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习题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选修一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习题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33b7e82f12d2af90342e657

盘锦大洼高级中学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苦的能力

大洼高中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习题案 选修一第二章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6、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衣着和手,进行灭菌 B.培养基配制好应先灭菌,然后立即倒平板 C.接种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D.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酸性

7、对分解尿素细菌的初步筛选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的目的是( ) A.指示剂变蓝能认定该菌能分解尿素 B.对菌种进一步鉴定

C.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 D.培养基中缺乏酚红作营养物质 8、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问题:

(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和无机盐以及

(2)在微生物接种过程中,试管口需要通过酒精灯火焰1~2次,其目的是 。 (3)分离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包括:土壤取样、梯度稀释、样品涂布到 培养基上、挑选菌落。

(4)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其反应方程式为:___ ______;在果醋制作中,在缺少糖原,氧气充足时,其反应方程式为:___ ______ 9、根据有关微生物的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1)当水体过于纯净时,硝化细菌会形成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________。

(2)对于混有硝化细菌、蓝细菌和大肠杆菌的悬浮液,可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微生物筛选。筛选硝化细菌的培养基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供选:葡萄糖、纤维素、牛肉膏、(NH4)2SO4、KNO3、无机盐、琼脂、伊红美蓝染料、H2O),制备培养基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利用上述培养基筛选大肠杆菌菌落,则应另外添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菌落特征为________。

(4)将采自养殖池中的水样1 mL稀释100倍,然后吸取稀释后的水样1 mL,接种于上述硝化细菌选择培养基上培养,接种所使用的工具是________。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并计数,实验重复三次结果如图所示。该养殖池每毫升水含有硝化细菌________个。

制作人 张洪芬 审核人 高三生物组 适用范围 高三实验班 使用日期:

1、在分解尿素菌的分离和鉴定中,对先后用到的两种培养基,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鉴别培养基 B.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鉴别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 C.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 D.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鉴别培养基

2、某实验小组欲从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利用平板划线法可对细菌进行计数 B.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可用于筛选 C.目的菌不能利用无机碳源合成有机物

D.稀释土壤时需在火焰旁的目的是防杂菌污染

3、现有两种固体培养基,成分和含量如下表。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成分 KH2PO4 MgSO4·7H2O NaCl CaSO4·2H2O CaCO3 葡萄糖 纯淀粉 甲培养基 0.02% 0.02% 0.02% 0.01% 0.50% 0.50% 2% 乙培养基 0.02% 0.02% 0.02% 0.01% 0.50% - - A.甲培养基适于选择培养自养型微生物 B.甲培养基适于选择培养毛霉

C.乙培养基适于选择培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 D.乙培养基适于选择培养酵母菌

4、下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五个区域依次进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五个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B.划线操作时打开皿盖,划完立即盖上

C.接种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否则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

D.第1区和第5区的划线最终要相连接起来,以便比较前后的菌落数

5、下列是对四种微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10、下面的甲图表示酵母菌、硝化细菌和乳酸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乙图表示这三种菌的增殖速度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

盘锦大洼高级中学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苦的能力

(1)乙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甲图________号试管中微生物在不同氧气浓度中的增殖速度。 (2)研究发现,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如果培养基中混杂了这三类微生物,请设计实验,利用改变培养基成分等培养条件,将酵母菌和硝化细菌分离出来。 ①主要步骤:

a.分别配制不含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A)和加入____________的培养基(B),分别灭菌。 b.分别接种混合液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c.观察结果。

②结果:在A培养基上生存的是________,在B培养基上生存的是________。

(3)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想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 11、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 MgSO4·7H2KH2PO4 Na2HPO4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蒸馏水 O 定容至 1.4 g 2.1 g 0.2 g 10.0 g 1.0 g 15.0 g 1 000 mL 请根据以上配方,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________类营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________,氮源是________。

(2)该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是________培养基;按培养基的作用划分是________培养基。 (3)该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该培养基中,可通过检测pH的变化来判断尿素是否被分解,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用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指示剂,如果尿素被分解,则培养基变成______色。

12、临床试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菌落,可用 法或 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 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 ;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 ;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 ;含D的滤

2

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 .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择抗生素 .

13、为了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 1.4 g Na2HPO4 2.1 g 0.2 g MgSO4·7H2O 1 g 葡萄糖 10 g 尿素 15 g 琼脂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mL

(1)简述土壤中可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方法及原理:_______________。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实验中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____________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14、土壤有“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之称,下图表示对土壤中某种微生物进行分离和计数而进行的对样品的稀释和稀释液的取样培养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示统计样品活菌数目的方法叫做 法,主要包括 操作和 操作。

(2)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 ,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的平板进行计数。

(3)图中各试管间的“箭头”表示的操作过程是 。

(4)图中选择了104、105、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最可能是测定土壤中 的数量,这个平板需要在 温度下培养 d。

(5)如果要想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平板中培养基成分的特点应该是 ; 如果怀疑培养基被污染导致统计结果有误,则需要做对照实验,方法是 。

盘锦大洼高级中学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苦的能力

1、C 2、A 3、C 4、C 5、C 6、C 7、B

8、 (1)碳源和氮源(2)灭菌(3)选择(4)略 (5) 乙 丙

9、(1)芽孢 (2)(NH4)2SO4、无机盐、琼脂、H2O 先调pH再灭菌 (3)葡萄糖、伊红美蓝染料 呈现黑色 (4)涂布器 800

10.(1)3、2、1 (2)①有机碳源 青霉素 ②硝化细菌 酵母菌 (3)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技术) (4)稀释涂布平板法

11.(1)4 葡萄糖 尿素 (2)固体 选择 (3)该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是尿素,只有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 (4)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 酚红 红

12..【答案】(1)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2)稀释涂布平板法

(3)敏感 不敏感 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较A的弱 耐药菌 (4)A

13.(1)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pH升高,使酚红指示剂变为红色 (2)目的菌 选择 (3)尿素 葡萄糖 为目的菌提供氧气

(4)稀释涂布平板分离法(或平板划线分离法) (5)灭菌

14.(1)稀释涂布平板计数 梯度稀释 涂布平板 (2)一个活菌 30~300

(3)用移液管吸取1 mL上一试管的菌液注入下一试管中,并用手指轻压移液管橡皮头,吹吸三次,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合

(4)细菌 30~37 ℃ 1~2

(5)尿素作为唯一氮源 将一个培养基在不加土壤液的情况下与加入土壤溶液的培养基同时培养

3

1、C 2、A 3、C 4、C 5、C 6、C 7、B

8、 (1)碳源和氮源(2)灭菌(3)选择(4)略 (5) 乙 丙

9、(1)芽孢 (2)(NH4)2SO4、无机盐、琼脂、H2O 先调pH再灭菌 (3)葡萄糖、伊红美蓝染料 呈现黑色 (4)涂布器 800

10.(1)3、2、1 (2)①有机碳源 青霉素 ②硝化细菌 酵母菌 (3)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技术) (4)稀释涂布平板法

11.(1)4 葡萄糖 尿素 (2)固体 选择 (3)该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是尿素,只有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 (4)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 酚红 红

12..【答案】(1)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2)稀释涂布平板法

(3)敏感 不敏感 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较A的弱 耐药菌 (4)A

13.(1)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pH升高,使酚红指示剂变为红色 (2)目的菌 选择 (3)尿素 葡萄糖 为目的菌提供氧气

(4)稀释涂布平板分离法(或平板划线分离法) (5)灭菌

14.(1)稀释涂布平板计数 梯度稀释 涂布平板 (2)一个活菌 30~300

(3)用移液管吸取1 mL上一试管的菌液注入下一试管中,并用手指轻压移液管橡皮头,吹吸三次,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合

(4)细菌 30~37 ℃ 1~2

(5)尿素作为唯一氮源 将一个培养基在不加土壤液的情况下与加入土壤溶液的培养基同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