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3c853f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1

车站主体结构板厚情况表(单位:mm) 部位 项目 底板 中板 顶板 整个车站共设有5条诱导缝和17轴封堵墙处的1条施工缝。

车站防水标准为一级。车站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诱导缝、施工缝为重点,辅以附加防水层加强,防水施工是本车站结构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 地质情况

场地地貌类型属滨海平原,拟建场区为道路及两侧人行道,地势平坦,经实测各勘探点的高程4.51~5.27m,高差0.76m,经初步勘查,场区50.5m深度范围内,按成因类型、土层结构及形状特征可划分为7层,8个亚层。

端头井 1000 400 800 标准段 3-7轴 7-17轴 1000 400 800 1300 650 500 设备段 1000 400 800 出入口 900 800

地层特性表 层土层 层底 标高土层描述 含水渗透系数(cm/sec) kH 号 名称 (m) 均有分布,以杂量W% kv ①1 人工3.69~ 填土为主,含少填土 1.56 量碎石、植物根茎等。 仅S12Zx3孔揭 ①2 浜填土 示,呈流塑状,0.31 含碎石、腐植质 及黑色有机质等。 褐黄~② 灰黄63~ 色粉0.61 质粘土 仅S12Zx3孔缺失,可塑,尚均匀,含铁锰质结核及氧化铁锈30.8 斑,由上而下土质变软,局部为粘土,中压缩性。 均有分布,流塑, 灰色淤泥-1.19③ 质粉~ 质粘-3.89 土 欠均匀,夹有粉性土薄层,S12Zx3孔层底部43.4 教多,该层局部为淤泥质粘土,高压缩性。 均有分布,流塑,均匀,夹少量极1.3E-5 灰色④ 淤泥质粘土 -10.31~ -12.09 薄层粉砂,场区东侧各孔该层下部呈淤泥质粉质粘土,底部见零星贝壳碎屑,高压缩性。 46.9 8.7E-7 1.1E-6 ⑤1

灰色-12.81淤泥~ 均有分布,流塑,欠均匀,夹薄层37.2 8.9E-7 4.7E-5 层土层 层底 标高土层描述 含水渗透系数(cm/sec) kH 号 名称 (m) 量W% kv 质粘-14.19 粉土、粉砂,高土 压缩性。 均有分布,饱和,-18.81~ -24.09 中密,尚均匀,含云母,夹有少量粘性土,局部呈粉性土,中压缩性 均有分布,软塑,欠均匀,夹薄层灰色⑤3 粉质粘土(夹砂) -24.43~ <-40.24 粉性土、粉砂,局部含少量泥钙质结核及半腐植33.4 植物根茎,个别孔层顶部为淤泥质粉质粘土,中压缩性。 仅S12Zx3孔有⑤4 灰绿分布,可塑,尚 1.8E-6 31.4 5.9E-4 1.0E-3 ⑤2 灰色粉砂 色粘-38.09 均匀,含少量铁 土 斑点,夹少量粉土,中压缩性。 仅场区西端两孔暗绿-26.13有分布,可塑,均匀,含铁锰质 ⑥ 色粘~ 土 -26.79 结核及氧化铁锈斑点,中压缩性。 均有分布,湿,⑦1-1 灰色砂质粉土 -39.79~ <-45.79 中密,尚均匀,含云母,夹少量粘土片及粉砂,局部呈青灰色,中压缩性。 ⑦

草黄未穿 仅S12Zx2 、 层土层 层底 标高土层描述 含水渗透系数(cm/sec) kH 号 名称 1-2 色粉砂 (m) S12Zx5两孔有揭示,饱和,密实,尚均匀,含云母、石英,夹有粉性土,中压缩性。 量W% kv 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重视流塑~软塑粘性土层的流变特性,采取适当措施加强基坑的稳定性。

基坑开挖宜采用分层开挖,基坑外不应堆载重物,且施工中应建立监测系统,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本次勘察施工中,在S12Zx3孔中发现有暗浜土存在,层底埋深为4.6m,各孔均未发现有天然气溢出的不良地质现象。

按抗震烈度7度设防,考虑近震影响,判定场区⑤2粉砂层不液化。 1.1.3 水文情况 1.1.3.1 潜水

本场地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与地表泾流,水位动态为气象形。 1.1.3.2 微承压水

本场地承压水分布于⑦1-1层砂质粉土层、⑦1-2粉砂层,为某地区第一承压含水层,⑦1-1层顶板埋深31.4m~40.5m,⑦1-2层顶板埋深45.0~50.5m,根据某地区经验,其承压水水头埋深约为地表下6.0~10.0m。 基坑坑底接近⑤2层顶,而⑤2层厚度较大、水量较丰富,应对⑤2层中微承压水采取必要的降水措施,并对坑底的土体作注浆等适当的地基加固措施,以防止微承压水对基坑底部的突涌作用。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应保证施工质量,墙体应切断基坑内外⑤2层的水力联系,在局部区域应防止施工后⑤2层与⑦1-1层含水层相通。

本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1.1.3.3 第一承压水

本场区内第一承压含水层中的承压水对大部分基坑底部不会产生突涌作用,但因为西端头井开挖深度达17.64m,需计算设降压井的数量,防止西端头井坑底突涌。 1.1.4 周围环境、交通及管线情况

本工程位于宜山西路的西端尽头,车站跨某路,车站西侧70m左右处宜山西路西端的尽头有一条新泾港,西端头井北侧高衣制衣厂的三层砖混结构厂房,最近处10m。东端头井北侧的五层砖混结构的万虹办公楼,最近处1.7m。工程施工期间,某路将断交。宜山路地下管线多且十分复杂。整个宜山路西端尽头将封闭施工,施工前期将对其作出相应的交通组织和管线搬迁,到达施工、交通、周边单位生产均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