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 三位数的加减法word版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 三位数的加减法word版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319187035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f

第三单元 三位数的加减法

第1课时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页的主题图,第31页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感受三位数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体验整十、整百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3、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

两幅主题图和例题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教师:同学们,老师在寒假里到了我们中国东方最大的城市上海去旅游,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去的吗?老师是坐船从重庆沿着长江到上海的,沿途欣赏了美丽的长江三峡。你知道从重庆坐船到上海要经过哪些城市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出示长江航线图和售票大厅图。

教师: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用到三位数的加减法的知识。 板书课题: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同学们买过气球吗?明明在买气球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出示第31页的情景图)学生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两种气球一共有多少个?

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多少个?(或者黄气球比红气球少多少个?) 教师:这两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你们能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吗?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并思考自己是怎样算的。 学生独立解决后,全班交流。

学生:两种气球一共有多少个?可用80+50=130。 教师:80+50=130,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回答:

8个十加上5个十等于13个十,也就是130。

8袋加上5袋共13袋,每袋10个,13个十就是130。

从80开始,往后面接着数:90,100,110,120,130。从50里面分1个20

出来,80+20=100,100+30=130。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用前面学习的知识找到了这么多的口算方法。 教师: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多少个?(或者黄气球比红气球少多少个)又该怎样列式呢?

教师:80-5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算出80-50=30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

8袋减5袋等于3袋,也就是30。

8个十减5个十等于3个十,也就是30。

想加法做减法,因为30+50=80,所以80-50=30。…… 提问:怎样口算整十数的加减法?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2、练习。

第31页例1下面“试一试” 3、教学例2。

(1)出示例2主题图:水果店运进一批苹果,堆成两堆。根据主题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2)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水果店一共运进多少个苹果?学生解答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回答:

从300开始,一十一十地往后数,数5个十,即350。3个百加5个十,即三百五十,也就是350。……第一堆苹果有多少个?第二堆苹果有多少个?(方法过程基本同上,略) 4、练习。

第31页例2下面“试一试” 5、小结。

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三、课堂练习

练习六1~4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32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检验方法,感受检验的重要性,培养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加减法的检验方法。 【教具准备】

例3和例4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下列口算各题。

70+20= 80-50= 35+15= 70+80= 800-200= 870-70=3 00+400= 1000-600= 720-200=

让学生说一说,300+400是怎样算的?720-200又是怎样算的?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教师:小玲和小丁是一个班的同学,他们俩是一对好朋友,想知道他们的家在哪里吗?出示情景图,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要求小丁到小玲家一共有多少米,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我们有的同学在计算中经常出错,请看一看你们的计算对了吗? 教师:你是怎样判断400+500=900是算对了的呢? 2、教学例4。

出示例4的情景图和统计表。

教师:从这个统计表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教师:合计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合计在这里就是指科技读物和文学读物一共的册数)

教师:要求文学读物有多少册,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答,再反馈。

教师:600-400=200算得对不对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反馈。

学生:把600-400再算一遍,如果两次都算出来是200,就说明算对了。 学生:可以算200+400,如果得600就说明算对了。

学生:我可以用600-200看能否得400,如果得400说明就算对了。 三、练习巩固

课堂活动1~3题。

练习六第5~8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加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页例5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感受估算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2、经历探索估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加法的估算,能解释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3、认识约等号,并学会正确读写。

4、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灵活解决生活中的估算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引导谈话,揭示估计。

(1)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猜数的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二年级某班有多少个同学。学生:可能有50人吧!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我们在做操的时候,发现他们班站的队比我们班要短一些,我们班是55人,所以我猜他们班可能有50人。

教师:这位同学真细心,我们可以说二年级某班大约有50人。 (2)教师:同学们再猜一猜二年级大约一共有多少人。

小结: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不知道准确数量,而猜测它大约是多少,这就是估计,可以用“大约”是多少来进行表示。

2、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学校要给每个小朋友接种乙肝疫苗,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支乙肝疫苗,仔细想一想需要先估计哪些数据。

小结:刚才我们估计了每个年级的人数,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进行精确计数,只要估计出大致结果,这就是估算。

3、教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估算。 二、合作交流,探究估算

1、华村小学也要为小朋友接种乙肝疫苗。

(播放课件或出示挂图)

(1)看一看:你从图中了解了哪些信息?

(2)猜一猜:大约要准备多少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