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课后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教育心理学课后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3814db70b4e767f5bcfce6b

力所构成。首先,他需具有敏感的,能够读懂他人内心世界的心灵。其次,他表现出良好的分寸和尺度感。最后,他还具有道德直觉。

3、教师的有效人格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5.有效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人格特征?) 答:激励性人格,包括热情,热心和幽默,可信任感。

以成功为导向人格,包括对学生的成功的高期望,鼓励与支持。 专业品行,包括有条理,适应性和灵活性,博学。 4、教师人格对学生的人格有哪些重要影响?

答:有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有助于树立老师的威信,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

第三讲 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调适

一、填空题

1、教师面对工作压力的生理反应是:疲倦、免疫力降低、有机体过度紧张; 2、压力应对的主要方式是:防御性应对、直接应对; 3、教师面对工作压力的心理反应有:焦虑、抑郁、无助; 4、教师面对工作压力的行为反应有:逃避、暴躁、职业倦怠;

5、人在归因过程中总会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客观刺激物、行动者、情境。 二、单项选择题

1、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关键是:教师主观因素

2、为自己的处境和行为寻找看似合理的借口的应对方式是:合理化; 3、试图把别人的特点当成自己的特点来缓解压力的应对方式是:自居作用。 三、名词解释

1、压力:指个体感到紧张,焦虑并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

2、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作主观判断。 3、归因模式:指个体对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推断过程。

4、习得性无助:当人们遇到外部不可控事件时,就会本能地认为自己对这些事件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就会变得压抑,并甘心去承受这种压力而不试图去减少它,表现为消极被动,无所适从和无能为力。

5、压力应对:是指教师面对各种生活和职业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策略和行为的反应方式。 四、判断分析题

1、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说明压力越大,工作绩效也就越高。

答:错。压力:指个体感到紧张,焦虑并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适度的压力会引起人们情绪上的适度焦虑和紧张感,并引起体内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使有机体释放较多的能量进行活动,使人反应速度加快,记忆,思维能力增强,从而提高智力活动效率,成为人们活动的动力。随着压力的增加,工作绩效也会增加,但是压力水平达到并超出某一点之后,就会产生焦虑,疲劳,直至倦怠,压力也就开始对工作绩效产生消极的作用了。 2、 面对工作压力,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应对。

答:错。直接应对是指通过直接面对压力来临的情境来缓解心理的紧张。心理学研究发现,尽管很多人认为自己对自己是了解的,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很好地了解自己,他们或是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于自信,或是过低地估计自己,过于自卑。前者容易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压力,后者则容易使人失去自我发展和成功的机会而造成心理压力,因此,教师要学会从方面,多途径了解自己,避免由于自己的主观理解而带来的心理误差。 五、问答题

1、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答: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起,与外部因素相比较,老师的主观因素是影响教学效能感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价值和自我概念。 2、直接应对压力的方法有哪些?

答:调整认知方式和期望水平,掌握调控技巧和抗压方法,寻求社会支持和心理帮助。 3、教师职业的压力来源于哪些方面?

答:职业生涯特点带来的压力,职业角色特点带来的压力,高素质要求带来的压力。 4、来自于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压力因素有哪些方面? 答: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归因模式,认知方式。 5、面对压力,如何进行防御性应对? 答:合理化,否认,反向,自居作用,投射。

第四讲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填空题

1、儿童青少年的学习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主,而大学生的学习基本上以未来的职业定向为主。

2、大学生的思维从以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转化。

3、马西亚把自我同一性状态划分为:同一性混淆、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拖延、同一性达成。 4、发展心理学家把自我同一性阶段的心理变化过程称为“第二次心理诞生”。

5、自我期望就是通常所说的抱负水平,是一个人在做某件事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

1、研究表明,人的基本认知能力在(18~35岁)进入全盛时期。 2、进入青春期,(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成为个体主要的思维形式。

3、埃里克森最初提出的(自我同一性)是指“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指导个人未来生活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三、名词解释 1、认知发展

答: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 2、辩证逻辑思维

答:对客观现实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应映,其主要的特点是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也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既反映事物的相对静止,也反映事物的相对运动,在强调确定性和逻辑性的前提下,承认相对性和矛盾性。 3、自我意识

答:一个人关于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观念系统。 4、自我同一性价值观

答:指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生活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四、判断分析题

1、价值观的形成主要经历价值的自由选择阶段,价值选择的珍视阶段和对选择价值的行动阶段这三个阶段。 答:对。

2、理想自我是处观察者地位的自我,现实自我是处于被观察者地位的自我。

答:对。现在的大学生的意识转向以自己本身的心理活动为对象,原来在儿童,少年时代的“我就是我”的统一不可分割的自我意识分化为两年方面:一方面自己是观察者,另一方面自己又是被观察者,这样,自我意识就分化成为处于不同地位的两个部分,理想自我---这是处于观察者地位的自我,现实自我—处于被观察者地位的自我。理想自我是理想中的自我形象,主要包括自我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理想自我指个人当前发展所达到的实际的自我状态,即自我在能力,品德,业绩等方面的实际表现。自从自我意识分化为两个部分起,理想自我总是时时从观察者的角度,以理实自我为对象,对现实自我进行观察,分析,看现实自我是否符合理想自我的要求和标准。 五、问答题

1、简述哈尔曼的12条教学方法。

答:A培养学生主动地学习。B放弃权威态度。C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开阔视野。D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创造性的思维训练。E延迟判断F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G鼓励学生独立评价H训练学生的感觉敏锐性I重视提问J尽可能创造多种条件,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概念K注重对学生挫折忍受力的培养L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 2、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教育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1)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 (2)帮助大学生运用社会比较策略客观正确认识自我 (3)帮助大学生调整目标以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 (4)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走出困境形成自我同一性 3、试述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

答:(1)人生价值目标特点:价值目标取向多元化,价值目标更注重实际。

(2)人生价值手段的特点:重视能力与素质,友情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中的重要作用,一些传统价值观提倡的手段,如“甘做人梯“谦虚谨慎”“委曲求全”等方式和手段已不为大学生所看重。

(3)人生价值评价的特点,表现出双峰分布的特点及评价的标准多元化。 4、试述人生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答:人生价值观是一种标准,一种内在尺度,引导个体对客体的评判和行为抉择。人生人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引导和调节作用,体现在: (1)定向功能:指导认知,导向行为。 (2)识别功能:了解行为,判断行为价值。 (3)动力功能:发动并维持行为。

5、简述路易斯评价价值观形成的7条标准。 答:A、自由地选择

B、从各种可能选择中进行选择

C、对没一种可能选择的后果进行审慎思考后作出选择 D、珍视与珍爱E愿意想别人确认自己的选择 F、根据选择行动 I、以某种方式不断重复

第五讲 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一、填空题

1、自主性是大学生学习与中学生学习明显不同的特点。

2、大学生学习结果的超越性主要表现在超越原学习情境和超越原自我水平这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