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25bf14d852458fb770b5697

国是,也可以先就某些问题交换意见。中国人的事我们自己办,不需要借助任何国际场合。

? 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 ? (2005年3月提出,陈水扁执政)

(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 胡锦涛提出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六点意见 ? (2008年12、31日马应九执政时期) ? 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 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 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 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 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对外事务; ? 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二)海峡两岸试探性接触

——建国后国共三次密谈

? 第一次秘密和谈:毛泽东提出“和为贵” ? 第二次秘密和谈:曹聚仁代蒋为母扫墓 ? 第三次秘密和谈:陈立夫邀毛泽东访台

(三)新时期国共合作的共同基础

? 第一,在经济上海峡两岸现在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而且都加入WTO.这是国共合作的经济基础。 ? 第二,苏联斯大林式政治体制垮台,世界政治从专制、独裁走向文明、民主

第三,孙中山先生是国共两党共同崇拜的伟人.是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

(四)新时期开创国共合作的新篇章

国共两党领导人历史性握手开辟两岸关系新前景

新形势下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会谈意义重大

5月27日上午,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在南京拜谒中山陵。这是吴伯雄在完成拜谒

中山陵仪式后,挥毫题词“天下为公人民最大”

? 3、两岸领导人的良性互动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三、文化大革命的的性质、影响及其教训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一)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

材料一: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

正主义的根源,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材料二:1964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指出: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

的当权派。?±

根本原因 \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 政治:对形势估计过于严重,犯阶级斗争扩大化

错误。

? 经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高指标,夸大

主观能动性。

1958年《人民日报》的高产卫星

? 湖北应城白湖乡长春社43869斤,8月30日 ? 广东连县星子乡田北社60437,9月5日; ? 广西环江红旗人民公社130434斤,9月18日 ? 四川郫县友爱乡第九农业社82525斤,9月18日

具体原因

(1)中苏关系恶化

? ?°苏联领导人挑起中苏论战,并把两党之间的原则争论变为国家争端,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经济

上和军事上的巨大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正义斗争。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我们在国内进行了反修防修运动,使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迷误日益深入到党内,以致党内同志间不同意见的正常争论也被当作是所谓修正主义路线的表现,使党内关系日益紧张化。?±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苏关系恶化产生的影响

? 第一,制造了?°反修防变?±的现实危机感,为?°文化大革命?±准备了群众基础。 ? 第二,党内的?°左?±倾理论日益完备化、系统化,为?°文化大革命?±准备了理论武器。 ? 第三,赫鲁晓夫搞?°和平演变?±的警钟,促进了改换、培养接班人的紧迫感。 ? 第四,促成和发展了以?°和苏修对着干?±为特征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2)个人崇拜与个人专断的影响

? 《爹亲娘亲没有毛主席亲》

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 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 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主好, 河深海深不如阶级友爱深。 毛泽东思想是革命的宝,

谁要是反对他谁就是我们的敌人。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观动机

? 反对修正主义,捍卫马列主义; ? 促进世界革命,挽救国际共运; ? 解决党变质的问题;

? 解决接班人问题,防止党变修。 ? 注意:

? 毛泽东的主观愿望与文革造成的客观后果的悖离

毛泽东为什么能够发动文化大革命?

? 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遭到破坏; ? 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党失去了约束领袖的能力和机制。

(二)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 毛泽东对《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批语

? 江青:此件看了两遍,觉得可以了。我又改了一点,请你们斟酌。此件建议用军委名义,分送中央一些

负责同志征求意见,请他们指出错误,以便修改。当然首先要征求军委各同志的意见。 3月17日

? 江青:各件都看了,都同意。只在《纪要》内的几处,增加少数文字,或者改了几个字。请酌定。现在

原件退还给你。 3月24日

(三)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

? 1966年5月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共中央通知》( ?°五一六?±通知)

? 1966年8月1日至12日,召开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十六

条?±)

(四)文革的实际指挥部

? 中央文革小组:1966年5月28日,中共中央决定设立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陈伯达,顾问康生,第一

副组长江青,副组长王任重、刘志坚、张春桥,组员谢忠镗、尹达、王力、关锋、戚本禹、穆欣、姚文元。

? ?°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权力机构?±?a?a《十六条》

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 (一)政治

? 1、全面内乱的形成 ? 红卫兵运动

? 全国掀起?°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狂潮 ? 许多地方发生大规模武斗

? 中共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

红卫兵运动(1966.5.29-1968年底)

? 起因:江青、林彪等人煽动;毛泽东支持。 ? 表现:冲击党政机关,揪斗走资派。 ? 影响:形成了全国大动乱的局面。

文革中被迫害的知识分子

打 倒 刘 邓

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1968年10月)

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2、粉碎林彪集团 林彪坠机事件

江青、张春桥在中共十大主席台上

会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结成“四人帮”

“反击右倾翻案风”

撤销邓小平的职务华国锋接任主席

(二)经济

? 对“文革”时期国民经济整体状况的评价 : ? “崩溃边缘论” ? “有所发展论”

? ?°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a?a中共十七大报告

“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阶段

? “三落两起” :

? 1967~1968年受“全面内战”破坏而急剧恶化;

? 1969~1973年在战备需要和高速度、高投入的支持下,有所恢复和发展; ? 1974年因“批林批孔”运动的严重冲击,又出现困难局面; ? 1975年邓小平主持整顿工作,“四五”计划得以完成;

? 1976年在“反击右倾翻案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相继去世,唐山大地震等影响下,经济再次陷入

低谷。

? 具体分析:

? (1)武斗、造反、打砸抢、停工停产等冲击和破坏了生产建设,造成直接的有形的巨大物质损失; ? (2)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 (3)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

? (4)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相应提高。1978年全国农村有2.5亿人没解决温饱问题。

(三)文化教育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三、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影响及其教训

? 性质: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 文革不是一场革命;

? 文革不是一场?°文化大革命?±; ? 文革不是反革命。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 ? ? ?

损害了党的领导,削弱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导致国民经济走向崩溃边缘; 给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带来巨大灾难; 在思想上造成极大混乱和严重后果。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 第二,加强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第三,防止个人崇拜,明辨是非,不盲动 。

区别“文革”和“文革”时期

? “文革”是一场严重错误的政治运动,“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 “文革”时期,是这场运动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既发生了种种严重错误,也存在抵制和纠正这些错误的

斗争。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是我们在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主题和发展道路问

题时需要首先弄清楚的一个问题。

有人说,马克思曾认为英国在对印度实行殖民统治时“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这是不是意味着,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