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2课《说和做》精品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2课《说和做》精品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322f5a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b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从内容编排来看,本单元所选的,都是历史中的杰出人物。旨在引领学生了解人物故事,感受风采品质。就学习方法而言,以精读为主。要求学生通览全篇,了解大意。进而字斟句酌,揣摩含义,品味妙处。结合人物生平、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思想感情。

细读教材文本,诗人臧克家以精致凝炼的语言,以清晰明了的结构,把握选材的角度,明确叙事的侧重,突出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在“说和做”中所体现的精神品质。

本课的教学,以“领略名人风范、掌握写作技法”为教学主题,运用“板块式思路”,通过“主问题设计”,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解读文本,指导学生由此及彼地了解人物。通过多形式的朗读,进行多角度的品析。在“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教学过程中,感受诗意的语言之美,领略独特的人性光辉。 设计理念 :

1.把握大语文观方向,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做到课堂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语文。从而真正落实语文即是生活的新理念。

2.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彻底转变传统的 教学观念,打破一承不变的教学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把“接受型教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

3.在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导演,而学生才是演员。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学生虽然有了欣赏美的权力,却很少有发

1

现美和创造美的待遇。所以,让学生“翻身”当家作主迫在眉捷。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美的世界,真正成为教学舞台上的主角。而教师要做的只是导航,绝非掌舵。

4.对待传统教学,我们应该“扬弃”而非“抛弃”。不管教学形式如何变化,但它的某些基本内容却不能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然是构筑教学大厦的重要材料。 教学目标:

积累重点字词,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脉络,品析关键语句,领略名人风范,掌握写作技法; 教学重点:

理清行文脉络,品析关键语句; 教学难点:

领略名人风范,掌握写作技法; 教学课型:

教读课 教法:

导读激思 学法:

精读品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助读资料;

2

教学过程:

(课前积累重点字词) 一、引入:

激趣导入,创设轻松氛围; 初读课题,了解相关知识;

了解人物: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了解作者:臧克家,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 了解背景。 了解文体。

二、解读文题,感知文意

师生互动,归纳明确:文章记述闻一多先生的说话和做事。 三、速读全文,理清脉络

问题设计: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

分析明确,文段作用:过渡,第7段承上总结,第8段启下引领。 四、品读语段,领悟精神

齐读1、2段,品析作为学者“说”的话:

预设:运用对比,突出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的做人原则与处世态度。

自读3-6段,概括作为学者“做”的事:

预设:编著三本书:《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3

思考探究:作者在叙述时如何安排详略?

明确:《唐诗杂论》详写,《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略写; 板书:详略得当。 品析语句,感悟精神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师生互动,归纳小结 自读9-18读,互动交流 品读作为革命家“说”的话:

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概括作为革命家“做”的事:

预设:起稿传单、大骂特务、游行示威。 分读语句,感悟精神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师生互动,明确写法 板书:叙议结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