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考试试题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考试试题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297886558fafab069dc0291

答: l)合格的动物实验设施:设施周围应无污染源、能防止野生动物的进入;2)动物购买或引种:购买有合格证的动物做实验,向国家种子中心引种同级或高一级别 的动物作种;3)卫生防疫制度:平时的卫生消毒,每批动物实验或饲养结束后的彻底打扫、洗刷、灭菌,独立饲养单元动物的全进全出制度;4)严格的饲养管理 制度:人、物、料、气、水、动物进出实验动物饲育室的管理制度;5)良好的兽医监护:每天对动物的健康检查、记录、防疫与驱虫(大动物)和疫情报告制; 6)饲养管理人员:经过培训,持有“湖北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岗位证书”,每年健康检查的合格者。

2、实验动物的隔离的目的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 实验动物的隔离措施主要用于新引入的动物,患病和可疑感染的大动物。隔离是为了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染病的发生或蔓延。它的主要内容是①隔离场所应离开动物 饲养繁殖区;②小动物最好隔离于不锈钢隔离器中,大动物的隔离区应在生产区外的独立房舍中。③隔离场所为一独立的饲养系统,人、物、料、气和水都不与原生 产区交叉,应禁止一切闲杂人员和其他动物出入和接近。④工作人员出入应遵守消毒制度,隔离区内的用具、饲料、粪便等,必须经彻底灭菌或焚烧处理。⑤对于发 生了烈性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如流行性出血热等)的动物群,应及时扑杀,严防疫情进一步扩散。(6)在大型实验动物饲养场,为了防止由于引种带入新的病原 菌,多采用引入冷冻胚胎的方式引种,而动物实验场则应引入有生产许可证和合格证的动物;(7)小动物饲养场或动物实验场或使用房舍采用全出、全进的方式, 全部淘汰原有动物,经消毒、空厩后再引入新的动物。 3、鼠痘病毒对实验研究的干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鼠痘病毒实验研究的干扰主要表 现在急性型:小鼠突然发病,大量死亡。实验被迫中断;慢性型:小鼠出现全身症状,导致实验结果混乱,病鼠大量排毒,造成疾病的严重蔓延,后果十分严重。隐 性感染型:虽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在应激、X线照射、使用免疫抑制剂、各种化学毒素、组织和肿瘤移植等处理后,极易激活鼠痘病毒,导致该疫病的爆发。 4、鼠仙台病毒对实验研究的干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仙台病毒的急性爆发主要见于断奶小鼠或环境骤变时,它造成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并有高的死亡率。通常情况下仙台病毒为隐性感染,给实验带来严重的干扰。 主要表现在免疫研究:严重地影响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如抑制抗体应答、促有丝分裂应答、自发性免疫疾病增高、抑制吞噬、杀灭细菌的能力、加速移植排 斥等;对致肿瘤作用的干扰,病理形态的相似性易致误诊和能抑制肿瘤的发育。影响生殖,如影响胚胎着床、胎儿发育,导致早期胚胎的吸收,妊娠期的延长和提高 新生仔鼠的死亡率。 5、小鼠肝炎病毒对实验研究的干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急性型仅见于与某些微生物混合感染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时爆发,表现为致死性肝炎、脑炎和肠炎;鼠群通常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但常对实验产生严重干 扰,免疫学研究:急性感染可增加或抑制小鼠抗体应答,慢性感染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影响巨细胞数目、吞噬活性和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诱生干 扰素、增强自然杀伤T细胞活性。改变某些酶系统,如增高或降低肝的转氨酶:裸鼠极易感,感染后严重影响肿瘤学的研究。 6、实验动物细菌对实验研究的干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有的疾病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使实验中断,影响实验结果,污染实验环境;有的疾病为人畜共患,对实验动物工作者是一个潜在威胁;有的为条件 性致病菌,甚至是正常菌群,当动物处于应激状态下,环境恶劣或营养失调或使用免疫抑制剂、X线照射,即引起疾病爆发,使实验中断,血液生成和酶系统发生变 化,严重地或不同程度地干扰着实验的结果。

第九章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

一、名词解释

1、疾病动物模型:是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2、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置,在自然状况下所发生的疾病称之为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

3、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以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致病因素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类似人类疾病的功能、代谢或形态结构方面的改变称之为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

4、免疫缺陷动物:由于先天性遗传突变或用人工方法造成免疫系统某种或多种成份缺陷的动物。

5、转基因动物:用实验方法将外源基因稳定地整合到动物细胞的基因组中,并能稳定地表达并遗传给下一代的动物称之为转基因动物。

6、标准化的实验动物,标准化动物是指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模型性状显著且稳定的动物。

7、动物实验结果的外推:医学研究中,动物模型、动物实验都是为人服务的,一切动物模型和动物实验结果都要外推到人身上去,这就是动物实验结果的外推。

8、自发性肿瘤模型:这是一类不经人工处置而自然发生的动物肿瘤模型,其发病类型、发病率均随实验动物的品种、品系等不同而不同。

9、移植肿瘤模型:动物接种一定数量的肿瘤细胞(皮下、腹腔、静脉、颅内等),甚至是无细胞滤液(病毒性肿瘤)后,几乎在相同的时间内一群动物患同样的肿瘤,其成功率接近100%。

二、是非题(下列试题中正确的用(√)号错误的用(×)号) 1、研究人类疾病 可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与人类接近的非人类灵长目,如猴、猩猩、狒狒、长臂猿等。(√)

2、研究人类疾病 只能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与人类接近的非人类灵长目,如猴、猩猩、狒肌 长臂猿等。(×)

3、猕猴的生殖生理非常近似于人,月经周期也是28天,可用于生殖生理、计划生育及避孕药研究。(√)

4、小鼠的生殖生理非常近似于人,月经周期也是28天,可用于生殖生理计划生育及避孕药研究。(×)

5、狗具有发达的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其消化生理、毒理和对疾病的反应都和人类近似,适于作生理学、营养学、药理学、毒理学、行为学和外科手术学上的研究。(√)

6、狗不具有发达的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其消化生理、毒理和对疾病的反应也和人类不近似,不适于作生理学、营养学、药理学、毒理学。行为学和外科手术学上的研究。(×) 7、猫可以耐受麻醉与脑的部分破坏术,常用于神经学、生理学和毒理学方面的研究。(√) 8、狗可以耐受麻醉与脑的部分破坏术,常用于神经学、生理学和毒理学方面的研究。(×) 9、猪的皮肤与人类的皮肤极为相似,表皮厚度、被毛密度、表皮形态学和增生动力学,烫伤皮肤的体液和代谢修补机制等,所以猪皮是替代油膏纱布用于烧伤病人的最好材料。(√) 10、猪的皮肤与人类的皮肤极为相似,表皮厚度、被毛密度、表皮形态学和增生动力学,烫伤皮肤的体液和代谢修补机制等,所以猪皮是替代人皮用于烧伤病人植皮的最好材料。(×) 11、蛙的脊髓具有最简单的反射中枢,作神经反射弧实验,简单、直观、明确、容易分析。(√)

12、蛙的脊髓虽有最简单的反射中枢,直观、明确的反射弧。但因是两栖类,作神经反射弧实验,还应选用哺乳类动物大鼠。(×)

13、狗的甲状旁腺位于两个甲状腺端部的表面,位置比较固定,而兔的甲状旁腺分布得比较散,位置不固定,因此,作甲状旁腺摘除实验选狗而不用兔。(√)

14、兔的甲状旁腺位于两个甲状腺端部的表面,位置比较固定,而狗的甲状旁腺分布得比较散,位置不固定,因此,作甲状旁腺摘除实验选免而不用狗。(×)

15、狗是红绿色盲,不能以红绿色信号作为条件刺激来进行条件反射试验。(√) 16、狗不是红绿色盲,可以用红绿色信号作为条件刺激来进行条件反射试验。(×)

17、家兔颈部的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和减压神经是分别存在独立行走的,观察减压神经对心脏的作用,必须选用兔。(√)

18、狗颈部的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和减压神经是分别存在独立行走的,观察减压神经对心脏的作用,必须选用狗。(×)

19、家兔体温变化十分灵敏,最易产生发热反应,且反应典型、所以,我们选择家兔作发热和检查致热源的实验研究。(√)

20、小鼠体温变化十分灵敏,最易产生发热反应,且反应典型、所以,我们选择小鼠作发热和检查致热源的实验研究。(×)

21、大鼠体温变化十分灵敏,最易产生发热反应,且反应典型、恒定,所以,我们选择大鼠作发热和检查致热源的实验研究。(×)

22、大鼠性成熟早,8?10周龄时已可交配繁殖,且繁殖周期短,孕期 20士2天,产仔多,适于作避孕药物,雌激素的研究,也可用于畸胎学及胚胎学的研究。(√)

23、豚鼠性成熟早,8?10周龄时已可交配繁殖,且繁殖周期短,孕期20土2天,产仔多,适于作避孕药物,雌激素的研究,也可用于畸胎学及胚胎学的研究。(×)

24、小鼠体型小,性情温顺,易于饲养管理、操作和观察。对外来刺激、多种毒素和病原体均很敏感, 所以,各种药物的毒性实验,微生物寄生虫的研究,半数致死量的测量都选用小鼠。(√)

25、大鼠无胆囊,不能选作胆囊功能的研究,而适合作胆管插管收集胆汁,进行消化功能研究。(√)

26、中国地鼠易产生真性糖尿病。血糖可比正常高出2?8倍,胰岛退化,适合于糖尿病的研究。(√)

27、豚鼠易产生真性糖尿病。血糖可比正常高出2一8倍,胰岛退化适合于糖尿病的研究。(×)

28、金黄地鼠易产生真性糖尿病。血糖可比正常高出2?8倍,胰岛退化,适合于糖尿病的研究。(×)

29、豚鼠体内缺乏合成维生素C的酶,因而,对维生素C的缺乏很敏感,适合于维生素C的实验研究。(√)

30、大鼠体内缺乏合成维生素C的酶,因而,对维生素C的缺乏很敏感,适合于维生素C的实验研究。(×)

31、豚鼠易于致敏,适于作过敏性研究。(√) 32、大鼠易于致敏,适于作过敏性研究。(×) 33、DBA小鼠对音响刺激非常敏感,闻电铃声可出现特殊的阵发性痉挛,甚致死亡,而C57BL小鼠根本不会出现这种反应。(√)

34、C57BL小鼠对音响刺激非常敏感,闻电铃声可出现特殊的阵发性痉挛,甚致死亡,而DBA小鼠根本不会出现这种反应。(×)

35、C57BL系小鼠各种肿瘤的发病率低,但A系小鼠80%的繁殖母鼠均会患乳腺癌。(√) 36、A系小鼠各种肿瘤的发病率低,但C57BL系小鼠80%的繁殖母鼠均患乳腺癌。(×) 37、津白1系小鼠为低癌系而津白2系为高癌系。(√) 38、津自2系小鼠为低癌系而津白1系为高癌系。(×)

39、在普通级、SPF级和无菌级等三个等级动物间,相同的动物实验具有相同的实验设计准

确性。(×)

40、在普通级、SPF级和无菌级等三个等级动物间,相同的动物实验用普通级动物,实验设计不可能准确。(√)

41. 在普通级、SPF级和无菌级等三个等级动物间,相同的动物实验用普通级动物,实验结果有疑问。(√)

42、在普通级、SPF级和无菌级等三个等级动物间,相同的动物实验用普通级动物,实验结果同样准确。(×)

43、实验动物年龄、体重应尽可能一致,相差不得超过10%。(√)

44、由于处于怀孕、哺乳等生理状态时,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常有所改变,在一般动物实验中,应从实验组中删除,以减少个体差异。(√)

45、虽然处于怀孕、哺乳等生理状态的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有所改变,但仍可用于动物实验。(×) 46、健康动物对各种刺激的耐受性比有病的动物要大,实验时应剔除瘦弱,营养不良的动物。(√)

47、虽然健康动物对各种刺激的耐受性比有病的动物要大,但动物实验应包括各种动物,不应剔除瘦弱,营养不良的动物。(×) 48、不同性别的动物对同一药物的敏感程度是有差异的,如实验无特殊要求应选择雌雄各半做实验,以避免因性别差异所造成的结果误差。(√)

49、不同性别的动物对同一药物的敏感程度虽有差异,但动物实验可随机选择雌雄动物,无需考虑性别差异。(×)

50、用大、小鼠进行毒理实验时,室温应设定在22?24℃,否则,在不同室温下,所作的半数致死量(LD50)不同。(√)

51、用大、小鼠进行毒理实验时,室温没有明显的影响,在不同室温下,所作的半数致死量(LD50)相同。(×)

52、麻醉可使动物体温下降,手术时或手术后应注意动物的保温。(√) 53、麻醉的动物的体温正常,手术时或手术后应注意动物的护理。(×) 54、给药途径是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重要问题。(√) 55、给药途径不是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重要问题。(×)

56、动物实验后动物的管理非常重要,特别应保证动物有足够的营养供给。(√)

57、因为动物与人到底不是同一种生物,在动物身上无效的药物不等于临床无效,而在动物身上有效的药物也不等于临床有效。(√)

58、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功能和代谢特点,所以,肯定一个实验结果最好采用两种以上的动物进行比较观察。所选的实验动物中一种为啮齿类动物,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动物。(√) 59、用近交系动物作实验研究,结果易于重复并能进行定量比较。(√) 61、在近交系育成过程中所造成的近交衰退与人体的正常生理条件差异很大,所以对近交系动物的使用更要慎重。(√) 62、用化学致癌物质、物理因子及某些病毒均可在某种动物中诱发出不同类型的肿瘤称诱发性肿瘤 模型。(√)

63、发癌过程通常很长,个体的潜伏期差异很大,成功率通常不能达到100%。(√)

64、诱发癌肿瘤模型肿瘤细胞形态特征变化大,用病毒可诱发多部位肿瘤,所以很少用于抗癌药物筛选。较适用于病因学研究。(√)

65、诱发肿瘤模型的肿瘤细胞形态特征变化大,用病毒可诱发多部位肿瘤,所以多用于抗癌药物筛选。也适用于病因学研究。(×)

66、移植性肿瘤模型:是目前抗癌药物研制中使用最多、药物筛选和药效学研究主要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