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21997-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4 金属及其化合物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备战20121997-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4 金属及其化合物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2436cbcfd0a79563c1e728d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MgI2中Mg与I间的作用力小于MgF2中Mg与F间的作用力 ②Mg与F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③MgBr2与Cl2反应的△H<0

④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MgI2>MgBr2>MgCl2>MgF2 ⑤MgF2(s)+Br2(l)=MgBr2(s)+F2(g)△H=+600kJ·mol[答案](1)MgO,Mg3N2;(2)+2,(3)①②③⑤

命题立意:以元素及其化合物为载体的综合考查,包括物质性质及反应方程式、特殊图表信息的处理。 【解析】(1)镁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有氧化镁和氮化镁;(2)化合物的水解要看化合物中离子的正负价,题中Mg是+2价,氯为-1价,则CH3为-1价,负价的与H结合,正价的与OH结合得产物;(3)能量越低越稳定,越稳定的物质内部化学键键能越大,故①正确④错误,其他各选项可类比反应热中能量计算。

【技巧点拨】关于能量变化的题,万变不离其宗。有以下的规律:①键的断裂与能量之间关系及盖期定律计算;②结构相似的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物质内部的化学键键能越大;③焓变值大小比较和放吸热判断。

(2011·全国II卷)(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下图中,A、B、C、D、E是单质,G、H、I、F是B、C、D、E分别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

+

--1

2+

-2+

-

用心 爱心 专心

9

已知:

① 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

点燃 ② 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E可以发生反应:2E+I

2F+D,F中的E元素的质量分数

为60%.

回答问题: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Ⅰ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

(3)1.6g G 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计算至少所需铜粉的质量(写出离子方程式和计算过程);

(4)C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溶液与过量化合物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在I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2Al+2OH+2H2O=2AlO2+3H2↑ AlO2+CO2+2H2O=HCO3+Al(OH)3↓

(5)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反应器内壁附着有黑色的碳

(2010·全国Ⅰ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 B.将SO2通入BaCl2溶液可生成BaSO3沉淀 C.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还原成Cu

【解析】A错误,因为Li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Li2O,直接取材于第一册课本第二章第三节; B错误,酸性:HCl>H2SO3>H2CO3所以通入后无BaSO3沉淀,因为BaSO3+2HCl=BaCl2+H2O+SO2↑;D错误,溶液中该反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2+

应难以发生,先是:2NH3+2H2O+CuSO4=Cu(OH)2↓+(NH4)2SO4,接着Cu(OH)2

△ CuO+H20,溶液中NH3不能还原

CuO为Cu,要还原必须是干燥的固态!C正确,强酸制弱酸,酸性:H2CO3>HClO,反应为:CO2+H20+Ca(ClO)2=CaCO3↓+2HClO,直接取材于课本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

【答案】C

【命题意图】考查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如碱金属,氯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等A、B、C选项直接取材于高一课本,D取材于高二第一章氮族。

【点评】再次印证了以本为本的复习策略,本题四个选项就直接取材于课本,属于简单题,不重视基础,就有可能出错!

(2010·全国卷Ⅰ)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2+2+A.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2Fe+Cu=2Fe+Cu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8H+=3Fe3++4H2O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Fe2++4H++NO3=Fe3?+2H2O+NO?

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

【答案】A

【命题意图】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方法!

【点评】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本题出得太没有创意了,如D这是个重现率很高的的经典错误,考生绝对做过原题!B项也见得多,一般考查不是用盐酸而是用氢碘酸,有些专家多次指出,磁性氧化铁不溶于任何酸,这样的典型错误在高考题中再次出现,这道题就没什么意思了!A直接取材于课本第二册,C选项,考生也绝对做过,都是太常见不过了!

(2010·安徽卷)12.右图是一种稀硫对Fe-Gr合金随Cr含量变化的腐蚀性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稀硫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比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弱 B.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6HNO3(稀)—Fe(NO3)3+3NO2↑+3H2O

C.Cr含量大于13%时,因为三种酸中硫酸的氢离子浓度最大,所以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最强

D.随着Cr含量增加,稀硫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减弱 【答案】D

用心 爱心 专心

11

【解析】A选项应该说铬的含量大于13%,稀硝酸对合金的腐蚀速率比盐酸硫酸弱。B应生成NO;C不能解释盐酸硝酸氢离子浓度相等,但硝酸腐蚀速度慢。

(2010·安徽卷)13.将0.01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Na2O1

②Na2O ③Na2CO3 ④NaCl

B.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A.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溶于水,溶质都是0.02moL,但前者有氧气生成,因此氢氧根浓度大,有①>②;③中碳酸根水解使得阴离子浓度稍大于④。因此有A正确。

(2010·福建卷)9。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A B C D X Na Cu C Si Y NaOH CuSO4 CO SiO2 Z NaHCO3 Cu(OH)2 CO2 H2SiO3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可用代入法,即把各选项中的X,Y,Z带入又吐的圆圈中进行判断,C中CO2在一定条件下与单质钠反应可以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

(2010·上海卷)11.将0.4g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1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图像数据的处理知识。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时,首先和NaOH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当滴入0.1L时,两者恰好反应完全;继续滴加时,盐酸和Na2CO3开始反

用心 爱心 专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