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25bf14d852458fb770b5697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发表抗日通电。 蒋介石庐山谈话, “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

八一三事变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要“抵抗暴力”。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

? 2、历史作用

? (1)国共第二次合作结束了全国的分裂内战局面,为广泛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方面的力量一致抗日创造

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 (2)国共再次合作,使两党领导的两支军队在两个战场上互相配合,不仅有效地抵抗了日军的侵略,

而且使两党的军事力量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 (3)第二次国共合作使两党在组织上也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 (4)第二次国共合作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战争的坚持、发展和胜利,

使由国民党控制中央政府的中国成为世界四强之一

? 三、国共合作破裂及其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 (一)合作破裂:

? 第一次破裂标志: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蒋介石反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人落网”

第二次破裂标志: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共军队被迫在各个战场奋起

抗击。11月15日,非法的“国大”在南京召开,通过了集权力于总统一身的所谓《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同时在各个战场对解放区实行大规模进攻。1947年3月,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的代表被迫撤回延安,国共第二次合作彻底破裂。

? (二)合作破裂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 1、第一次分裂则导致了国共十年对峙和内战,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 2、第二次分裂又导致了双方三年多的内战,祖国至今不能统一。

四、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及重要启示

? (一)比较

? 讨论: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点?

革命任务 打倒列强、除军阀 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合作方式 党 内 党 外

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 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合作结果 中途破裂 维持到抗战胜利

中共成熟状况和采取方针 幼年,缺乏理论修养、 成熟,坚持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斗争经验,党 中央 妥协退让,放弃领导权 一、三种政治力量 三种建国方案 二、两种中国之命运和前途的较量 三、国民党统治崩溃的原因

一、三种政治力量 三种建国方案

1、三种政治力量

(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1927年后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 (2)民族资产阶级。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 (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2、三种建国方案

? 国民党的方案:

要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其目的是极力维护其一党专政的统

治秩序,重建其对全国的独裁统治。

2、三种建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的方案:

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

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2、三种建国方案

民主党派的方案:

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即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二、两种中国之命运的较量

国民党的主张和共产党的主张到底哪一个最终能得以实现? 中国的前途及命运到底会如何? 中国的前途及命运会以什么方式来实现?

实现中国前途的方式:

“和”与“战” 的变奏曲

(一)中国共产党方面的“和”与“战”

? 1、争取和平民主是中共既定方针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阐明中共中央争取和

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方针。并为争取和平建国早日实现做出努力。

? 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早已确立的战略目标。抗战胜利前后的国际国内形势对中

国人民实现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战略目标是有利的。

战后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一方面: 帝国主义力量大大消弱;人民民主力量大大增强。全世界人民要和平、民主、独立成为时代

的潮流。

另一方面: 美、苏支持国民党政府统一中国。

战后国内形势的新变化:

? 一方面:人民民主力量不断壮大,共产党政治上已经成熟,人民反内战,要和平要民主成为战后国内形

势发展的主流。

? 另一方面:各派政治力量政见不同,较量激烈。

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 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大众之间

的矛盾上升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围绕这一矛盾的解决,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定胜负的斗争。

“和平能否取得?内战能否避免?我们现在的口号是和平、民主、团结,过去的口号是抗战、

团结、进步。和平是可能取得的,因为中国人民需要和平,苏、美、英也需要和平,不赞成中国打内战。中国过去是大敌当前,现在是疮痍满目,前方各解放区损失严重,人民需要和平,我们党需要和平”。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新形势和新任务》(1945年8月23日),《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5

页。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使得争取和平民主成为可能

“中国在这一次有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的可能性,为近百年来、五四以

来、有党以来所仅有”。“一个强大的中国共产党,一个强大的解放区,全国人民的援助,国际人民的援助”,“这些条件,在中国是从来没有过的”。

——《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97页、第19页。

2、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2)领导国统区人民反内战运动 (3) 派代表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1)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毛泽东为什么要去重庆谈判?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原因:

1、和平建国,是经历了长期战争之后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2.通过和平的道路对中国进行社会政治改革,固然意味着为建立新中国所作的斗争要经过迂回曲折,但却

可以减少牺牲。

3.即使与蒋的谈判无法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却可以教育人民,使人民懂得,蒋介石是无可救药的,为了

建设新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战争。

谈判的主要分歧:

? 解放区政权问题 ? 人民军队问题

毛泽东与民主党派在一起

重庆谈判的成果: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即《双十协定》

具体内容:

? 1、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 2、承认各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和人民的某些权利。 ? 3、允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 4、释放政治犯等。

重庆谈判的意义:

? 毛泽东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

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

(2)领导国统区人民反内战运动

如:

昆明学生、群众反内战运动 一二·一惨案

(3)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 背景:军事失利,政治孤立,美国调整对华政策 ? 时间:1946年月1月10日----31日

? 会议的中心议题: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 ? 成果:《政协协议》

政府组织案、国民大会案、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案、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意义:

◆规划了实现国内和平民主的具体途径,实际上否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制度和内战的政策,

因而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激发了全国人民对于实现全国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强烈向往。

3、中国共产党“战”的准备

“蒋介石要消灭共产党的方针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他所以可能采取暂时的和平是由于……他

还需要医好自己的创伤,壮大自己的力量,以便将来消灭我们。我们应当利用他这个暂时和平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新形势和新任务》(1945年8月23日),《毛泽东文集》第4

卷,第6页。

军队建设方面:实行战略转变, 调整战略部署, 整编部队,开展大练兵。 解放区建设方面:广泛开展了减租和生产运动。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即五四指示)。

(二)国民党的“和”与“战”

是真“和”还是真“战”?

1、国民党的“和”

? (1)力邀毛泽东重庆和谈

? (2) 签定停战协定和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力邀毛泽东到重庆和谈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原因:

? ? ?

(1)他认为有美国作靠山和苏联承诺支持他统一中国,通过谈判可能迫使中国共产党交出军队和政权。 (2)如果毛泽东不去重庆谈判,他可以把内战的责任强加在中国共产党身上。 (3)利用和谈争取时间,加紧运兵,抢夺地盘,为武力统一中国做必要的准备。

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力量的强大

“我们解放区有一万万人民、一百万军队、两百万民兵,这个力量,任何人也不敢小视。我们

党在国内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已经不是1927年时候的情况了,也不是1937年时候的情况了。国民党从来不肯承认共产党的平等地位,现在也只好承认了。我们解放区的工作,已经影响到全中国、全世界了”。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8页。

客观原因:国民党方面准备不足

“国民党暂时也不能下决心打内战,因为它的摊子没有摆好,兵力分散”。

——《抗日战争胜利后 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毛泽东文

集》第4卷,第5页。

“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华南和华东仍被日本占领着,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

子也没有。” “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再占领华南都有极大的困难。要拿到华北,他就必须同共产党人达成协议,如果他不同共产党人及俄国人达成协议,他就休想进入东北。” 《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70页、71页。

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