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03工作面采空区液态CO2灌注安全技术措施(修改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111303工作面采空区液态CO2灌注安全技术措施(修改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2d70590b9d528ea81c779b4

111303工作面采空区液态CO2灌注安全技术措施

④必须保证劳动保护措施齐全,安全措施到位。

?液态CO2灌注前后必须对111303工作面下隅角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⑥矿井其他地点瓦斯检查工必须随时检查风流中的O2及CO2浓度。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O2浓度不低于20%,CO2浓度不超过0.5%;风流中CO2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6.安全注意事项 6.1储罐充灌作业要求

在气密性检查完毕和去除潮湿空气后,进行阀门仪表的检查:阀门是否处于正确位置,仪表是否灵活可靠。阀门操作状态列表中,液面计、压力表的指针是否在零位。检查压力表、液面计的接管是否畅通无阻。

6.1.1充罐前充装单位应进行检查,发现下列情况,不得充装: ①储罐未按规定要求进行定期检验。 ②防护用具、服装、专门检修工具没有携带。

③首次投入使用或检修后使用的储罐,如对槽内介质有置换要求的,不能提供置换合格分析报告或证明文件。

④余压低于1.0Mpa时。

⑤罐体安全附件或阀门等有异常。

6.1.2按指定位置停放固定,储罐连接充罐输液管前,储罐必须处于止动状态,防止滚动,在斜坡处应设挡板。

6.1.3储罐充灌时,操作人员必须在现场,充灌操作应按程序进行,防止低温液体外溢。

6.1.4储罐充装量不得超过允许的最大充装物料重量。LCO2::2000kg

充装前必须有液位计、流量计、地磅或其它计量装置,严禁超装;充装完毕后复查充装重量或液位,如有超装必须立即妥善处理。

6.1.5装卸完毕后,填写装卸记录并妥善保管。 6.2充装注意事项

6.2.1槽车只有得到有关人员同意后,方可进入充灌场所进行充

第 5 页 共 12 页

111303工作面采空区液态CO2灌注安全技术措施

灌;充灌时,操作人员必须在现场。充灌操作应按操作规程进行,防止低温液体外溢。

6.2.2设立20m警戒区,并组织除施工人员外的其他人员向逆风方向疏散。

6.2.3槽车在连接充灌输液管前,必须处于制动状态,防治移动;在斜坡处应设置防滑块。

6.2.4槽车在充灌装卸作业时,汽车发动机必须关闭。 6.2.5槽车充装结束后应及时离开,如充灌工作中断时间过长,应解脱输液管连接。

6.2.6容器在初次充装时,开始应缓慢充灌(阀门缓慢打开),然后逐渐加快,以减少对容器的冲击破坏和减少液体蒸发。

6.2.7当设备上的阀门和仪表、管道连接接头等处冻结时,严禁敲打或明火加热。宜用70℃干净无油的热空气(氮气)或温水融化解冻。

6.2.8当发现储罐有微小泄漏时应及时检修堵漏,有严重泄漏时,必须将储罐运到人稀、空旷、安全处逐渐排放,并应严格监护;排放时,人应处于上风方向。 6.3设备的安全使用

6.3.1容器和槽车容器的充满率不得大于0.95,压力不得超过2.2Mpa,严禁过量充装,装卸、搬运时应做到轻装、轻卸。

6.3.2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监察各种阀门、仪表、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有效、灵敏可靠,以保证安全使用。

6.3.3所用压力表必须是禁油压力表;安全阀、防爆装置的材质应选用不锈钢、铜或铝,并必须脱脂去油。

6.3.4容器、管路系统在使用前,应用无油干燥空气或氮气,吹除水分或潮湿气。

6.3.5容器在初次充灌时,开始应缓慢充灌(阀门应缓慢打开),然后逐渐加快,以减少对容器的热冲击破坏和减少液体蒸发。

6.3.6当设备上的阀门和仪表、管道连接头等处被冻结时,严禁用铁锤敲打或明火加热。宜用70-80℃干净无油的热空气、热氮气或

第 6 页 共 12 页

111303工作面采空区液态CO2灌注安全技术措施

温水进行融化解冻。

6.3.7操作人员应熟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和低温液体的特性及其危险性。

6.3.8操作人员应熟悉产品使用说明书、设备工艺流程、设备上各种阀门、仪表及其作用和操作程序;在发生故障和意外事故时必须能独立采取紧急安全措施。

6.3.9容器和槽车上的其他故障排除应按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来处理。 6.4人员安全防护

6.4.1操作人员在充灌或处理低温液体时,应戴上干净易脱的皮革、帆布或棉手套。若有产生液体喷射或飞溅可能,应戴上护目镜或面罩。

6.4.2操作人员的皮肤因接触低温液体或低温气体而被冻伤时,应及时将受伤部位放入温水中浸泡或冲洗,切勿干加热。严重的冻伤应迅速到医院治疗。

6.4.3出现人员吸入过量CO2时,其他人员应迅速将伤者脱离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输氧,如呼吸和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就医。 6.5事故处理

6.5.1槽车管路系统有微小泄漏时,应及时检修处理;有严重泄漏时,必须将槽车开到人稀、空旷安全处,逐渐排放,并应严格监控;排放时,人、车应处于上风向。

6.5.2容器附近发生火灾,若环境温度有可能加速液体汽化时,可使用冷却水喷射到容器外壳上进行降温。 6.6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6.6.1平巷、斜井及井筒打运期间速度不得超过1m/s,打运期间严禁进行剧烈撞击和晃动。

6.6.2打运期间,抽排区、运输区必须安排专人跟班。 6.6.3工作面注CO2期间,瓦斯检查工加强工作面上、下隅角及工作面CO2及O2浓度检查,发现CO2浓度大于或等于1.5%时,必须立即停止液态二氧化碳的灌注工作,将工作面人员撤到新鲜风流中,并

第 7 页 共 12 页

111303工作面采空区液态CO2灌注安全技术措施

汇报调度室。

6.6.4矿山救护队根据矿安排,需要现场看护时安排人员进行看护。

6.6.5工作面上隅角及工作面风巷有人作业地点,必须悬挂甲烷氧气两用仪。

6.6.6工作面及回风流中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自救器,并熟练掌握自救器使用方法。 7避灾路线

施工地点→111303工作面胶带机顺槽→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中央采区下部车场→北翼轨道石门→-967m水平井底车场→副井→地面。 8附图

附图1:111303工作面注液态CO2施工避灾路线图 附图2:CO2储气罐示意图 附图3:CO2储气罐操作示意图 附件:注液态二氧化碳操作规程

第 8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