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设计总复习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地理教学设计总复习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3bf88cf0912a216157929c8

课题名称:在地球仪上确定某一地点纬度和经度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运用地球仪能进行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2.能够说出经纬线的特点、划分方法和排列规律 3.熟知经纬网的构成,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经纬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导入 1978年4月8日,我国“团结号”海轮在海面上起火,它马上发出呼救信号,救援船只怎样才能准确而又迅速找到“团结号”呢?今天我们就利用地球仪,来寻找下它在哪里。 环节1 大家看地球仪表面是不是有些弧线及其标注的度数,那它们分别叫什么名称?有什么作用呢? 环节2 首先我们观察到,在地球仪上,有一个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它叫赤道,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以赤道为界以北的是北纬,以南的是南纬。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在地球仪上,有许多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与纬线的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的是东经,以西的是西经,而且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环节3 最后我们一起观察下经纬网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变化,思考:这些平行的纬线大小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特点?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纬线的特点:1.赤道同侧纬线大小不等。2.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小。3.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两极缩小成了点。(2)经线的特点:1、经线的方向都为南北走向。2、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级。3、所有经线的都长度相等。 小结 由此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经线,什么是纬线,并且了解了它们的特点,而且知道如何在地球仪上确定某点的经纬度。 重复记忆 跟随老师思路,进行思考,并观察地球仪,进行知识点记忆 跟随老师思路,进行思考,并观察地球仪 跟随老师思路,进行思考,并观察地球仪 学生活动 跟随老师思路,进行思考,并观察地球仪 45

板书 标题:在地球仪上确定某一地点纬度和经度的基本方法 一、经纬线概念 二、经纬线特点 三、总结如何利用地球仪确定一点经纬度 18.试设计《日本》一节的教学目标 1、说出日本的领土组成和自然环境特点;

2、说出日本的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及其工业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3、通过对日本工业的学习,懂得发展经济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加深对协调人地关系的理解。 4、初步培养国家地理的学习方法。

19.阅读下面一个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案例,请你评析该案例的优点和不足。

【案例】 说“世界的人口”的教学重点、难点及其确立依据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增长和世界人口的分布。

教学重点确立依据:人口增长状况是认识人口数量动态的重要指标,人口增长和迁移状况又塑造了人口分布面貌,与人口问题互为因果。因此,把人口增长作为本节的第一个教学重点。人口地理分布是人口的空间表现形式,世界人口分布面貌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和繁衍后代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无时无刻都在受自然、经济、社会、历史诸因素的制约,这些知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因此把世界人口分布作为第二个重点。

教学难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及人口增长与自然、社会、经济、历史诸因素的关系。

教学难点确立依据: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计算时易忽视单位,因此是本节的相对难点,人口增长与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因素关系是十分复杂的,这些因素在世界人口增长的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其意义不同。比如,世界人口增长在18世纪以前缓慢,在18世纪以后加快,这种特征主要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主要是由经济、文化、教育水不同造成的;世界人口绝大部分分布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这主要是与自然条件、开发历史、生产力水平等因素有关,学生大多缺乏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也确定为本节难点。

20.本章的内容体系如何?(本章总结)

这一章分为四节,分别是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地理常用的教学过程模式、地理课外活动教学设计以及地理说课。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主要说明了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概念、内容和方

46

法;地理常用的教学过程模式主要介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模式,其中着重介绍了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地理课外活动教学设计这一节说明了地理课外活动的作用特点、类型、设计实施以及地理课程资源;地理说课主要介绍了说课的内容以及说课的设计。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