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导学案教师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兰亭集序导学案教师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3c4e37df7ec4afe04a1df37

高一语文2013级学案 编号: 使用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作者的悲痛之情合不合乎道理?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生短暂

★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两种态度

★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两种体验

痛的原因: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盛衰无常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死生有命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死生,齐彭殇”,可王羲之觉得士大夫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正因为他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王“悲”古人,因为他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人们因欢聚由乐生悲的感慨是屡见不鲜的。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大家难得一聚,是快事、乐事;但有聚就有散,分离诀别更容易使人伤怀!再说相聚是困难的、短暂的,分散是容易的,也是长久的。本来这种聚散两依依的情形已使人感慨万端,再由此使人联想到人生无常、生死相隔,怎不使人悲从中来。

探究二 综合探究

1、如何理解王羲之“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人生观?

王羲之感慨“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面对苦短人生,“痛”从中来,发出了“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悲”叹。这正是他对时光虚度的惶恐,对济民安国的渴望,对建功立业的向往,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奈,对“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哀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作者自觉地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表达了想要通过有所作为来抗拒人生虚幻的愿望。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作为士族阶级的成员,王羲之既有根深蒂固的积极用世的儒家思想,又有消极遁世的老庄思想,还接受了佛家思想的一定影响。他对老庄?一死生?、?齐彭殇?的否定,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而王羲之?飘如游云,矫若惊龙?的潇洒风

5 沅江三中四环八步教学模式导学案 第1页(共8页)

教师评价: 评价日期:

神和天机流布、挺然秀出的书法艺术在一定意义上又可视为这种努力的结果,因为他知道,抗拒人生虚幻性的真正行之有效的办法只能是在给定的生命限度内进行最大可能的价值创造。

2、本文诗怎样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的?

本文仅325字,先记兰亭会概况,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文笔冼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

写景: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16字已尽四周之景,令人心旷神怡。

叙事:“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游宴情形。所用皆素词,少调饰,却将宴会细节和人物高雅情致极尽表现。

抒情:“情随事迁,感情系之”一语道尽历代文人之心事;“临文嗟悼”这是许多人读古文时的共同体验。

本文是一篇书序,文章先叙兰亭修禊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是作诗缘由;“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描写作诗情形;结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经过,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意义。本文之奇奇在作者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他的生死观,批判当时士大夫的“一死生、齐彭殇”的消极虚无思想,立意高远而不同凡响。

Ⅱ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

1、翻译重要句子。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默写下列句子。

(1)群贤毕至,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_,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2) , ,亦足以畅叙幽情。

(3)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

内; , 。 ,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感慨系之矣。

6 沅江三中四环八步教学模式导学案 第6页(共8页)

高一语文2013级学案 编号: 使用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5)向之所欣, ,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

拓展延伸: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在的诗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人生苦短”无论对凡夫俗子,还是英雄伟人似乎都是一个万古恒新的话题。且不必说《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也不必说汉武帝的“少壮几时奈老何”;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也发出“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感叹吗?可以说,“人生苦短”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心态。

那么王羲之对此感慨万千,有什么不可呢?何况,作者并没有因人生短促、“人生无常”就醉生梦死,及时行乐,了此一生,而是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这在玄学盛行,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哲学的东晋是难能可贵的。

【诵读吧】语文之美始于诵读

美文:字里行间的洒脱

一千七百年的春秋,可以抹灭什么?

可以抹灭肉体的存在,可以抹灭庸俗的记忆,可以抹灭一切物质的载体。但唯一永生的,是他飘扬的灵魂与同样飘扬的毛笔,在洁白的宣纸上,舞出生命的飞逸。

但对他,书法仅仅是精神的承载。一千七百年以后,纵使音容笑貌已然化为尘雾,那篇惊世骇俗的《兰亭集序》中,依然保存了他所有的自由洒脱。

王羲之,书坛中太阳一样的人物。

他是临沂人,而我的老家也在临沂,算是老乡了吧。但他一定不知道,一千七百年后,有这样一位他的老乡,心怀着崇敬仰望着他。仰望着他飞扬的笔触,飞扬的字迹,飞扬的灵魂,飞扬的心。

那年的三月三日,一个惠风和畅的暮春之日。风是多么轻柔,拂动着帽子上长长的飘带和轻薄的衣襟,波浪般缓缓展动。

7 沅江三中四环八步教学模式导学案 第1页(共8页)

教师评价: 评价日期:

那年的三月三日,天朗气清。兰亭是美的,流水是美的,酒觞是美的,人更是美的。这么多的文人名士来了,有谢安,有孙绰,王羲之更是带着儿子欣然前往。羽觞在弯弯曲曲的小水道中时停时进,大家在水道旁随意坐下,羽觞停在谁面前,谁便需即兴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巨觞。

《兰亭集》就此而成。三十七首诗,篇篇光彩照人。如此美的诗篇怎能不作序?于是,王羲之欣然提起笔,在美酒美景美文的三重催化之下,《兰亭集序》一气呵成。

他写得洒脱,写得无拘无束。所有的兴奋、感慨在这一瞬间喷涌而出,幻作他行云流水的笔锋游走于宣纸。他是快乐的,否则他眼中的兰亭怎能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晚春的日光透过竹叶之间细细小小的缝隙洒落到宣纸上,伴着他灵动的笔触,闪闪地跳动。

他忘我地书写着,文思泉涌。右军本就是一个自如的人,曾经如此,现在亦如此。他的岳父,东晋太尉郗鉴当初派人来王家挑婿,他的几位兄弟都十分紧张拘谨,唯独他,像什么都没有听见一样,坦然自若地做自己的事,甚至于“袒腹东床”。也正是这种不受羁绊的坦荡,反让他备受青睐,成为了郗鉴的女婿。而他这种不为一切外界因素干扰的自如,在这幅《兰亭集序》中,得到了最大的彰显。

《兰亭集序》通篇二十多个“之”字,若在其他人手中,如此多的重字岂不要一个模子的翻写下来?但右军没有。他灵动的思绪不允许笔下有一丝一毫的拘泥,那二十多个“之”字,或舒展修长,或规矩方正,或小巧玲珑,或随意流畅,一个有一个的形态,一个有一个的个性,如广阔的原野上绽开的花,虽小,却最引人注目,将原野的辽阔点缀得完美无缺。 东晋的他们,大多已看透官场的污浊,转而投身于对山水风景的喜好。王羲之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兰亭集序》,字里行间都透着山的俊秀、水的柔美、竹的清逸、酒的醇厚、人的洒脱;而它也确确实实是右军精神的载体。他书写时,天地间已没有了“王羲之”这个干巴巴的名号,有的只是一个融于自然、忘情舞蹈的灵魂的舞者,用乌亮的毛笔记载下洒脱的舞步。

几百年后,爱极了王羲之书法的唐太宗,临终时立下遗嘱,让《兰亭集序》作为陪葬,同他一起埋入昭陵。《兰亭》真迹,就此消失于世。“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陆游的叹息,在隔了这么多个世纪后依然清晰可闻。

现在我们所见的,几乎都是唐太宗时期的摹本。但摹本摹得出形状,却无法再去复原曾经那个晴朗的暮春,那个清幽俊美的兰亭,还有那一大群文思敏捷的雅士,来助摹者体验当时右军的心情。而我,又多么想去瞧一眼真迹,摸一摸那柔软的纸上残余的阳光,闻一闻字中散发的墨香,看一看字里行间的洒脱,听一听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右军,在文章中留下的怦然的心跳!

那将会是多么有力、多么自如、多么流畅的鼓点啊!

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8 沅江三中四环八步教学模式导学案 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