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学精品课程网站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植物营养学精品课程网站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28978c14a7302768f99394f

复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

21、作物营养临界期

1、归还学说 41、氨的挥发 61、高浓度复混肥料 22、作物营养最大效率

2、矿质营养学说 42、腐殖化系数 62、二元复合肥料

3、最小养分律 43、土壤速效钾 63、多功能复混肥料 23、短距离运输

4、必需营养元素 44、土壤缓效钾 64、多元复混肥料

24、长距离运输

5、有益元素 45、易还原态锰 65、中和值

25、胞饮作用

6、微量元素 46、氮肥利用率 66、热性肥料

26、生物膜

7、肥料三要素 47、生理酸性肥料 67、冷性肥料

27、养分再利用

8、根部营养 48、生理碱性肥料 68、厩肥

28、质流

9、根外营养 49、长效氮肥 69、绿肥

29、扩散

10、自由空间 50、包膜肥料 70、以磷增氮

30、截获

11、质外体 51、合成有机长效氮肥 71、胞饮作用

31、根际

12、共质体 52、过磷酸钙的退化 72、鞭尾病

32、根际养分亏缺区

13、主动吸收 53、磷的固定作用 73、花而不实

33、根分泌物

14、被动吸收 54、枸溶性磷肥 74、激发效应

34、专一性根分泌物

15、离子对抗作用 55、难溶性磷肥 75、复合肥料

35、菌根

16、离子相助作用 56、高品位磷矿 76、混配肥料

36、强度因素

17、维茨效应 57、异成分溶解 77、绿肥

37、容量因素

18、离子通道 58、闭蓄态磷 78、生物固氮

38、有机氮的矿化

19、载体学说 59、忌氯作物 79、质壁分离

39、硝化作用

20、离子泵学说 60、复混(合)肥料 80、二重效应

40、生物反硝化

二、填空题

1.植物营养学主要研究 、 和 及其相互关系。 2.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是:以 为理论基础,

以传统的 和新兴的 为手段,达到高产和优质的目的。

3.植物营养三要素是 、 和 。当土壤缺乏三要素时,植物将先在 部位出现缺素症状。

4.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中, 、 、 、 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较强,缺乏时症状先在 部位出现。

5.养分从土壤迁移至植物根系的途径有 、 和 等三种。养分到达根表后,先进入 ,然后跨膜进入 。

6. 植物的有益元素中, 对水稻、 对大豆、 对甜菜有好处。 7. 施肥技术中,根据施肥时期的不同,施肥方法主要有 、 和 三种。复混肥料或有机肥料施用时主要用作 。

8. 土壤溶液中养分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 和 。

9. 土壤中有效氮减少的主要途径为 、 、 和 等。 10. 氮肥利用率的测定方法主要有 和15N示踪法两种。我国 多数作物对化学氮肥的利用率在 之间。

11. 植物吸收的无机磷以 和 为主,其有效性在pH为 时较高。 12. 合理施用过磷酸钙的原则是 和 。

13. 缺钾时,水稻根系呈现出 症状,因此,在淹水条件下增施钾肥,可提高水稻根系的 ,防止还原性物质的危害。

15. 植物缺铁的典型症状是 。

16. 某种复混肥料的分析式为15-15-10-1(B),这表示该复混肥料中 、 、 和 的含量分别为15%、 15%、10%和1%。

17.肥料三要素缺乏症中,若下部叶片较为均匀黄化的是缺 ,老叶呈暗绿色或下部叶片背面呈紫红色的是缺 ,下部叶片叶尖、叶缘焦枯并出现坏死斑点的是缺 。 18.氮肥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即 ,例如 ; ,例如 ; ,例如 ; ,例如 。

19.酸性土壤施用微量元素 , , , , 的有效性较高,而 的有效性则较差。 20.土壤中钾的形态,以其对作物有效性来分,可以分为 , , 和 。

21.人尿中含氮物质主要是 ,属 肥料,还因人尿中含有 ,用来浸种有良好的效果。

22.固氮酶由 和 两个组分组成,它们含有金属元素 和 。

23.高温堆肥堆制过程经过 , , 和 四个阶段,影响腐数的因子主要有 , , , , 等。 24.根系CEC大的作物,对难溶性磷酸盐具有较 的吸收能力,因为它对钙的结合能力较 ,故利用难溶性磷酸盐中磷的能力较强。 25.草木灰中的钾90%是以 存在,属 溶性钾;而磷属 溶性磷,因此对作物都是 的。 26.钾在植物体内无固定的有机化合物,主要以_________存在为主。

27.植物氮素营养不足,其症状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 部位先出现;缺硫时,其主要症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 部为先出现;缺铁时,其主要症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部位先出现。

28.常用的氮肥品种中。硫铵含N__________%,尿素;含N_______%。 29.土壤的pH与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关系密切,在酸性、微酸性时, 、 、 、 、 的有效性较高,而在微碱性时,则 的有效性较高。

30.人粪尿含氮物质分解最终都产生 ,容易 ,故贮藏期间要防止养分损失。 31.绿肥作物的栽培方式有 , , , 和 。

32.一般地,作物根系的阳离子交换量大的,其吸收磷矿粉中磷的能力 。

33.固氮酶是一种对 很敏感的酶,因此,豆血红蛋白的存在对维持固氮酶的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固氮酶是一种对 元素很敏感的酶,因此,豆科植物缺乏该元素时根系难以长根瘤。)

34. 有机肥料具有 、 、 和 等作用。

35.有机肥料的种类主要有 、 、 和 等四类。

36. 堆肥是指有机废弃物在 条件下经微生物腐解转化而成的有机肥。

三、选择题

1.根际pH值主要受植物吸收的养分离子种类的影响,当吸收的( )(A.阳离子; B.阴离子)较多时,根际pH值将下降;而根际Eh值主要与植物种类有关,如水稻根际Eh值与土体比较则( )(A.较高;B.相同;C.较低)。

2.植物对NO3-的吸收为( )(A.主动吸收;B.被动吸收)。NO3-进入植物体后,在形成氨基酸之前,必需经过( )(A.水解;B.氧化;C.还原) 作用同化为NH4+。

3.光照和温度对植物吸收养分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 )(A.离子的形态;B.离子的浓度;C.能量的供应)而起作用的。

4.碳酸氢铵是( )(A.化学性质稳定;B.容易自行分解)的肥料,施用时宜( )(A.根外喷施;B. 土表撒施;C.深施覆土)。

5.草木灰中的钾以( )(A.KCl; B.K2CO3; C.K2SiO3)为主,属( )(A.水溶性;B.弱酸溶性;C.难溶性)钾。

6.过磷酸钙是( )(A.水溶性;B.弱酸溶性;C.强酸溶性)磷肥,施用时应该与( )(A.石膏;B.石灰;C.有机肥料)混合施用;磷矿粉是由磷矿石通过机械法制成的磷肥,适宜施于( )(A.酸性土;B.碱性土;C.石灰性土)。

7.钾素通常被称为作物的( )(A.有益元素;B.品质元素;C.生命元素)。它在植物体内的形态与氮和磷( )(A.一样;B.相似;C.不同),主要以( )(A.有机态;B.离子态;C.螯合态)为主。

8.玉米缺镁表现为( )(A.幼叶均匀黄化;B.幼叶脉间失绿;

C.老叶均匀黄化;D.老叶脉间失绿)。大豆缺硫表现为( )(A.幼叶均匀黄化;B.幼叶脉间失绿;C.老叶均匀黄化;D.老叶脉间失绿)。

9.果树“小叶病”是缺( )(A.B;B.Mn;C.Zn;D.Ca);番茄“脐腐病”是缺( )(A.B;B.Mn; C.Zn;D.Ca);油菜“花而不实”是缺( )(A.B; B.Mn; C.Zn;D.Ca)。

10.碳酸氢氨是( )(A.化学性质稳定;B.容易自行分解)的肥料,在土壤中( )(A.淋失;B.反硝化;C.挥发)是其养分损失的主要途径。

11.有机肥和化学氮肥配合施用,化学氮肥能( )(A.促进;B.延缓)有机氮肥的矿化,( )(A.提高;B.降低)有机肥的肥效;而有机肥的存在,可促进化学氮肥的( )(A.硝化作用;B.反硝化作用;C.生物固定),从而( )(A.增加;B.减少)化学氮肥的损失。

12.存在于植物体内的酰胺有作重要的意义,因为( )(A.它是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中间产物;B.它可指示体内的氮水平;C.它是氮的一种贮藏形式,可消除游离氨的毒害作用)。

13.复合肥料20-15-5表示该肥料有效成分为( )(A.N20%,P15%,K5%;B.N20%,P2O515%,K5%;C.N20%,P2O515%,K2O5%;)。

14.稻杆直接还田,分解初期由于( )(A.促进土壤养分的分解;B.土壤有效氮、磷的生物固定;C.土壤有效钾的生物固定), 需要( )(A.配合施用氮、磷化肥;B.配合施用钾肥;C.减少施用氮、磷化肥)。

15.家畜粪中因其分解快慢和发酵温度高低不同,有称为冷性肥料,如( )(A.马粪;B.羊粪;C.牛粪), 也有称为热性肥料,如( )(A.马粪;B.羊粪;C.牛粪)。

16.从实验课得知,一年生绿肥有( )(A.田箐;B.太阳麻;C.山毛豆),多年生绿肥有( )(A.田箐;B.太阳麻;C.山毛豆)。

17.有些肥料,如( )(A.(NH4)2SO4;B.NH4NO3;C.Ca(NO3)2)施给作物以后会产生生理酸性;而有些肥料,如( )(A.(NH4)2SO4;B.NH4NO3;C.Ca(NO3)2)则会产生生理碱性。

18.在钾素营养不足的土壤上,( )(A.禾本科;B.豆科)植物的耐受能力较强。

19.进入植物体的( )(A.铵离子;B.硝酸根离子;C.简单氨基酸)在形成氨基酸之前,必需经过还原。

20.磷矿粉是( )(A.水溶性;B.弱酸溶性;C.难溶性)磷肥,适宜施于( )(A.酸性土;B.碱性土;C.石灰性土)。

21.高温堆肥原料的C/N比例约为80~100:1,难以分解,为促使其分解腐熟,在堆制时一般宜将堆沤材料的C/N比值调到( )(A.10:1;B.30:1;C.50:1)左右。

22.在酸性土壤栽培豆科植物,没有根瘤或很少根瘤,从营养缺乏方面考虑,可能是缺( )(A.N;B.P;C.Zn;D.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