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3775551240c844769eaee90

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

1. 《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B.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分:2

2. 认为人生中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这种宿命论理论失误的根源在于 A. 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 B. 夸大了必然性的作用 C. 夸大了可能性的作用 D. 夸大了现实性的作用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分:2 3.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A. 是否整体性地看问题 B. 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C. 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 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变化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分:2 4. 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 A. 发现真理 B. 改造世界 C. 揭示客观真理 D. 创立科学理论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分:2 5. 认识的辩证运动所遵循的路线是 A. 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 B.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C. 实践、感觉、知觉、思维 D. 概念、判断、推理、实践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分:2

6. 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是( ) 。 A. 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平等 B. 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C. 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D. 公有化程度的高低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分:2

7.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分:2

8.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句话的含义是 A. 运动是客观的,静止是不存在的

B.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静止是主观臆想的

C. 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 运动是不以人的意思而存在的,静止则是有人来决定的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分:2 9. 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 A. 正确反映 B. 歪曲反映 C. 虚幻反映 D. 主观反映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分:2

10.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运动最基本的结论是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B. 认识过程的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C. 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认识运动的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分:2 11.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A. 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 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 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分:2

12. 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的三个基本阶段或历史形态是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B. 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

C.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分:2

13. 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别在于 A. 前者反映社会存在,后者不反映社会存在 B. 前者只反映社会现象,后者只反映自然现象 C. 前者反映经济基础,后者不反映经济基础 D. 前者具有稳定的形式,后者没有稳定的形式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分:2 14. 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只能是 A. 社会现存的各种生产关系 B.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C. 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的生产关系 D. 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分:2 15.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于( ) 。

A. 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B. 事物质变过程中的量变特征 C. 个性可以脱离共性而存在 D. 共性可以脱离个性而存在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分:2 16. 全部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 哲学 B. 道德 C. 艺术

D. 政治法律思想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分:2 17. 坚持彻底辩证法的基本理论前提是 A. 承认矛盾的斗争性 B. 承认矛盾的同一性 C.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D. 承认矛盾的特殊性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分:2

18. “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他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是 A. 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 B. 唯心主义诡辩论的错误观点

C.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D. 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分:2 19. 唯心史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A. 夸大了人的作用

B. 夸大了物质生产的作用 C. 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

D. 夸大了英雄人物的意志和意识的作用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分:2 20. 真理和谬误的统一的含义有 A. 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B. 二者互为因果

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二者没有确定的界限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分:2 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

1. “地理环境决定论”错误地认为 A. 地理环境决定社会的性质

B. 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 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D. 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受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E. 地理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生产分布率等产生影响 正确答案:ABC 满分:3 分 得分:3

2.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一句话体现了 A.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B. 客观实际是认识的对象 C. 实事求是的精神

D. 实际经验是惟一可靠的 E. 经验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ABC 满分:3 分 得分:3 3. 国家的实质是 A. 调和阶级矛盾 B. 阶级统治的工具

C. 以军队为主要成分的暴力机器 D.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构 E. 独立于社会之上的力量

正确答案:BC 满分:3 分 得分:3 4.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 A. 感性认识中包含理性认识 B. 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认识 C. 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

D.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E. 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正确答案:ABCDE 满分:3 分 得分:3 5. 一切真知最终来源于 A. 书的宝库 B. 社会实践 C. 天资聪明 D. 进取精神 E. 直接经验

正确答案:BE 满分:3 分 得分:3

6.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是 A. 外因是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原因 B.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C.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D.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E. 内因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起到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 正确答案:BCDE 满分:3 分 得分:3 7. “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根据这个论断说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A. 完全等同的 B. 相对对立的 C. 相互渗透的 D. 相互依赖的 E. 相互排斥的

正确答案:CD 满分:3 分 得分:3 8. 社会物质文明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