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201fb75a417866fb84a8e28

《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

【学习要求】

1、了解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基本原理及其有关的概念 2、了解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3、了解红外吸收的强度、核磁共振谱中化学位移的概念 4、大致了解各类有机化合物红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特征

一、红外吸收光谱

(一)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红外光波波长位于可见光波和微波波长之间0.75-1000 mm(1 mm = 10-4 cm) 其中:

远红外 0.75-2.5 mm

中红外 2.5-25 mm 4000-400 cm

-1

近红外 25-1000 mm

红外光波的波长常用波数(cm-1)表示。波数的定义是:每1厘米范围内所含光波的数目。波数 = 104/l(mm)。因此,2.5 mm波长,相当于104/2.5 cm-1,即:4000 cm-1,而25 mm相当于400 cm-1。

1.分子的振动能级

引起分子振动能级跃迁的光谱称振动光谱,振动能级跃迁的同时伴有转动能级的跃迁。红外吸收光谱是分子的振动-转动光谱。用远红外光波照射分子时,只会引起分子中转动能级的跃迁,得到纯转动光谱。 2、基本振动的类型

一般把分子的振动方式分为两大类:化学键的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 (1) 伸缩振动

指成键原子沿着价键的方向来回地相对运动。在振动过程中,

键角并不发生改变,如碳氢单键,碳氧双键,碳氮三键之间的伸缩振动。伸缩振动又可分为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 (2)弯曲振动

弯曲振动又分为面内弯曲振动和面外弯曲振动,用d、g表示。如果弯曲振动的方向垂直于分子平面,则称面外弯曲振动,如果弯曲振动完全位于平面上,

则称面内弯曲振动。剪式振动和平面摇摆振动为面内弯曲振动,面外摇摆振动和扭曲变形振动为面外弯曲振动。以-CH2-:剪式振动、平面摇摆振动、面外摇摆振动、扭曲变形振动

3、影响峰数减少的因素 (1)红外非活性振动

(2)分子结构对称,某些振动频率相同。 (3)强宽峰复盖频率相近的弱而窄的峰。 (4)在红外区域外的峰。

(5)别弱的峰或彼此十分接近的峰

(二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一定波长的红外光照射被研究物质的分子,若辐射能(hn)等于振动基态(Vo)的能级(E1)与第一振动激发态(V1)的能级(E2)之间的能量差(DE)时,则分子可吸收能,由振动基态跃迁到第一振动激发态(V0 ? V1): DE = E2 - E1 = hn

分子吸收红外光后,引起辐射光强度的改变,由此可记录红外吸收光谱,通常以波长(mm)或波数(cm)为横坐标,百分透过率(T %)或吸光度(A)为纵坐标记录。

在红外光的作用下,只有偶极矩(Dm)发生变化的振动,即在振动过程中Dm10时,才会产生红外吸收。这样的振动称为红外“活性”振动,其吸收带在红外光谱中可见。在振动过程中,偶极矩不发生改变(Dm=0)的振动称红外“非活性”振动;这种振动不吸收红外光,在IR谱中观测不到。如非极性的同核双原子分子N2,O2等,在振动过程中偶极矩并不发生变化,它们的振动不产生红外吸收诺带。有些分子既有红外“活性”振动,又有红外“非活性”振动。如CO2:其对称伸缩振动,Dm = 0,红外“非活性”振动;其反对称伸缩振动,Dm10, 红外“活性”振动,2349 cm-1

(三)红外吸收的强度

T % 愈低,吸光度就愈强,谱带强度就愈大。根据T %,谱带强度大致分 为:很强吸收带(vs,T % < 10 );强吸收带(s,10<T %<40),中强吸 收带(m,40 < T %<90),弱吸收带(w,T % > 90),宽吸收带用b表示。

-1

稀溶液中测得的红外光谱,其谱带的吸光度(A)可遵守Beer-Lambert定律: A=acl

式中a为吸光系数,l为吸收池的厚度,c为溶液的浓度。若c用mol浓度表示,

则a用e 表示,e为mo1吸光系数。a或e仅在定量分析时使用。红外光谱用于结

构分析及结构鉴定时,均使用相对强度T %(或A),此时所指的强吸收带或弱吸 收带是对于整个光谱图的相对强度而言。

(四)红外吸收光谱中常用的几个术语 1、基频峰与泛频峰

分子振动当作谐振动处理时,其选律为 DV = ± 1。

实际上,分子振动为非谐振动,非谐振动的选律不再局限于DV = ± 1,它

可以等于任何整数值。即DV = ± 1,±2,±3。所以IR谱不仅可以观测到较强

的基频带,而且还可以观测到较弱的泛频带。 V。? V1 基频带(n) 较强。

V。? V2 一级泛频带(2n - a) 弱 (又称倍频峰) V。? V3 二级泛频带(3n - b) 更弱,难以观测 (a、b为非谐振动的修正值,a >b,b>o)

2、特征峰与相关峰

凡是能用于鉴定原子基团存在并有较高强度的吸收峰,称为特征峰,其对应的频率称为特征频率。(如NH2的特征峰)

一个基团除了有特征峰外,还有其它振动形式的吸收峰,习惯上把这些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可以佐证的吸收峰称为相关峰。(如CH3的相关峰)

3、特征区和指纹区

特征区:4000-1330 cm-1, 各种官能团的特征频率在这区域.

指纹区: 1330-667 cm, C-X(C,N,O)单键的伸缩振动及各种弯曲振动峰,(相关峰)

-1

(五)各类有机化合物红外吸收光谱 1、烷烃

1)nC-H 2975-2845 cm-1

C-CH3: nas 2960 ± 15 cm(s), ns 2870 ± 15 cm(m)

-1-1

C-CH2-C: nas 2926 ± 5 cm-1(s), ns 2850 ± 5 cm-1(s) >CH- n 2890 cm-1

>CH-的C—H伸缩振动较CH3,CH2的nC-H 谱带弱得多,不特征,通常被CH3,CH2

的nC-H 谱带掩盖,无实际鉴定价值。

2)dC-H 1460;1380 cm-1

-CH3 d as约1450 cm(m),d s约1380 cm(w)。-CH(CH3)2振动偶合使对称弯曲振动裂分强度相近的两条谱带(约在1380和1370cm-1),-C(CH3)3振动偶合使对称弯曲振动裂分为强度差别较大的两条谱带(在1390和1370 cm-1附近),低频带强度较大。CH2剪式振动约为1450 cm-1(m)与CH3的d as重叠。>CH-约为1340 cm-1(w),不特征。

与不同基团相连的CH3、CH2弯曲振动吸收位置有所不同。与氧、氮原子相连时,1450 cm吸收带无明显变化,1380 cm吸收带向高波数位移明显。与CO,S,Si相连时CH3、CH2弯曲振动均向低波数位移。与不同基团相连,-CH(CH3)2弯曲振动谱带的形状也不同。

3)nC-C 1250-800 cm-1,不特征。

4)gC-H -(CH2)n 当n 大于或等于4时,722 cm-1有一弱的吸收峰,n变小时吸收疝波数移动,并变弱。

2、烯烃

1)nC=C-H 3000 cm-1以上

2)nC=C 1670-1620 cm-1

3)gC=C-H 1000-700 cm-1,借以了解双键取代情况和构型。 3、炔烃

1)nCoC-H 3300-3310 cm-1

2)nCoC 一元取代炔2140-2100 cm;二元取代炔2260-2190 cm 3)gCoC-H 680-610 cm。

-1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