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评阅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地方政府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评阅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3157e29af45b307e8719780

还必然是存在着良好的建议。俗话有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政府不能以公民中存在错误的意见为由就忽略公民在政策制定中的积极作用。就是因为公民参与政治活动有好有坏,所以何时、怎样听取公民的意见,才成为考验政府能力的一大难题。广州市政府在2006年7月就制定了广州市公民参与规章制定办法,规定广州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向市政府法制机构提出制定规章的建议。但是,实际上很多广州市民都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表达自身的意见,而政府见到没有多少公民能给出专业的意见,也不太重视公民的作用。

其实,很多专家学者,甚至没经过专业知识培训的人都知道对待公民意见应该采取“认真对待,谨慎采纳”的原则,美国学者罗伯特?D?普特南说过“一个高效的民主制度应该既是回应性的, 又是有效率的 。”①对于公民的意见,作为政府,应该认真的去对待与研究其优点与缺点,给予适当的回应。我国著名学者俞可平就把回应作为善治的基本要素之一, 指出回应性要求“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的反应, 不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在必要时还应当定期地、主动地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②其实,作为一个公民,我知道公民对是否采纳他们的意见也不是十分重视,只要政府能重视他们的建议,给予合适的回复,让公民知道自己意见的不足,与政府政策的优点,公民一样会支持政府的决定。同时,政府也必须学会在公民的提议中寻找到自身政策的优劣,对于政府选择正确的政策方案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彻底解决公民在政策中参与不足这个问题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政府改变观念,要政府重视起公民意见的作用。现在政府在政策制定中往往只注重专家意见,有时候听证会邀请的那些所谓的公民代表都是社会中的一些成功人士,这些人很多时候其实是不能代表基层市民的意见,更不用说一些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实,政府需要做的应该是通过一些专门的培训,提高市民的政治觉悟与有关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知识水平,并给予尽量多的渠道去让公民尽情的表达自身的意见与看法。

① [美] 罗伯特?D?普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9).第131页. ② 俞可平.治理理论与中国行政改革(笔谈).作为一种新政治分析框架的治理和善治理论[J].新视野,2001.( 5) .

第 17 页 共 24 页

3.4加强政策的权威性,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

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影响着公共政策的选择与之后的执行等个方面,而要想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必须增强公共规划时政策的权威性。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指公共政策影响社会成员,并获得社会成员认同、执行的能力。①其实,要实现其权威性并不困难,其关键就是在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赫尔曼·劳纳认为“没有惩罚性的外部控制,公共雇员就会难免出现责任和义务‘未履行’‘,渎职’,‘越权履行’等行为。”②我是十分赞同这个观点的,我认为相关法规建设是必须的。要知道,政策的出台是一项政策合法化的过程,在政策制定当中,相关政策如果按照法定的程序制定出台是会更能得到社会更方的认同与公民的支持。这是因为合法的政策修订必然存在着很多的民主程序与公众参与。而由于我国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了很多政策的制定都不具备合法性的基础,所以,完善政策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是解决政策制定问题的重要一环,也是必须要做的一环。完善政策出台的法律法规,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1)对旧有法律进行更新,由于时代的改变,我国的很多相关法律可能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情况或者需要进行适度的修改,所以就必须对旧有法律进行系统的更新。(2)针对一些新出现的情况制定,出台更加具体的法律法规,使政府或公众可以做到有法可依。(3)规定好政府各个部门和公众、媒体的相关的法律责任,将所有人的行为纳入到法律的领域当中。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政府不但要制定好有关的法律法规,最重要的是注意根据这些法律,严格的执行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内容,要知道“如果法律不能被执行,那就等于没有法律。”③所以,如果有人违反了法律法规,就必须受到相应的出发,而且,在处罚方面还必须按照制定出的法律法规进行严肃的处理,并防止出现不该有的偏差。

① 叶浩生.社会建构论及其心理学的方法[J].《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② [美]德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第66页 ③ (英) 洛克.政府论[M].北京出版社,2007.第48页

第 18 页 共 24 页

3.5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政策制定过程的监督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务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在公共政策制定上,监督是一项重要的方面,而且也是经常为人大、党委以及其他相关监督机构所忽略的一方面。所以,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去监督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重视。其实在监督机制上政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强化人大、党委以及相关专门监督机构的监督职能,尤其是加强人大的监督作用,彻底改变现在地方各级人大的监督方面都是形式上有权,但是实际上却因为各种原因而没发挥其监督的作用,同时解决党委以及一些相关的专门监督机构只执行形式上的监督等这些问题①;其二是拓宽其他的社会监督渠道,尤其要重视舆论监督的作用。虽然,我国传媒1980年开始就已经实行市场化的道路,但现在国家仍是电台、电视台、报纸和一些刊物的掌控者, 宣传领域的严格管制限制了正常的非制度性参与空间②,其实,舆论监督在现在来说往往比其他监督更具有效果,这是因为舆论监督的范围较广,再加上社会的舆论可以让人产生心理上的压力,所以,舆论对政策的监督是必不可少的,而政府更应放宽对舆论的控制。③其三,本人认为应该设立独立的监督机关,由于政策具有广泛性,尤其一些民生政策影响范围是十分大的,很难说这些政策会不会影响到一些政府相关监督部门、人大、党委、政协等各种的部门监督者的利益,而在利益的驱使下,也不能保证每个监督者都能不受利益的诱惑,所以,在这个时候,就应该让一些与这些政策无关的人民去建立相关专门的监督部门监督政策制定者的工作,并且给这些专门监督机关设立独立的监督机制,使其不受到任何外在因素的影响,独立行驶监督的权力,而且注意就监督结果或者是有关情况进行信息的公开。同时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分散型的机构监督体制,造成了各个不同监督部门的职能交叉、利益冲突,而且相互推脱的现象严重,所以政府还应该调整政策监督部门的监督体制,使各个监督部门之间能够充分的合作起来,完成监督

① 崔玉丽,马智祥.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08.(4). ② 姜国兵,孙永怡.广州市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路径研究[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8). ③ 王瑞丰.地方政策制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J].红河学院学报,2005.(3)

第 19 页 共 24 页

这个重任。

3.6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保证政策制定的透明度

政策制定中信息的公开程度对公民的参与有关的监督有决定性的影响。其实,在我国,很多有用的信息只是政府知道,而公民却很难获知这些信息,这很容易造成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直接影响到公民在政策制定中的意见。“我们要求执政党和政府自觉的把自己的决策依据、决策过程和决策效果告知群众,向群众公开自己的收支与行为(隐私部分除外);要求赋予公民有参与讨论、建议、评价决策的权利;赋予公民对错误决策和公务员不良行为有公开揭露和批评的权利。①所以,政府应该做到最大程度的信息公开。要做到政策制定信息的公开,政府需要做到一下这几个方面:首先,必须在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将政府现在政策制定的工作内容、流程公诸于众,尤其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与重大的政府决策等必须让各个公民知道②。同时我认为还应该让群众知道政策制定的前因后果,相关的政策内容,政策的制定者的资料,政策目标等政策的基本信息,让群众能更多了解政策的制定,提出更为有建设性的意见;其次就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杜绝政策过程中的暗箱操作现象,因为假如政策信息不真实,信息所带来的意见并不真正代表政策本身的内容,将会严重影响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度,或者信息根本就是收集者胡乱写上去的,这最终很有可能导致政策出台缺乏科学性,以至政策失败;最后就是要保证政策信息的可操作性,我们很多时候会发现,政府政策信息公开时是一下口号似的公文文本,就是俗语所说的说了等于没说的话,这样的所谓信息公开根本毫无作用,政府应该将其公开信息简单化、通俗化,让人民更加了解到政府政策的内容,这样才能对政策的制定给予积极性的意见。

① 童兵.论舆论的政治意义及其深化措施[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② 梁晓平.提高公众参与度,完善公共政策的形成机制[J].行政与法.2008,(7).

第 20 页 共 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