读书(课件出示9)耳闻“中华不振”(1-6);目睹概括大意的方法:通“中华不振”(7-8);立志“振兴中华”(7-8) (小标题中都有“中华不振”) 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不对,最后一个是“振兴中华”,应该说都有的主要内容。】 “中华”两个字。) 师:对啊,这“振兴中华”就是本文的关键点。所以,概括的时候要抓关键。 (很简单,都只有几个字。) 师:是的,这就叫做概括。就要简简单单。 (好像字数都一样。) 师:我是尽量把它们概括成一样的,记住两个关键词:简洁,抓重点。2.认识结构 师:这三个小故事,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呢?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呢?(课件出示10) 【从寻找三个小(先写耳闻“中华不振”;再写目睹“中华不振”;最故事,到归纳小故事后写:立志“振兴中华”。) 大意,再到串联全文师:很好,看,原来这三个故事是这样排列的啊。 大意,呈现串联式结构图,变换方式,提高要求,变着法儿让儿童从整体把握课文大意。此版块,既是 5 / 17 对课文大意的把握,又指向于谋篇布局的剖析,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训练,巧妙融合。】 四、参与体验,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听了周恩来的回答后,你来想一想:自己 是为什么而读书的呢?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崛起而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想到伸了谁?(课件出示11) ( ) 分钟 师小结:中华不振深深刺痛了周恩来的心,“为了中华之崛起读书”这个清晰而坚定的声音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希望,课下请同学们搜集有关周恩来的资料,多多了解这位伟人。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根据拼音填字组词。 严sù( ) 清xī( ) zàn( )叹 xiōnɡ( )怀 照gù ( ) 疑huò( ) 二、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引起事故;闹事。) B.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向左右两边 6 / 17 还有许多像周恩来一样的伟人,他们也是为了祖国的 看) C.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振作) 三、选词填空。 1.在奉天租界,中国巡警面对洋人的汽车轧死中国人的现象,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____(A.训骂 B.斥责 C.训斥)死者的家属 2.大家只能_____(A.劝告 B.劝慰 C.安慰)那个不幸的女人。 3.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______(A.解救 B.拯救 C.解脱)出来呢? 【答案】 一、肃 晰 赞 胸 顾 惑 二、C 三、1.C 2.B 3.B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1.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2.激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7 / 17 新课 教学 ( )分钟 一、直入新课 师: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 先读通顺,再读出疑问。 生自己读。 师:对,有疑问了,先做好标注,然后尝试解【设计意图:复习学法,学习第二、三个故事,这里简单引入、提问的目的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决疑问。请问,解决这些疑问,我们可以怎么办? 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师:还可以询问,查资料,弄明白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文章,就读出滋味来了。还有些实在不能理解的地方,课后再去寻找答案。 二、自读,学习课文 1.充分自读 师:接下来我们先尝试自读课文,学习第二个故事和第三个故事。读书要讲方法,请看两个小要求。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揣摩人物(课件出示13)(1)读得通顺(2)读出疑问 性格特点。】 在这些有疑问的地方,画上“?” 2.尝试质疑,解疑 (为什么伯父会说“有时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师:谁找到了下文中写到的“麻烦”是什么? 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课件出示14) 师:撑腰,训斥,形成对比。这两个词,谁来说说你的理解。 8 / 17 【设计意图:少讲多读,以读代讲,读中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读书,在下文中寻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