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教学大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宪法教学大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23c2de8172ded630b1cb6fa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1995年2月28日) 5.许崇德:《中国宪法》第九章和第十章。 6.吴家麟:《宪法学》第四章第三、四节,第六章(选举制度) 本章思考题:

1.我国的政党制度有何特点?

2.试述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的发展。 3.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是什么?

4.我国选举制度的原则和程序是什么,其民主性何在? 5.为什么要坚持并完善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第五章 国家结构形

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掌握国家结构形式的基本理论以及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则和优越性;明确我国设立特别行政区的依据,特别行政区同中央的关系以及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 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联邦制、单一制;我国单一制的特点和原因;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 本章讲授4学时

第一节 国家结构形式概述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和种类

1.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它是指表现一国的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中央与地方政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形式,它所表现的是一种职权划分关系。国家依据这种关系确定行政区域划分,设立行政单位。

2.国家结构形式的种类:单一制、联邦制。

3.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征 4.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征 二、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1.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由我国民族的分布状况决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目标要求实行单一制;也是巩固国防的需要。

2.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可以包容若干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

第二节 行政区划

一、行政区划的概念和特点

1.行政区划的概念:行政区划是主权国家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将其领土分成若干不同层次的区域并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机构分层管理,以实现国家职能的法律制度。

2.行政区划的特点:阶级性、历史性、社会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性、层级性、承载功能性。

二、我国的行政区划

1.我国现行宪法确认的行政区划 2.我国行政区划的审批权限 3.我国行政区划的特点 三、民族区域自治

1.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和特征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现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政治形式。

2.民族自治地区的建立的原则 3.民族自治地区的类型 第三节 特别行政区

一、 特别行政区与“一国两制”的理论 1、“一国两制”的实质内容 2.“一国两制”的现实依据 二、特别行政区的宪法问题

1.特别行政区的概念,是指在我国行政区域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专门设立的具有特殊法律地位的,实行特殊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和特殊的生活方式的行政区域。 2.宪法在特别行政区的适用问题。

3.特别行政区的权力来源:中央政府以法律的形式授予特 别行政区的自治权力。

4.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解释权问题 三、特别行政区与中央的关系

1,中央代表国家对特别行政区行使主权 2,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 本章阅读和参考书目:

1.蒋碧昆编:《宪法学》第五章 2.吴家麟编:《宪法学》第七章 3.许崇德:《中国宪法》第五章第二节,第七章第三节、第六节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区》 5.香港特区基本法、澳门特区基本法 6.周思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周恩来选集》(下卷) 7,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586页。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单一制和联邦制?各有什么特征?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3.简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4.试述我国特别行政区和中央的关系。 第六章 国家经济文化制度

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政权和宪法所赖于建立的经济基础,我国文化制度的特色。要求学生掌握国家对各种经济成份的基本政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宪法规定,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内容,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宪法规定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宪法的重大特色。

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经济形式,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我国文化制度的内容。 本章讲授4学时 第一节 经济制度 一、宪法与经济制度

1.经济制度的概念:国家依法确认的生产关系和国家对各种经济成分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等制度的总和。社会的经济制度构成社会基础,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制度。

2.各国宪法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隐蔽式、直接的形式。 二、我国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

现行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现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2.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地位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我国的分配制度

5.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

6.国家保护社会主义公有制财产和公民的个人财产 第二节.文化制度 一、文化制度概述

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人类的活动,是人类的实践过程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成果)的总称。从动态上讲,它是人类的活动,或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活动;从静态上讲,它是指财富、成果,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这种成果或结果可分为器物文化,如机械、建筑物,以及各种物品等;制度文化,如法律、道德、宗教、习俗、纪律等;观念文化,如法律意识、道德观念、文艺思想等(参考《辞海》文化条目)。

2.文化制度的概念: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用来处理和调整文化关系的制度、原则和政策的总称,包括国家的教育制度和 政策、科学技术制度和政策、文艺政策、宗教政策等,是国家基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3.文化制度与宪法的关系 4.我国文化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二、精神文明建设

1.文明的含义:文明是一种进步状态,是指人类在实践中以及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所显示的进步状态。可分为行为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多种文明。作为显示进步状态的文明,它的特点在:它必须是合乎人道的而不是反人道的;它必须 是合理的而不是不合理的,所谓合理即合乎公正效益原则;它必须是和谐而有秩序的。文化与文明在现实社会中是通用的,但文明强调的是进步的状态。因为从文明的角度来说,社会人类的行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确实有文明与不文明之分,如不文明的制度,不文明的行为,不文明的观念和思想意识,不文明的物品(假冒伪劣商品)等。 2.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3.我国现行宪法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规定 本章的阅读和参考书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至二十四条,第三十三条至五十六条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的决议》

中共十五大政治报告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部分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二条至十六条 蒋碧昆编:《宪法学》第六章第一、二、四节,第七章 本章思考题:

1.我国宪法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规定有哪些内容? 2.试述我国宪法对各种经济形式的政策。 3.宪法如何规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何在?

5.我国的文化制度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第七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基本理论。要求学生掌握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内容,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原则和要求等。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

一、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1.公民的概念: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人。公民资格取得的要件是国籍,凡是具有该国国籍的人就是该国的公民。如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反应在法律上,就是公民依照法律享有权利并履行义务。公民权利是指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有从事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或愿望的权利。公民权利具有某种可选择性的特点。公民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应该履行的对国家、社会和他 A的某种责任。它表现为公民必须为某种行为或禁止某种行为,否则就要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公民义务与一定的法律后果相联系,不具有选择性的特点。

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是宪法规定的权利义务,是公民权利义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义务。

二、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历史发展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2.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发展趋势

3.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2.人身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4.宗教信仰自由权

5.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休息权、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私人财产的继承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以及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等。 6.文化教育权利

7.妇女、老人、儿童的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 8.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权利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6.其他四项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