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邑县文物保护单位概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邑县文物保护单位概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41d23bd915f804d2a16c170

平铺,每排五块。始建于清康熙四年,道光元年重修。

陈善墓志:位于花园乡马留村村西—点二公里,建于唐代,于地面下3米处掘出该墓志碑,其高—点O五米,宽O点五六米,厚O点O九米,龟跌座,碑首二龙咬边,永淳元年立。碑载陈及其曾祖、祖、父、兄和五个儿子的功德简历。

陈善,字君庆,高邑人。隋末曾授骁骑尉守辽州司法参军事。 据查:该碑在砖券墓室前立,墓室巳毁,碑存文保所。 关帝庙忠字碑;位于坊册乡东江村小学院内。碑高一点四三米,宽O点五八米,厚O点七米,明崇祯四年七月立。李明世撰文,马天祈刻石,碑文以迷信色彩记载:七月二十四日庙中石上忽现一?忠?字,旁书?关云长书?,因以镌字于碑,并志其事。

李标墓碑:位于坊珊乡前王村村南—百二十米。碑高一点八米,宽O点七米,厚O点二七米,清顺治元年立。碑载,大明赐进士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建霞李公配封一品夫人胡王氏之墓。

李标(1582—1644),字汝立,高邑人,师赵南星,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崇祯元年入阁,为首辅。

武城烈士墓:。位于河北省高邑县武城村东南,营儿村北,高赞公路北侧。俗称八路坟,也叫武城八路军烈士纪念碑,碑上写着?为国捐躯,永垂不朽?。是解放后为了纪念烈士而修建。

1965年,高邑县人民政府又进行了彻底整修,墓穹高0.7米,长3.9米,宽3.4米,水泥抹面。墓前臵3.7米墓碑一通,上书?为国捐躯,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目前四周围建2米高砖砌水泥抹面围墙,南北长9.3米,宽7.4米。正门向南,们两边书写?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挽联。

1943年腊月廿四,我八路军太行11旅第3连和9连的一个排共约130余人,奉命到敌后高邑县境内活动,同时购买急需的食盐,临行前挑了一些核桃,用于换盐。部队由团政委梁庭政和连指导员耿文辉带领,经过赞皇的野草湾到土门,从杜家庄、楼北,绕过敌人的封锁线,沿着严华寺、北清河到达高邑境内,在南蒲底稍作停留后,驻进 石家庄村。部队集中住在该村西十字路口以西的韩凤银、韩凤章、韩振臣、韩竹林等几户人家中,当时已接近黎明。不幸的是,他们的行动被赞皇县的敌人发现了,赞皇县的日伪军60多人尾追于其后,敌人经过华林村,沿五马山北侧东行,也到达了石家庄村,并埋伏在西口的沙岗上。这天夜里,本村的伪小队长李保华正住在家,得知八路军进村后,把情报送到高邑警备队大队长许老勺那里,同时,元氏的敌人也得到情报,情况十分紧急。第二天天刚亮,高元赞三县的日伪军从西北南三个方向包围了村子,高邑的伪军从村东口进村,开始逐户搜查,此时,奔波疲劳了一整夜的八路军正在吃早饭,哨兵发现敌人后,战斗立即打响了,敌人开始向我战士发起猖狂进攻,我八路军战

士临危不惧,英勇反抗,打退了敌人两次进攻,打死打伤许多敌人。我八路军这支队伍是太行11旅的骨干,装备良好,人员精干,年轻力壮,号称?青年连?,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当他们打退了敌人两次进攻后,因敌我力量悬殊,不能在村里久留,准备从村西口突围,但日伪军早已封锁住村口,并占据了有利地形,突围未能成功,政委梁庭政光荣牺牲。战士们又向村北突围,也遭到敌人阻击,在大于我几倍的敌人的火力下,我军战士英勇顽强战斗,激战三个多小时,我军伤亡严重,敌人气焰更加嚣张。上午十时许,部队休整后,沿东蒲底石羊沟又向南突围,但冲出沟壕后是一片开阔地,我军完全暴露在敌人火力网下,伤亡很大,穷凶极恶的日伪敌军围追堵截,又有许多战士倒在血泊之中,从石家庄到南蒲底的二里长的土路上,到处都有我八路军战士的遗体。最后只剩下机枪班长褚岗山,战士杜喜林带领20多名战士冲出重围,返回根据地王家坪村。在这次惨烈的战斗中,因敌人告密,敌我力量悬殊,使我军伤亡惨重,战斗结束后,当地群众怀着悲痛的心情,将阵亡战士遗体集体掩埋在营儿村北处,人们俗称?八路坟?。

河村烈士亭:位于中韩乡河村南口。一九四六年十月十九日夜,地主武装还乡团血洗河村,我干部群众二十一人牺牲,一九六六年建纪念亭。其亭下部为高三米的八角形砖台基,上部为八角钻尖顶筑干的木结构亭子,四周有砖砌围墙,长二十四米,宽

十六米,高二点三米。

解放后,为纪念三位革命烈士而修建的历史纪念亭,地址在今河北省高邑县河村,故名河村烈士纪念亭。 烈士名字分别为李孟周 李三全 柳根祥。 李孟周(1913—1946),中共党员,曾任村长兼农会主席,高邑县河村人。 李三全(1911—1946),中共党员,曾任村武委会主任,高邑县河村人。 柳根祥(1900—1946),中共党员,曾任副村长,高邑县河村人。

1946年11月11日深夜,河村反动地主分子、?还乡团?头目袁树春、柳风章 ,伙同匪首王群贤、张树仁带领?还乡团?分子200多人,携两门小炮窜入河村。他们杀害放哨的民兵后,直扑村武委会指挥部,借以猛烈的炮火发起攻击。村长李孟周惊闻枪声后,立即与武委会主任李三全商量对策,布臵民兵还击。防所内70名民兵奋起反抗,枪炮声划破夜空,震撼四面八方。 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以李孟周、李三全、李丑子、柳根祥、高德兴为首的5 名同志,率领民兵据守工事,沉着应战,抗击十倍于我之敌,先后打退敌人三次进攻,6名同志负伤不下火线,后备民兵及时增援。村长李孟周身负重伤,伤口鲜血不止,动弹不得。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将武器交给妇女队长,叮嘱急速掩埋好,鼓励大家说:?坚决不向敌人屈服。?武委会主任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