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 专题6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限时集训17 古代诗歌鉴赏(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 专题6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限时集训17 古代诗歌鉴赏(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4848a215b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4

专题限时集训(十七) 古代诗歌鉴赏(三)

(限时40分钟)

1.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1)~(2)题。

登泰山 张养浩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1)下列对这首元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是作者青年时代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表现了诗人初次登上泰山的欢愉心情。 B.诗的颔联叙述了诗人登上南天门终于看到了“齐烟九点”的古老奇观,也目睹了“泰山日出”的壮丽美景。

C.诗的颈联主要写诗人居所的今昔变化,强调现在才知以前居处井底多么狭隘,今后即使筑巢枝头也会觉得宽阔。

D.全诗充满一种新鲜、壮美的人生体验和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与诗人入仕后的成熟、洞彻世事的老练迥然不同。

C [C项,“居所的今昔变化”错,应是对人生的感悟。]

(2)与杜甫的《望岳》相比,两诗描写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 抓住张诗中的关键词语“登”“到”等,知晓这首诗所写的内容是作者亲眼所见,所写之景是眼前之景,是实写;再分析杜诗中“望”“会当”等可以看出诗人并未登上山顶,所见之景为想象,是虚写。这样两首诗就区别开了。

【答案】 杜诗是从泰山脚下远望,是诗人的想象,而本诗则是作者登上泰山后亲眼所见之景。杜诗标题中的“望”字,诗中的“会当”表明作者没有登上泰山;本诗标题中的“登”字,诗中的“到天关”表明是作者登上泰山之后的亲眼所见。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 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

[注]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人通过“雪”“寒灯”“漏声”“月”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B.“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动静结合,手法巧妙。

C.“铁骑无声望似水”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D.词尾间接抒发感慨,身虽老而雄心仍在,于苍凉悲愤之中更见豪壮之气。 D [D项,“间接抒发感慨”错,应该是“直抒胸臆”。]

(2)本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6分)

【解析】 解答该题,可以先分析两者的相同点,“自许封侯在万里”“塞上长城空自许”两句写的都是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但这志向均无法实现。然后分析两者的不同点,“鬓虽残,心未死”强调的是“心未死”,也就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意思。“镜中衰鬓已先斑”强调的是“鬓”“先斑”,侧重点在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上。分点作答,意思对即可。

【答案】 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作者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志向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3.(2018·吉大附中高三年级四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秋晚客兴 苏 轼

草满池塘霜送梅,疏林野色近楼台。

天围故越

[注]

侵云尽,潮上孤城带月回。

客梦冷随枫叶断,愁心低逐雁行来。 流年又喜经重九,可意黄花是处开。 【注】 越:古国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出了一派晚秋景象,却没有杜甫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萧瑟之感。 B.颔联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夜幕来临时天色吞噬云彩,潮打孤城的场景。 C.颈联“冷”字一语双关,既是写晚秋天气的凉冷,也是写作者漂泊心境的孤冷。 D.“愁”是诗眼,作者借秋景抒“愁”,又以“愁”写“流年”,尾联情感“由悲转喜”。 B [诗歌的第三句写傍晚夜幕来临的状态,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故B项不恰当。] (2)本诗尾联在表情达意方面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6分)

2

【答案】 ①尾联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在重阳节看到中意的菊花盛开的欣喜之情。 (2分)②用语通俗易懂,抒情自然流畅。“又喜”“可意”“是处”等词口语化,有助于作者情感直接自然流露。(2分)③感情由悲转喜,层次丰富,提升了诗歌格调。前三联抒发悲秋之情,尾联以喜悦之情作结,显示出诗人的豁达性格。 (2分)

4.(2018·自贡二诊)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1)~(2)题。

江边晚望 刘秉忠

沙白江青落照红,沧波老树动秋风。 天光与水浑相似,山面如人了不同。 千古周郎余事业,一时曹孟谩英雄。 东南几许繁华地,长在元戎指画中。

【注】 ①刘秉忠(1216-1274):元代政治家、文学家,曾随忽必烈南征北讨,这首诗歌应写于长江边。②元戎:指忽必烈,当时还未即位当皇帝。③画:通“划”,筹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首诗由晚望江景,引出对历史和现实的评说,融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 B.五、六两句用典,表达了对周瑜历史功业的羡慕之意,赞美曹操是真正的英雄。 C.最后两句写如何攻打偏居东南的南宋,早就已经在忽必烈的准备和谋划之中。 D.后四句,把千古公认的英雄与现实的豪杰两相对照,表达了对忽必烈的赞美之情。 B [B项,“羡慕之意”“赞美”错,“余事业”是说周瑜功业还没有完成,“谩英雄”是说曹操也算不上真正的英雄。]

(2)本诗首联描写景物富有特色,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分)

【答案】 首句用“白”“青”“红”等颜色词,抓住景物特征,细致生动地描绘了秋日傍晚景色的灿烂多姿;(3分)第二句用一动词“动”,准确传神地刻画了老树、沧波在秋风中的飘摇动荡之态,境界苍茫雄壮。(3分)(或:意象色彩鲜明,构成绚丽苍茫的意境;动静结合)

5.(2018·潍坊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金陵新亭 李 白

3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

情。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注】 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时。②周周

(yǐ)情:西晋灭亡后,南渡豪士在新亭宴饮,

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众人皆相视流泪。唯王导愀然变色曰:

“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前两句由金陵风景优美起笔,继而写豪士们在新亭聚会,用语平实。 B.三、四句写周顗举目四望,风景未变而山河易主,悲从中来,大为哀叹。 C.作者选取周顗绝望哀鸣、众人相对哭泣的场景,意在表现国家灭亡的悲痛。 D.作者运用典故,取其意而用之,借古讽今,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发人深思。 C [C项,意在突出王导的形象。]

(2)结合全诗,从尾联“慷慨”一词入手,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6分)

【答案】 “慷慨”一词,写出了王导不同于对坐而泣的众人,颂扬了王导的意气激昂以及他忧心国家的情怀;(3分)面对动荡的时局,诗人期望时人能够共同努力,用实际行动来光复山河。(3分)

6.(2018·佛山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雨过偶书 王安石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 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注】 ①熙宁七年(1074),大旱。此时新法功效业已呈现,王安石仍六次上书,自请罢相,以礼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江宁府。一年后,王安石再次进京为相。本篇系他回到江宁后得雨而作。②霈然:雨量充足。③岁功:一年的收成。④枕簟:竹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甘”“洗”“共”三字生动地写出雨降临及时,雨势酣畅,人们欢欣鼓舞的反应。

B.第五句“分”字准确写出了雨后云雾散去,星斗渐现,且以“风雷静”突出了雨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