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7年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213916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7d

作文押题

一、命题趋势:

(一)近三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选材及命题实质对比 全国卷 年份 2014 选材 本是竞争对手的学生,居然合作通过独木桥,引发议论 Ⅰ卷 命题实质 关注体育,属于材料作文,其材料实质是对制度的规避,含对现实腐败的影射。 选材 动物园里游人喂食动物,导致其丧失觅食能力,因此警示游客,依法惩处此类行为。 三类人:科学家、焊接工、摄影爱好者,谁是“当代风采人物”? Ⅱ卷 命题实质 关注动物,当道德不能自律时,将采取法律手段。含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思考。 关注大国工匠精神和个性自由发展,属于“任务驱动”之优选型题目,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爱岗敬业”精神,兼顾思辨能力和个性成长。 典型的“任务驱动”之优选型题目,回归校园与教育,关注教育热点话题,考查思辨能力。 选材 Ⅲ卷 命题实质 2015 女儿高速公路上举报老爸开车打电话的违章驾驶。对此写一封信阐述看法。 带有“任务驱动型”雏形,内容上是对“情”与“法”的思考,形式上着重对考生传统书信文化,特别是格式的考查。 2016 漫画四连张,“高分学生小退挨耳光、低分学生有进步获奖励” 材料作文里的漫画作文,回归教育和学校,关注学生成长。 提升语文素养的三个途径 小羽新式花茶的创新、打假、引领与致富之路 新材料作文,关注创新精神、打假、榜样及奔小康的时代问题,考查审题立意能力,可多角度写作。 (二)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趋势

纵观以上一览表,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和趋势来。

1、在选材方面——①关注热点,关注现实。高考作文题喜欢选择一些时事热点素材,特别是当代中国的热点政治话题。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高考要体现“一点四面”的基本原则。“一点”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当中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方面。近年来,有的素材就直接借助了杂志里的内容,例如《意林·作文素材》杂志里的精短时事等,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②注重矛盾,注重思辨。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我们如何一分为二地去辩证论述和分析,忌讳走极端和片面论述。③回归教育,回归校园。高考命题近年来回归对教育本身问题的探讨,特别是素质教

育、语文素养、学生分数和核心素养等等问题的议论。所以,我们备考各位要注意这些方面的材料。

2、在体裁方面——近年来全国卷多采取议论文为主,特别是“任务驱动型”议论文,当然也不排除记叙文体裁。还有书信等格式,包括演讲稿、发言稿等格式,同学们备考时应该都要全方位地训练训练。

3、在形式方面——主要采取的是新材料作文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不能套作,防止了近年来一些学校里的作文模板带来的危害。那么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呢?张开先生在其《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一文中指出:为了“避免套作、宿构方面”的弊端,从而“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由此可见,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重在“驱动的任务”。写作时紧扣这个任务来写,自然也不是难事。

4、在立意方面——由于高考新材料作文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越来越注重考生的多元性和思辨性,因此,考生在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和写作时,要注意的是立意和选材。立意应该尽量选择好的角度,抛弃那些不好的角度,注意选择实例时,要批判那些消极的视角,弘扬正能量。

二、热题预测

(一)押题一:环保与民俗

1、模拟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读大学的阿龙寒假回到农村老家过年,为了响应国家减少燃放烟花造成的雾霾污染号召,阿龙劝爸爸今年不要买鞭炮放了。爸爸经不住阿龙的软磨硬泡,终于同意了今年过一个移风易俗的时尚新年。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家族里的大爹大伯及左邻右舍,都对阿龙家这种做法议论纷纷:有的人说,过年去给祖宗上坟、烧香、放鞭炮,这都是祖制,旧的习俗,不能随便改!有的人说,阿龙不给祖宗烧香放鞭炮,这是大不孝啊!也有小部分年轻人说,阿龙做得对,为环保出力了。为此,阿龙一家都陷入了苦恼之中。

以上材料引发你哪些联想与感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权衡、选择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除诗歌外。

2、押题理由与解析

首先,话题紧跟最热点。2013年全国卷1考的是“师傅徒弟切玉石”,2014年全国卷Ⅱ考的是“游人乱喂动物食物”,2015年全国卷Ⅱ考的是“大国工匠”等三个代表人物。回眸近几年的全国卷,我们会发现:话题总是紧随当年最热的题材。而2017年可以说,举国上下,老虎苍蝇一起打,但改革时候,更关注制度建设;同时,大家也在关注雾霾,为此,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所以,这个题目融合着两点。

其次,注重思辨精神。纵观这些年的高考材料作文,正如高考研究专家温儒敏教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回归理性,看重思辨》文章所说的一样,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作文命题者,倾向于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察。这类作文给出的材料往往是1—3个,横看成岭侧成峰,含有多个写作角度,具有很强的思辨性。例如2015年浙江高考卷的“作品与人品”,四川高考卷的“聪明与老实”,课标全国卷Ⅱ的“谁更有风采”;2016年全国卷Ⅱ语文素养等等,都属于这一类。这类作文写作时,一定要以小见大,选准一个崭新的视角,观点鲜明,辩证思维,要做到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切忌模棱两可,老生常谈,人云亦云。

第三,主题任务含驱动。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说到底,就是防止考生套作,指定任务,目的牵引,让考生灵活地、深入地、辩证地把所要阐明的观点、想法展现出来。那么,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只能写成议论文吗?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这个提法肯定要被淘汰,不拘一格降人才,高考作文“指挥棒”不可能是“一刀切”。所以,带着任务目的去写的散文和记叙文,其实也是任务驱动型的一种特殊形式。“环保与旧俗”这样的材料,从三个维

度剖析了这种社会现象,其中就饱含着若隐若现的任务,驱动着考生去灵活地完成。 3、写作点拨

一是破除争议,确定论点。这是一篇典型的具有争议性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为此,我们必须首先要面对争议,旗帜鲜明地肯定一方,掷地有声,不要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很明显,阿龙一家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我们不能肯定村民的行为。所以说,判出的论点要合乎法律标准,即法不容情。

二是各个击破,多种议论。针对环保或者树新风进行议论。在“议”的时候要一针见血,摆事实、讲道理,特别是要结合材料,夹叙夹议。同时,也可以从“反面”进行批判,假如不改革,环境会更恶化;或者坏的制度只能让好的改革也半途而废。

三是联系实际,发出呼吁。例如结合古今中外的一些改革故事等等进行批判。批判要有力,还要结合现实,全方位、多角度地辩证分析,防止过左或过右的极端言论。最后指出出路,即解决问题的办法。

4、八面突围

突围角度一:

祖宗不足法,旧俗换新颜 ——从旧俗的角度立意破题

【佳作赏析】

爆竹无声辞旧俗 高二(10)班 曾秋云

阿龙一家为环境着想,响应国家号召,过年不放鞭炮,未曾想却遭到了乡邻亲友的嗤笑,并被斥为大不孝。但在我看来,爆竹无声辞旧俗,才是面对当今雾霾重重的环境的恰当做法。

青山不绿,蓝天不澄,才真正是对祖宗的大不孝。上坟烧香仅仅是一种形式,是一种制度,是甚至虚伪的孝顺。只有以实际行动保护祖宗留下的大好河山,才是对祖宗最大的孝顺。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若是为了表示那一点虚伪的孝心,仍然逢年过节大放烟花爆竹,长此以往,大量废气烟雾的污染,使环境极度恶化,也许连人类也无法继续生存。上穷碧落下黄泉,人类竟无栖身之所,这难道不是最大的不孝吗?况且生态环境恶化,草木难生。将来祖宗的坟上甚至连棵草都没有,这算孝吗?所以说给祖宗上坟烧香不放鞭炮不一定是不孝,但不保护环境,任绿水青山不在,一定是大不孝。

况且,当今时代日新月异,民俗也应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阿龙农村老家的习俗是中国农村的普遍风俗。但如今国家极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种民俗显然不合时宜。不合时宜的民俗,不仅对社会发展毫无益处,反而会阻碍社会的进步。更何况民俗乃人定,愿改自然可改。清朝末年,中国人仍然坚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认为剪辫子乃大不孝。但当革命风暴席卷而来,剪去象征封建统治的辫子成了潮流。可见这种无意义、形式上的孝顺,为了社会进步,完全可以大删大改。革除此等不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危害生态环境的民俗,不仅有理应行,并且有据可行。

而如何能够革除这种不合时宜的旧俗呢?在我看来,应思想、制度两手抓。阿龙的乡邻亲友的愚昧思想,正是他们对阿龙一家行为产生误解的根源。在广大偏远农村宣传环保意识,树立环保新风,使村民认识到烟花爆竹的危害性,从而理解阿龙一家的类似行为,并积极参与进来,是一项行之有效并意义重大的工程。同时,当村民的思想高度还未达要求时,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控制甚至禁止烟花爆竹的燃放,才能及早控制因民俗而导致的对环境的危害。阿龙一家的行为,不应只是单打独斗,更应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鼓励,并最终得到全村乃至全中国的响应,真正做到爆竹无声亦迎新年。

民俗也许有很多,而地球却只有一个。只有好好保护环境,让生命之花开满地球每个角落,欣欣向荣,民俗才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当爆竹无声辞旧俗真的来临时,中国环境上的改革开放也许就到来了。那时,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除却雾霾,喜庆佳节,多好啊。!

【佳作点评】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立意角度比较多,这是一篇从破除旧俗的角度写出来的佳作,具体来说,有三大亮点:

一是标题新颖,先声夺人。小作者巧妙地改“爆竹声声除旧岁”为“爆竹无声辞旧俗”,让人眼前一亮,具有先声夺人的气势。

二是立意激进,大刀阔斧。文章具有改革的时代气息,能敢于“亮刀剑,树新风”,将旧俗在改革中予以批判,大刀阔斧,颇见大气。

三是语言精美,回味无穷。全文语言精练,例如“青山不绿,蓝天不澄”、“环境恶化,草木难生”等等语言,令人回味无穷。

突围角度二:

空山新雨后,青山郭外斜 ——从环保的角度立意破题

【佳作赏析】

让民俗与环保同行 高二(10)班 陈江娜

大学生阿龙回到农村老家过年,为响应国家减少燃放烟花的号召,好不容易说服父亲过一个移风易俗的新年,不想遭到远亲近邻的‘围攻’,被指责为不孝。应该说这并不是个例,生活中旧民俗与环保等先进思想相碰撞的现象屡见不鲜。笔者认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落后形势变革势在必行,因此应大力提倡环保等先进思想。

为什么旧民俗会成为环保的挡路石呢?所谓民俗,是人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一方面,它对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旧社会的一些落后腐朽思想,也会通过传统民俗表现出来。大学生阿龙提倡父亲在祭祖烧香时不放鞭炮,却被乡邻指责为不孝,正是封建落后思想在农村根深蒂固的表现。将放不放鞭炮与孝直接挂钩,未免太过牵强,但穷其根本,我国古代长期处在封建社会,传统的小农经济又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放鞭炮作一种热闹喜庆的象征,长期延续保存,已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固定的观念,想要改变肯定会面临重重困难。在当今社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环保思想,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作为先进的新生事物,它必然会遭到旧事物的极力抵制和扼杀,另外人们接受新思想也有一个过程。

落后民俗影响环保进程,阻碍社会进步。面对雾霾等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现状,阿龙的做法无疑是值得肯定的,除了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生活中燃煤所排放的有害气体,人们在节日里燃放烟花爆竹所释放的有害气体也不容小觑。

社会需要变革。如果对落后民俗听之任之,不加以改造,环保便无法落到实处,环境只会越来越恶化,当一天,呼吸洁净的空气都已成为一种奢望,空谈孝心,祭祖,又有何意义呢?没有变革的社会,就像一潭死水,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唯有通过移风易俗,逐渐改变落后观念,提倡环保生活,中国的环境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才能改善,才能使中国为世界环保,人类的未来作出更大的贡献。

改革落后风俗,传播环保新观念,需要政府和个人的共同努力。要从根本上变革落后风俗,就要改变人们的落后思想观念,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个人则应自觉成为传播新思想的主体。阿龙不仅自己接受了环保思想,还响应国家减少燃放烟花造成的雾霾污染号召,还力所能及地影响家人。虽然最后遭遇了挫折,但他的做法值得肯定和学习。而农村老家乡邻们对不放鞭炮的抵制也折射出中国部分偏远农村思想亟待变革,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先进文化的宣传力度,让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

《魔戒》里有言:‘时代变迁,你可以把自己关在小圆圈内,却不可能永远阻止外人进来。’在新的时代,变革方能进步。让我们打破落后民俗的桎梏,与环保同行,与更多新理念共行。

【佳作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