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1声现象(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1声现象(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234d60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2

【答案】 振动 无规则运动

【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箫鼓喧”是由于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2)“满路飘香麝”属于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7.小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了一部科幻小小说——《太空漫游记》。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小明和小亮驾驶“女娲号”飞船漫游在太空,突然听到空中传来“隆隆”的雷声,之后又看见闪电四射。哇!太空真美啊!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及判断依据。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来源】山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听到空中传来的雷声 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 (1). 听到空中传来的雷声 (2). 真空不能传声 【点睛】解决此题要结合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光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28.2018年2月1日起,扬州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禁令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拥护,这是因为燃放时,会引起周围空气_______而产生噪声;同时由于分子在________,使人们闻到浓烈的火药味;不仅如此,还会增加PM2.5等颗粒物的危害,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_______(毫米/微米)的颗粒物。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振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微米

【解析】(1)燃放烟花爆竹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从而产生噪声。(2)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会使人们闻到浓烈的火药味。(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 点睛:(1)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2)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而产生扩散现象。(3)PM2.5后的单位应该是微米,即2.5μm。

29.2018年5月13日清晨,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离港海试,向作战舰艇迈出关键一步。当舰载机在甲板上着陆时,由于_____会继续向前滑行,需要借助阻拦索的拉力才能尽快停止,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甲板上的工作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_____防治噪声。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惯性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人耳处

【解析】分析:(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答:(1)舰载机降落在航母甲板上,舰载机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前滑行; (2)阻拦索的拉力使舰载机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甲板上的工作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人耳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惯性;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人耳处。

【点睛】此题考查了惯性的判断、力的作用效果、减弱噪声的途径,是一道综合题,比较简单。

三、实验题

30.如图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_________。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___________。

【来源】河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被弹开 用小锤敲击鼓面时,会看到鼓面上的纸屑跳动 【解析】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回答: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音叉的振动不能直接观察,乒乓球起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更容易直观观察;

(2)用小锤敲击鼓面时,会看到鼓面上的纸屑跳动,就可以说明声源在振动; 故答案为: (1). 被弹开 (2). 用小锤敲击鼓面时,会看到鼓面上的纸屑跳动

【点睛】此题是一道验证声音的产生的科学探究题,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注意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的科学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