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八年级政治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32135a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1

(2)某校学生会决定以“关爱他人生命与健康,远离校园暴力”为主题,发动一次宣传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38.“用我们青春的誓言,共同维护正义与良知。”2005年4月29日,在北京人大附中操场上,学生们围着长长的白色横幅,在“拒绝盗版,从我做起”八个大字旁写下自己的名字。他们用这样的方式,投入“中学生版权保护主题教育活动”的行列。与此同时,这一活动在上海、天津、江苏、安徽等地同时启动。

某校团委决定响应这一活动,在学生中开展“版权保护主题教育活动”。假如你是班级团支部书记,请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向班级同学讲清“版权”的涵义及保护版权的意义。

(2)列举几个生活中存在的常见的侵犯版权的现象。

(3)为班级同学如何做到“拒绝盗版,从我做起”提几点建议。

- 9 -

参考答案

一、 明辨是非

1. ×2. √3. √4. ×5. ×6. ×7. √8. ×9. √10. √ 二、最佳选择

11. A12. B13. B14. B15. D16. C17. C18. B19. D20. B21. B22. D23. A24. B25. D26. C27. B28. D29. A30. C

三、辨别分析

31.两种观点均有一定道理,关键要看起绰号的性质。如果给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就属于侵犯公民姓名权和名誉权的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如小刚因为长得矮胖而被起了“武大郎”的绰号。如果是因为同学的特长或优点而给他起善意的、赞赏的绰号,用来表示对同学的欣赏和敬重,则不属于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如小田因为跑得快而被其他同学起了“飞毛腿”的绰号。

四、阅读思考

32.(1)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唱歌确实是朱某的权利,但朱某在行使自己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朱某唱歌到深夜影响了他人休息,是损害他人休息权的表现。

(2)侵犯了朱某的财产所有权。

(3)启示:公民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维护自己的权利。否则侵害他人利益,容易构成违法犯罪,自己的合法权利也难以维护。

33.①拒绝,并向老师和家长反映情况。依据: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

②找妈妈谈谈,指出其行为是错误的,要求妈妈改正。依据:公民依法享有隐私权和通信自由。

③要求照相馆改正其做法,并给予一定精神赔偿(或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据:公民依法享有肖像权。

④指出出版社的行为是侵权的违法行为,要求支付稿费;或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据:公民依法享有智力成果权(著作权)。

34.(1)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答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也给分。)

- 10 -

(2)主要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3)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如不成,可向有关部门申诉或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5.(1)名誉权(或人格尊严权);劳动安全权(或生命健康权);依法纳税。 (2)大江同学维权意识淡薄,要向老师说明或找小明沟通;小王应索要发票,以便日后维权时作凭证,可以通过工商等部门依法维权;章师傅要敢于向有关部门揭发检举,与矿主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敢于维权,并善于维权。 36.(1)正义行为:青年人见义勇为,制服歹徒。非正义行为:歹徒抢劫女士皮包。缺乏正义感的行为:围观人群面对他人危难不给予救助及不愿为正义行为作证;被抢女士不愿作证,偷偷溜走。

(2)他们面对非正义行为,选择消极的态度,这只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某一个人的利益,会危害整个社会。

(3)应见义巧为。例如,拨打“110”电话报警;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匡扶正义,勇敢站出来为那位见义勇为的青年人作证。

五、探究体验

37.(1)生命健康权。 (2)略。

38.(1)版权又叫著作权,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依法对其作品享有的专有权。保护版权的意义略。

(2)略。 (3)略。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