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解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解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434c6d533d4b14e852468c6

2.1专任教师;

对专任教师分两类考察:基础课专任教师注重学历、职称提高;专业课专任教师强调技能水平提高及增加企业一线工作经历。

在说明里没有提学历、职称的具体比例。原来的合格标准为: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比例达到15%(优秀为35%);高级职称20% (优秀为30%以上)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型教师达到50% (优秀为70%以上),这里不提比例,可能基于:

在“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15% ,在“监测办学条件指标”中,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20%,已经有了要求。

2.2兼职教师

从行业、企业聘请技术能手,承担实践技能课程的比例逐渐提高,并注重对他们教学能力的培训。 这里,一是比例逐渐提高,“逐渐”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状况;二是实践技能课程:这是所以考察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的主要方向,也是聘请兼职教师的主要方向;三是对他们进行教学能力培训 的措施,这在数据库“校外兼职教师基本情况” 本学年参加教学进修的栏目中反映出来。

3.删掉的一级指标

原一级指标“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内容分散到相关指标中;

比如,原“教学条件与利用”中“教学行政用房”“图书馆及校园网”“体育运动设施”等项在数据库“基本办学条件”中得到反映,教学经费在“领导作用”等栏目中得到引证,都属于“领导作用”的体现。

比如原“教学仪器设备”在新的一级指标“实践教学条件” 中得到反映。 4.重新调整和设立的一级指标

实践教学、课程建设由原来二级指标提升到新的一级指标,突出了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内容; 3.课程建设:原来3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变为4项。 3.1课程内容:修改了原来的空泛的大范围的标准表述,改成: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设置课程体系和选择教学内容。

这里,突出的是设置课程体系和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一是技术领域(工作过程);二是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三是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至于教学文件的齐全、改革的思路、措施的表述等都已删掉。

课程内容考核的重点是:课程教学目标、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尤其要注意后一点。 3.2教学方法手段

能有效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多样,能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模拟教学 ;考核方式灵活、恰当。

这里,不是泛泛地提出教学方法改革,而是提出了“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提出了模拟教学,这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模拟教学 ,不光是运用多媒体技术,也包括

12

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工艺、虚拟实验等内涵。考核方式灵活、恰当 ,包含着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等问题。在考核要点里有“授课地点”,这不是简单的地点问题,而是蕴涵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教学模式改革的意境。

3.3主讲教师;这是新设的,有主讲与辅教之分。

基础性课程以具有专业背景的校内专任教师主讲为主;实践性课程主要由企业、行业技术骨干担任的校外兼职教师讲授为主。

主讲教师:不论什么情况,只要承担了主讲课程的任务,就应该是主讲教师。“主讲教师资格”: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教师”,一般是指具有讲师及其以上职务,或者是没有讲师职务但具有硕士及其以上学位,并且通过了岗前培训、取得合格证书。

辅教:辅助教师完善教的工作,同时辅导学生提升“学”的质量。

3.4教学资料:选用优秀新版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实训教材;教辅资料充足,手段先进。 实践教学

4.1顶岗实习:顶岗实习覆盖率高;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原来优秀标准:实训时间累计一般不少于半年。

4.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中,理论教学应与实训、实习密切联系,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行业、企业参与教学方案设计。

这里注意的是:一为 “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注意“重要核心”字样,“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中,理论教学应与实训、实习密切联系,就是要建立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二是实践类课时要求:占总教学时间的50%;三是行业、企业参与教学方案设计。

4.4实践教学条件 注意:行业、企业参与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4.5双证书获取 :新指标中增加了的内容:人数达到毕业生的80%以上。 5.原一级指标“特色创新”改为特色专业建设

5.1特色 :从建设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体现出的特色:

把特色专业建设规划纳入到重要考核内容

原来对特色的要求只限于优秀指标,这与鼓励各地办出特色的主旨不相吻合。现在从专业特色角度提出了普遍要求,这是新的高要求,而且对特色的内涵结构也划出了框架,考核的重点是“规划”。

6.原一级指标“教学效果”改为“社会评价”; 新指标体系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在22条评估要素中,有7条涉及到合作育人:1.3重视与区域社会及产业的合作育人;2.2从行业、企业聘请技术高手,担任实践技能课程教师; 3.1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3.3实践性课程主要由企业、行业技术骨干担任的校外兼职教师为主;3.4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实训教材;4.1行业、企业参与实践教学条件建设;4.2行业、企业参与教学方案设计。

13

2、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数字要求: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 ;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 ;获取“双证书”的人数达到毕业生的80%以上。

3、强调开展短期培训与社会技术服务,比如要求短期培训种类、规模逐步增加;要求学校开展社会技能培训、服务等开展良好,社会回报高。要求了解教师技术服务情况等等。

4、在重点考察内容中,对特色专业建设采取的是,除了审查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以外,还要进行现场专业剖析;对教学管理 、学生管理、质量监控 要进行随机访谈:对象为教师、学生、家长、管理干部 。

5、新体系里有《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通过静态和动态数据的采集,将大大减轻评估院校的材料准备量。指标体系中建议重点考察的内容主要参考《数据采集平台》,专家分析学校的办学水平将注重于现场访谈而非数据核实。

6、指标体系的制定主要依据《若干意见》制定,因此,对指标体系的把握要结合《若干意见》的精神。

《数据采集平台》分析

共计9大项目:

1、院校基本信息;2、院校领导;3、基本办学条件;4、实践教学条件;5、办学经费;6、师资队伍;7、专业;8、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9、社会评价。

其中包括35条具体信息。 一、稳定性基础性信息 比如1、院校基本信息:

1.1名称,1.2联系等,办学条件中的相应项目 二、变动性与发展性信息:

比如: 2.2领导参与教学、联系学生:领导深入教学情况,用数字、项目反映出来,非常具体。 兼课(学时)每兼一门课即填一行。 听课(次)

参与教学工作有关会议(次) 走访学生寝室(次) 走访实习点(次)

参与学生社团文体活动(次) 参与学生工作有关会议(次) 三、隐含着必须落实或关注的信息

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必须填写,没有是与否字样。比如:“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中 基地派专职指导教师(人次): 学校派指导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人次)

14

年接收毕业生就业数(人)

学校向基地支付专项实习经费(元/生) 要求填写的数据,隐含着必须有,不允许无。 这里没有“必须”,但隐含着“必须”。

另一种是:可以填“否”,比如:是否有住宿条件,基地是否发放学生实习补贴,可以填“否”,但它反映了实习实训基地条件的真实状况。

四、每学年都必须进行详细统计的新信息 比如:4.1“校内实践基地”中; 学年使用频率(人时)

年原材料(耗材)费用(万元) 年设备维护费用

周公共开放时间(学时)等:

要达到此类数字的准确,要求管理非常细腻而精确,因为它涉及到每周、每月、每季度的相关项目的记录与统计。

五、特别突出的经费投入信息

5.2经费支出,其中,共有7个栏目:即:征地、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采购、日常教学经费、教学改革研究、师资建设、图书购置费。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两项:第一是明确将实习专项、聘请兼职教师课时费纳入到日常教学经费中;第二是将教学改革研究、师资建设作为专项金额从日常教学经费中单列出来。将教学改革研究、师资建设作为专项金额进行统计,显示的是对内涵建设的年投入状态。

六、各种相互交叉性印证性的信息

比如,6.1校内专任教师,是否为专业带头人、是否为骨干教师、是否为双师素质,既与其他相关栏目,比如学历、学位、企业工作经历、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等级、本学年所授课程等相关,也与下面的培训进修栏目相关,还与教学改革研究、师资建设专项经费投入相关。

比如,7.1专业设置,主要面向就业岗位、招生情况、重点专业等与特色专业建设规划密切相关。 七、显示教学改革状态的综合信息

比如,7.2课程设置,实践课时数、是否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课程,是否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主要授课方式、主要授课地点、开设实训实习项目名称、课程教学特色描述、主要考试考核方法等,都涉及到学校教学改革的进程与现实状况。

这里,授课教师:性质,疑为性别之误,如果不是,是写专任,兼职,还是兼课?或者在编与非在编,这里不清楚。

课程类型: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课,C类纯实践课。这里是按照课程实施的条件与目标形态进行的分类。

15

主要授课地点:没有注释,应为;教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等。

关于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设计特色描述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有自己的设计与构思。比如:某《基础会计》课程,使用教材为《基础会计实务》

其教学目标为: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能够较扎实地掌握好会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后续的会计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从理论和操作技能上,为学习专业会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课程教学设计特色描述: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有一套完整的业务技术方法。主要特色有:

1.在教学内容上,削枝强干,以理论“够用”为度,减少纯理论的讲解,突出会计核算各环节的讲解和训练。

2.在教学手段上,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会计教学包的使用,使学生掌握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实际操作技能。

3.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相衔接,把考试内容纳入教学内容。 关于教学目标与设计特色 研究与理解的要点:

1、目标中应该体现:知识教学目标、能力培养目标、思想教育目标;

2、在特色中应该体现: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 ;新的教学手段。 八、数据采集平台中要求的几种专职人员信息 1、专职教学管理人员 2、专职学生管理人员 3、专职招生就业指导人员 4、专职督导人员

5、专职教学研究人员。其中,对教学研究人员,格外要求填报的数据有:近10年工作经历、在研课题。

新评估方案读后的思考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