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2.1.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同步测试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2.1.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同步测试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3c94e2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9

D、降水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不大,因此对有机物积累没有较大的影响,D错误. 故选:A.

【分析】(1)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光照、二氧化碳的浓度和温度,其中植物在25℃至30℃的时候最为适宜;(2)温度是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 5.【答案】C

【解析】【解答】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叶片内淀粉的含量越多,滴加碘液后蓝色越深,反之,蓝色越浅。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只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植物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早晨摘取的叶片由于进行了一晚的呼吸作用,叶片内的淀粉被大量消耗,叶片内淀粉的含量最低,夜间摘取的叶片淀粉的含量居中,傍晚摘取的叶片由于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淀粉最多。故滴加碘液后,应该是傍晚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白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第9页/共19页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叶表皮上有气孔,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B正确. C、叶脉就是生长在叶片上的维管束,叶脉中含有机械组织支持叶片,使叶片在空中伸展,有利于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被称为叶片的“骨架”,叶脉中还有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和输导有机物的筛管,因此有输导作用.所以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C正确.

D、叶肉包括海绵组织细胞和栅栏组织叶肉细胞,其中栅栏组织叶肉细胞排列更紧密,叶绿体也更多,这也是叶片正面比背面绿的原因.D错误. 故选:D.

【分析】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表皮有保护作用;叶肉包括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叶肉,是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叶脉有支持和输导作用.据此答题.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植物吸收的水分95%以上主要用于蒸腾作用,A正确;B、生物时时刻刻都在呼吸,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B正确;

C、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对于维持碳﹣﹣氧平衡中起重要作用,C正确;

D、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命活动,还有一部分作为热能散失,D错误.

第10页/共19页

故选:D

【分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2)水分以气体的状态通过叶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3)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8.【答案】D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提供营养、能量和氧气,被称为“生命之母”,属于生产者.所以绿色 植物在生物圈中之所以会被称为“生产者”,是因为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故选:D.

【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的作用. 9.【答案】A

【解析】【解答】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塑料膜一方面能够提高大棚内的温度,具有保温作用,而假冒伪劣的无滴塑料膜与正规的塑料膜相比,透光性差,光照强度弱,降低了大棚的透光条件,从而影响了蔬菜的光合作用. 故选:A.

【分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

第11页/共19页

(2)光合作用速率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10.【答案】B

【解析】【解答】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就要设置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这个实验中,最简便的装置组合为②③,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对照实验的设置: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二、填空题

11.【答案】B;A;D;E;C

【解析】【解答】(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属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结构。 (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潮湿的种子含水量多,呼吸作用旺盛,释放了大量的能量,堆在一起会出现发热现象,甚至腐烂。

(3)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中的成熟区,因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吸收水分的总面积。移栽的时候最易损伤幼根和根毛,这样使植物根的吸收功能大大降低,会导致缺水萎蔫,甚至死亡。因此移栽植物

第12页/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