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磁共振技术在乳腺成像中的临床应用,2500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3.0T磁共振技术在乳腺成像中的临床应用,2500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2acc751ccbff121dd36837a

3.0T磁共振技术在乳腺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对疑似乳腺癌患者行3.0T磁共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35例患者,采用3.0T磁共振技术诊断,观察诊断结果及图像质量。结果 诊断图像均清晰、质量高;共诊断出42个病变部位,其中良性29例,恶性2例;为未见异常4例。结论 3.0T磁共振诊断乳腺癌可得到清晰图像信息,方便判断癌肿处性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乳腺成像;磁共振;诊断价值

乳腺癌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多发于女性,现如今已经成为我国女性恶性肿瘤重要类型、对乳腺癌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并控制癌肿发育与扩散,可控制病情、降低死亡率[1]。传统诊断多采用超声、钼靶、红外线等方式,目前多采用CT诊断及核磁共振诊断。现阶段乳腺MRI诊断大多处于1.0-1.5T阶段,3.0T应用尚未完全普及。本文以此为主线,研究了在乳腺癌诊断中实施3.0T磁共振操作在病变类型及性质的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35例疑似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年龄在19-53岁之间,平均年龄(41.3±2.8)岁。所研究就对象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配合。

1.2一般方法

患者俯卧位,将双乳悬垂于线圈孔洞之中。扫描序列为横轴位、矢状位平扫以及动态增强横轴位。根据患者体重,每千克注射0.2mmol扎喷酸葡胺,按照每秒0.2ml速度注射。

扫描参数设置方面,参数会影响扫描图像的质量和时间。每种扫描序列都有其特有的特征参数,例如FSE的两个重要参数TR和TE。通过改变TR、TE的长度就可得到T1\\T2和PD的加权项,同时也可以控制扫描时间的长短。另外,决

定扫描时间的主要参数是FSE序列的回波链,简称ETL,控制它可令扫面时间成倍的缩短。除了STIR序列的TR外,决定扫描图像对比度的主要参数还有Time of inversion(TI),T1的弛豫时间会限制TI,并且T1弛豫有很强的依赖性,所以3.0T的乳腺癌核磁共振成像的T1的额定值较1.5T的略长[2]。在GRE的序列中,能够对加权的程度产生干预的包括TR和TE的长短以及反转角的大小,其中反转角能够对图像扫描时间及病灶对比情况发生深远影响。因为当TE较短时,所摄图像的伪影较重,故常常设置TR和TE较短,然后调整反转叫的大小变化,最后决定病灶最终的对比情况。随着反转角的降低,图像的纵向磁化速度随之增快、RF的沉积效应随之降低,最终使得影像的对比度升高,扫描时间缩短。本次研究使用了3D-FSPGR序列,设置TR和TE均为最小数值,反转角设为12°,使得扫描的速度提升极大。

2 结果

本次研究的35例患者中,共诊断出42个病变部位。其中恶性2例,共4处病变;良性29例,共38处病变;其余4例为未见异常。

良性29例中,发现22个实性结节,大小在0.3-3.3cm之间;1例乳腺炎性病变及1例单发乳腺囊肿;2例单纯性导管扩张;3例腺体组织增生。

3 讨论

在进行动态增强的检查时,我们应该做到全面考虑。首先应该考虑到小病灶,应使用空间分辨率较高的设置,利于对小病灶成像;其次,应使用时间分辨率较高的设置,能够对强化后的病灶进行动力学分析,并描绘出信号强度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扫描时,病灶的时间分辨率取决于病灶对增强对比剂的吸收能力、吸收时间,当病灶为恶性时,其对比剂的吸收峰值发生在注射后的1.5-3min,而正常的组织强化峰值时间要发生在注射后的10min之后[3]。对于对比剂明显发生强化的区域的动力学特点需要进行详尽的描绘,其时间分辨率设定值不应超过2min。在病灶成像时需要尽量满足分辨率的需求,因此在使用1.5T核磁共振成像时大多数使用单侧的矢位成像技术,这是因为采用矢位时,其FOV值最低,成像测量的乳腺组织最薄,能够提高噪声比,加快扫描速度、提高扫描时间,并大

大提升图像质量[4]。3.0T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噪声比明显高于1.5T,故其不需设置,本身即可满足大矩阵的成像方法。

依照良性或恶性的病灶以及其周围的组织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变化情况能够发现:对于恶性疾病,其对比剂流入在2-3时相时开始,并在4-6时相时达到高峰水平;而对于良性疾病,其对比剂流入在2、3时相发生,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渐上升;对于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其对对比剂的吸收能力较弱,使得曲线在开始并无上升,且其信号强度曲线没有和疾病的曲线在设置的时间内发生重合,由此表明强化后期,发生病变的位置渐渐被周围正常组织遮蔽。当对病灶进行扫描时,我们利用缩减检查的时间来降低周围组织如脂肪等对图像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病变区和正常区的对比度。同时,我们是用手动的方式进行预扫面,并使用SPECIAL技术,能够较好地抑制周围脂肪等组织的成像效果,从而得到高质量影像。

在使用动态增强技术进行扫描时,其对于囊性病变、脂肪瘤等疾病多不进行强化,因为这些疾病需要在成像之后进行处理,依据平扫所得图像进行综合性诊断。如果病变为结节性的,且其体积较小,那么应该在动态强化扫描和血液动态流动情况、病灶的大小、形态等情况的基础上,使用MIP重建术和减影技术对病灶的情况进行评估,得出最终诊断,这样有利于提升核磁共振成像对较小病灶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对于人体组织细胞中水分子的运动情况主要使用DWI技术进行检查,本项技术最早是应用于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中,如乳腺、四肢、脊椎等器官的病变。

总之,对乳腺癌采用3.0T磁共振方式诊断可得到较高质量的图像,临床诊断中需选择合适的参数及扫描序列,力求在短时间内得出诊断结果,准确鉴别疾病类型,提升诊断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开香. 3.0T磁共振功能成像在乳腺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1.

[2]李佩佩.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D].昆明医科大学,2013.

[3]赵红兰,徐凯,刘颖,汪秀玲,路欣,席建宁. 比较3.0T磁共振FSE-IR、FSE-XL和3D-FSPGR扫描序列在乳腺成像中的应用价值[J]. 放射学实践,2009,06(32):629-632.

[4]王思奇.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D].南京医科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