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教育不公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形势与政策论文:教育不公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3b903b8f121dd36a32d82a0

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文主题:教育不公与解决

【内容摘要】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中,教育机会均等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政府强有力的财政保障,尤其是在保障受教育权利平等的资源的获得与占有上并没有能得到政府财政的平等保护,还存在明显的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不平等,而且这种不平等还在不断扩大。这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格格不入的。在民主社会,受教育权利的充分保障与发展需要基础教育在资源配置上做到各地区及城乡间,甚至个体及群体间的大致平等,只有做到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才能从起点上及过程中来保证受教育权利的平等。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公平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不公平 教育不公的解决 【正文】 一、理解教育公平

(一)教育公平关注的群体——对谁的公平

当讨论教育公平概念时,涉及四类群体。这四个可能的群体是“接受”教育的儿童,可能从对教育的付费中获得收益的成年人或家庭,做教育决策的如学区、政府等政治单元,以及提供受雇的教师及其他职员。当儿童是定义公平的主体时,儿童间也存在很多差异,比如他们是否把讲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是否贫穷或是少数民族,所有这些都变得重要。不同群体可获得资源经常是公平首先需要关注的议题,尽管有时重点在于强调机会的公平,但是现在越来越关注要使儿童达到某一可接受的成绩水平而花在各个群体学生身上的成本。 (二)教育公平关注的内容——对什么的公平

一般来讲,要理解教育公平的不同方式就是考察教育“生产”的不同阶段所强调的重点。公平的一些定义关注的是投入——劳动力、设备、资本——无论是以资本的形式出现还是以实物的形式出现。这一定义就是要知道这些投入哪些是被公平地分配了,而哪些又没有被公平地分配。有时候关于该定义的争论最终都主张以钱来衡量的投入应该是学校财政公平关注的核心。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公平的概念又超出了投入,而是关注教育生产过程的某些东西,例如课堂上发生了些什么?学生们上什么样的课程?或者是关注公平的过程能产生的教育现象。最近,关注点开始转向产出部分以及结果是怎样随着学校的行为而变化的。对结果的关

注无疑会引出这样的问题,为了达到某种期望的产出或分配水平需要何种水平及哪些具体的投入与过程。

(三)教育公平的原则

A、在公平中没有利益:“自然的”或“自由的”位置 B、机会的平等 C、对待的平等

D、成绩或学术成功方面的平等 E、社会实现方面的平等 二、教育不公平的分析

在造成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的众多相互叠加的因素中,“政策性”原因是根本性的。教育政策长期偏爱城市群体,而忽视了农村教育利益的存在,或者变相剥夺了农村教育利益,或者对农村教育的利益未给予应该的维护。中国基础教育城乡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存在一种使农村教育无法自我生长的政策性因素,教育政策在制造教育贫困、教育差距方面有着不可回避的影响。

(一)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中的城市偏向型政策

在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对城市的偏向仍然存在,其集中体现在基础教育发展的精英价值取向上。来源于精英价值取向的精英教育理念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突出重点,确保重点,主张将有限的教育资源用于少数的普通人物却极少关注。另外由于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有偏向的政策引导致使教育成本向学生家长转移,加之学校与家长、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公办校与民办校之间的非均衡博弈,是精英等级化的教育体系出现异化,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通过这种逐级升学考试和重点、非重点学校学生的选拔归类,教育系统成了索罗金所说的“是社会‘贵族化’和分层化的机器”——它一方面选拔出了精英人才(尖子学生),另一方面又逐级淘汰了其他的人。

“精英教育”的理念使国家教育投资长期集中于高等教育和城市居民的教育。在教育制度的设置与安排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明显的“城市取向”,采取城乡不同的教育投资模式和高校招生政策,这自然构成城乡教育的严重差别。国家教育资源的配置,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明显地向城市倾斜而非向农村倾斜,甚至农村中的优质教育资源还在不断地向城市流动,其结果使城乡间本已存在的教育差别继续扩大。虽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就强调要缩小城乡差别,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民及其子女受教育的方针,但事实上我国1978年至

20世纪90年代末所实施的教育政策乃至社会政策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拉大了城乡基础教育的发展差距。

(二)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发展政策城市偏向的集中变现

袁振国教授认为教育差距既表现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的差距,又表现为不同教育类别的差距,如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普通教育与职业学校、研究型大学与非研究型大学、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差距。“其中,城乡差距是教育差距的核心,缩小教育差距的关键在于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在义务教育经费的政策实践中,国家与社会长期忽视了农村义务教育建设,在财政供给上,采取了城乡有别的“二元”分配政策:在城市,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学校公用经费以及校舍和设施建设经费、维修经费等均由国家来提供,从政府财政内拨款;而在农村,“《教育法》明文规定农民个人应缴纳教育费附加用以补充县、乡教育经费的不足,同时,在税费改革之前,政府向农民收取的农村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杂费等经费大约占农村教育经费的1/3。”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并不存在主观上的双轨制,全国统一的教育方针、教育内容和升学制度,都突出了一视同仁的精神,但客观上却存在着城市与农村义务教育区别对待的现象,存在着实实在在的城乡教育的制度落差。

在过去,城市居民除了负担子女的义务教育杂费和其他学校收费外,不再直接负担义务教育经费。而农村居民除了负担子女的义务教育杂费和其他学校收费,还要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教育集资(后被取消)的方式负担大部分义务教育基建费和部分事业费。农村教育费附加与城市教育费附加不同,后者属于流转税,不直接由个人负担,前者是由农民个人直接负担的。在这一制度下,对农民和农民子弟的歧视是显而易见的。当前,农村教育费附加已不允许收取,城市偏向有所纠正,但这种城市偏向思想却时刻影响着决策者。

由上可知,长期以来,在城市取向、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以城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这种取向在义务教育政策中不是有所体现。虽然

目前我们在努力纠偏,但不排除这种‘城市中心’价值取续影响决策者的进一步决策”。 (三)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及微观现实因素分析

1 城乡差距。

(1)城乡家庭子女在经济上和教育上投入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结果差异。由于经济和文化上的差距,城乡家庭子女在教育投入上也必然存在着差异。城市居民除了给子女在学校的花费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花费,如为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各种费用,这在小学及小学之前尤为明显。而农村学生则不敢有这种奢望。同时早期的家庭教育的多少则取决于获取资本过程的

时间长度,取决于他的家庭能为他提供的自由时间的长度。自由时间指的是从经济的必需中摆脱出来的时间。这是最初积累的先决条件。从闲暇时间的拥有量来看,农村居民的时间也许并不少于城市居民,但他们花费在子女身上的时间远不如城市居民。这首先是观念问题,在农村一般以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而在城市则存在着大量的陪读现象,父母为孩子补充作业也司空见惯。其次是由于经济的限制,农村孩子无更多的旅游机会,更没有各种兴趣班供其选择。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渐普及,农村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整体仍然落后,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城镇和农村之间适龄儿童的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在校生的比重差距明显。

(2)城乡家庭对于女教育期望的差异。教育期望影响成功机会,出于保险和自我防御的心理意识,低阶层父母不会对孩子抱有太高的期望,而父母的期望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期望。一个孩子关于教育与职业的抱负又深受父母和其他同类人教育经历和文化生活机会的影响。也就是较低社会阶层的人不会有较高的抱负。

(3)城乡早期教育结果的差异。由于家庭环境和教育及幼儿园早期教育的差异,城乡儿童在进小学以前,已经有很大差异。从知识的掌握来看,城市孩子眼界开阔,知识面广,无论是对书面知识还是日常的生活常识都有了解,而农村孩子视野则相对狭窄,他们所了解的多是家长和邻里教给的日常生活常识。从语言来看,城市儿童由于接触书面知识较多,对普通话和书面语言掌握较好,而农村孩子在这一点上几乎是零。从艺术素质上看。城市孩子大多上过兴趣班,掌握有一定的艺术知识。而农村孩子在这方面几乎从未涉及。 2 区域差距。

中国是世界上地区差异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策倾向于东部沿海地区,无形中导致丁东西部地区教育投入的差距。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政府用于教育的投入有限,在教育上的投入相对较低,导致教育设施短缺,加上西部地区地理环境差,所以在吸引人才上西部自然处于一种不利的位置。国家又没有相应的鼓励投身西部的特殊政策,西部人才匱乏也是在所难免。我国教育投资主要由地方政府自主支配,西部地区本身贫穷,自然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无法与东部地区相提并论。显而易见,西部地区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也与东部地区相差甚远。同时西部地区家庭用于教育的投入更为有限,对于温饱尚不能解决的家庭来说对教育的投资本身就是一种奢望,更何谈把孩子培养成才。 3 资源配置失衡。

其一。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必然导致公民接受教育的不公平。在教育资源总量和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