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导学案教师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兰亭集序导学案教师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3c4e37df7ec4afe04a1df37

高一语文2013级学案 编号: 使用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兰亭集序》导学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走近王羲之,了解“书圣”为文自然清新的风格,了解书序的特点。

2、反复诵读,积累重要字词,体会本文清丽流畅、骈散结合的特点,熟读成诵。 3、合作探究,抓住文中的情感线索,感受作者深沉感叹中蕴藏的复杂情感,探究情感

变化的成因。

4、学习本文写景、抒情、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5、激情投入,了解作者为人豁然达观的生死观。 ◆学习重难点:

目标2、3、5

预 习 案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对课文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掌握,在此基础

上通读全文,并根据“整体感知”对文章的行文思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一个准确的把握。2、借助工具书,对照书下注释 , 读通、读懂全文。3、画出文中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作出标记并进行初步的感悟和点评。4、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5、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6、限时20分钟,独立完成。

导入课文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真迹已被唐太宗带入墓地陪葬)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我们今天所学的《兰亭集序》就既是书法瑰宝,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Ⅰ教材助读

一、走近作者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后居会阴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王羲之还可以称呼他王右军,因为他曾经官至王右丞将军,还可以称他“书圣” 他的书法“飘如游云,矫若惊龙”,代表了楷书、行书成熟时期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他书

1 沅江三中四环八步教学模式导学案 第1页(共8页)

教师评价: 评价日期:

写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行书之龙”。对于这些名人我们要多了解相关的信息。请把重要信息写在课本教材中的作者简介下面。

二、了解背景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与会的人士都有诗作,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所写的序言。序,文体名,是对书籍和文章举其纲要、论其大旨的一种文字,相当于引言。

兰亭:位于绍兴西南,相传越王勾践在此种植兰草,汉代设置驿亭,故名“兰亭”。兰亭有三绝:君民碑(康熙手书“兰亭”无数游客抚摸得名)、祖孙碑(正面康熙手书《兰亭集序》背面乾隆手书《兰亭即事》)、父子碑(上书“鹅池”二字,“鹅”为王羲之手书,“池”为王夫之手书)。最为古今传诵不绝的是“兰亭集会”: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三、文体知识

“序”,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赠序,是一种与序有密切关系但也有很大不同的一种散文,它是专门为了送别亲友而写的以述友谊、叙交游、道惜别为主的文辞。描述文人雅集的《兰亭集序》、记述高阁盛宴的《滕王阁序》、自勉励人的《送东阳马生序》、交待写作因由的《〈呐喊〉自序》,等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属于“序跋”之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成书经过(“列叙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四、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梳理文中的成语,翻译课文,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在书上作记号)

2、再读课文,画出文中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说说作者情感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 乐——痛——悲

3、三读课文,画出文中表现作者人生观的语句,说说作者对人生有怎样的看法?你赞同这种看法吗?

Ⅱ 预习自测 自测体现一定的基础性,又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只有“细心才对,思考才

会”,请大家认真独立地完成,通过查工具书保证准确性,巩固落实好。 1、看清字形,标注加点字的字音。

2 沅江三中四环八步教学模式导学案 第2页(共8页)

高一语文2013级学案 编号: 使用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癸丑 修禊 清流激湍 流觞曲水 形骸 游目骋怀 趣舍 万殊 若合一契 齐彭殇 .........2、重点实词:(课后练习题二及课下注释) 3、重点虚词

之:①极视听之娱 ②夫人之相与 ③ 所之既倦

④ 感慨系之矣 ⑤品类之盛

所以:①所以游目骋怀 ② 所以兴怀 4、词类活用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一觞一咏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5、特殊句式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映带左右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 究 案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1、抓住文中的情感线索,感受作者深沉感叹中蕴藏的复杂情感,探究情感变化的成因。 了解作者为人豁然达观的生死观。

2、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写景、抒情、叙事和议论?

学习建议请同学用2分钟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

究学习

Ⅰ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一 文本赏析

1、 诵读第一、二段,思考: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即作者欢乐的因

素有哪些?

(提示:依次朗读每一句的内容,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内容要点。注意重点的四字短语)

良辰(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贤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事趣(流觞曲水,一觞一咏)赏心(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真情(畅叙幽情,信可乐也)人与环境和谐统一。

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事件: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

明确:景——美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山)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水)

3 沅江三中四环八步教学模式导学案 第1页(共8页)

教师评价: 评价日期: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天)

人——贤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事——雅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天气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是“良辰”。

联系前者所说,作者感到高兴主要因素是:良辰美景、人杰事雅。

2、读第三段,思考作者的心境变迁,分析如何变迁的,为何有如此变迁?为何而痛(用原文回答 )?由乐而悲

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谈玄悟道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归隐山林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乐

情随事迁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痛 (1)人生短暂之痛。(“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2)人的生命本体都有用不满足的内在欲望。(“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3)外在的世界流转不定,往事不再之痛。(“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4)生死难测之痛。(“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第三节段尾“岂不痛哉”一句中的“痛”字作何理解?再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作者由“乐”转“痛”,他为何而痛? (1)喜爱某物时,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厌倦该物时,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2)回顾由喜到厌的过程时,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好花不常开”,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面临死亡时,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3)这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作者从不同处世形态的共性——“情”“怀”出发,抒发了自己“重死生”的感慨。

3、朗读第四段,前后联系,想一想,第四节中“悲夫”一句中的“悲”字作何理解,作者“悲”什么?

作者看到古人死去,自己感到悲伤,想到自己死后,后来人也会感到悲伤,人类摆脱不了死的命运,由此感到悲伤。

王羲之想到人生苦短,好景不长的痛苦,是一代一代人都会有的。人类的生死之叹,永无休止,所以感到悲伤。

提示:郭沫若认为:王羲之兴怀太悲,与兰亭集会情境不合。“高高兴兴地在饮酒赋诗”,“却悲得太没有道理”。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读书应不盲从,不迷信,读三、四段,看看

4 沅江三中四环八步教学模式导学案 第4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