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填表说明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CSC填表说明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4e0512e9ec3d5bbfc0a74cb

TEF

TestDAF GRE 其它 DSH GMAT 其它 IELTS WSK 其它

如申请人选择考试种类为\其它\时,考试种类输入框右侧将自动显示\您参加的考试种类为\输入框,请申请人手工输入考试种类名称.

4.2 申请人如参加多种考试,可以最多选择两种不同的考试种类并加以说明,如选择外语语种为\英语\时,可分别填写参加\和\考试的成绩,考试时间等信息.

4.3 关于外语程度下拉菜单选项含义如下表,请申请人根据个人情况如实选择: 下拉菜单选项 释义

通过考试成绩达到外方要求

根据国外拟留学单位招收研究生的外语水平要求,申请人参加了其规定的外语考试并成绩达标(申请时须附对应有效达标成绩单复印件) 通过其他方式达到外方要求

根据国外拟留学单位出具的入学通知或者邀请信,申请人在未参加任何外语水平考试的情况下,即可免除提供外语水平考试成绩直接赴国外入学或开展科研工作(申请人提供的入学通知或邀请信中应有认可申请人外语水平的说明) 未达标

① 国外拟留学单位招收研究生有外语水平要求,而申请人未提供任何外语水平证明或提供的外语考试成绩未到达外方要求.

② 即使国外拟留学单位招收研究生无外语水平要求,但申请人未提供任何外语水平证明.

5.关于教育与工作经历表的填写

申请人在完成\外语水平表\的填写后,点击\保存并下一步\按钮,报名系统弹出信息提示对话框,确认所填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并下一步\按钮,进入\教育与工作经历表\填写页面.

5.1 教育与工作经历包括三方面内容:国内接受高等教育或进修经历,境外学习/工作经历,国内工作经历.请申请人根据网上报名系统提供的示例进行填写,并注意所填写的每一行数据的完整性,不完整的数据行系统默认将不会保存.

5.2 请申请人注意国内接受高等教育或进修经历,境外学习/工作经历,国内工作经历之间的连续性.如国内接受高等教育或进修经历中有时间断档,则应在对应时间段内有境外学习/工作经历或国内工作经历.如申请人的第一学位为国内取得,第二学位为国外取得,则应在国内接受高等教育或进修经历和境外学习/工作经历中分别予以说明.

5.3 国内接受高等教育或进修经历至少要填写一行,即大学本/专科教育经历.对应各类申请人员应填写的教育经历如下表:

申请人在学情况

应填写教育经历内容 本科应届毕业生 1.本/专科学习经历 硕士在读生

1.本/专科学习经历;2.硕士在读经历 应届硕士毕业生

1.本/专科学习经历;2.硕士在读经历 普通博士在读生

1.本/专科学习经历;2.硕士学习经历;3.博士学习经历 硕博连读未转博学生

1.本/专科学习经历;2.硕博连读硕士阶段学习经历 硕博连读已转博学生

1.本/专科学习经历;2.硕博连读硕士阶段学习经历;3. 硕博连读博士阶段学习经历

直博士生

1.本/专科学习经历;2.博士阶段学习经历

5.4 申请人在填写尚未完成的高等教育经历时,应根据如下要求填写对应学习经历:

①申请人为本科应届毕业生,硕士在读生,硕士应届毕业生,普通博士在读生,应在\时间\输入框内输入完整时间段,如:2005.09-2009.07;\所获学位/证书\输入框内输入计划取得学位名称.

②申请人为硕博连读已转博学生,在说明其硕博连读硕士阶段学习经历时,应在\时间\输入框内输入完整时间段,如:2005.09-2007.07,\所获学位/证书\输入框内输入\硕博连读(硕士阶段)\在说明其硕博连读博士阶段学习经历时,应在时间输入框内输入完整时间段,如2007.07-2010.07,\所获学位/证书\输入框内输入计划取得学位名称.

③申请人为硕博连读未转博学生,在说明其硕博连读硕士阶段学习经历时,应在\时间\输入框内输入起始时间,如:2008.09- ,\所获学位/证书\输入框内输入\硕博连读\

④申请人为直博生,在说明其直博生阶段学习经历时,应在\时间\输入框内输入起始时间,如:2008.09- ,\所获学位/证书\输入框内输入\直博生\6. 关于主要学术成果表的填写

申请人在完成\教育与工作经历表\的填写后,点击\保存并下一步\按钮,报名系统弹出信息提示对话框,确认所填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并下一步\按钮,进入\主要学术成果表\填写页面.

6.1 A著作/论文:请申请人严格按照示例填写,填写时从最重要的著作/论文开始.著作/论文题目的预览/打印效果只可显示18个汉字或31个英文字母,超出部分数据仍将保留在系统内,不影响评审.\收录情况\是指是否被国际知名文献检索系统所收录,如SCI,EI,ISTP等.如被收录,请直接填写检索系统名称的英文缩写;如未被收录,则填\无\

6.2 B专利,C承担或参与科研项目,D获得奖励情况:请严格按照示例填写,填写时从最重要的专利,科研项目,奖励开始. 7. 关于研修计划表的填写

申请人在完成\主要学术成果表\的填写后,点击\保存并下一步\按钮,报名系统弹出信息提示对话框,确认所填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并下一步\按钮,进入\研修计划表\填写页面.

7.1 研修计划需用中文填写(专用名称除外),字数限制在800-1200字之间.报名系统可自动进行字数统计.不足800字的研究计划系统默认将不会保存.申请人可在其他文本编辑器中撰写并编辑(如WORD文挡),再拷贝到输入框中;或者直接在本框中输入.

7.2 申请人须按研修计划应主要包括的五方面内容分别按顺序依次表述,以便专家评审.请注意实际书写内容与提示的一致性.

7.3 根据\关于准备2009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申请材料的说明(学生类申请人用)\年申请联合培养博士生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类别人员除需填写研修计划外,还需提交由中外导师共同签字的外文联合培养计划或者学习计划.联合培养博士生申请人的联合培养计划应由国内外导师认可.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人的学习计划一般为申请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时国外高校要求提供的Research Proposal/Study Plan或类似材料,需要获得国外指导教师或教学科研负责人的认可并签字.

8. 关于国外指导教师简介表的填写

申请人在完成\研修计划表\的填写后,点击\保存并下一步\按钮,报名系统弹出信息提示对话框,确认所填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并下一步\按钮,进入\国外指导教师简介表\填写页面.

8.1 国外指导教师简介主要是为专家评审提供参考而设计,请申请人务必尽量提供完整,准确的国外指导教师信息.

8.2 简介部分的主要内容,请按照报名系统的提示依次予以说明.如需使用外文,报名系统可以认可.

8.3 对要求填写内容不清楚情况的,请填写\不详\对要求填写内容确认为无的,请填写\无\

9. 关于国内指导教师简介表的填写

申请人在完成\国外指导教师简介表\的填写后,点击\保存并下一步\按钮,报名系统弹出信息提示对话框,确认所填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并下一步\按钮,进入\国内指导教师简介表\填写页面.

9.1国内指导教师简介主要是为专家评审提供参考而设计,请申请人务必尽量提供完整,准确的国内指导教师信息.

9.2 简介部分的主要内容,请按照报名系统的提示依次予以说明.如需使用外文,报名系统可以认可.

9.3 对要求填写内容不清楚情况的,请填写\不详\对要求填写内容确认为无的,请填写\无\

10. 关于其他信息表的填写

申请人在完成\国内指导教师简介表\的填写后,点击\保存并下一步\按钮,报名系统弹出信息提示对话框,确认所填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并下一步\按钮,进入\其他信息表\填写页面.

如果申请人还有其它待说明的情况,请在本框中输入,字数请控制在1000个字符以内.

申请人在完成\其他信息表\的填写后,点击\保存\按钮,报名系统弹出信息提示对话框,确认所填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并完成\按钮,推出网上报名表填写页面.

11. 关于出国留学申请单位推荐意见表的填写

11.1申请人在填写完申请表主表并进行预览时可以看到空白的《出国留学单位推荐意见表》,此表无需申请人填写.申请人在确认填写申请表内容无误并打印后,空白单位推荐意见表将随申请表主表一并打印出来,请一并递交所在院系或公派留学管理部门,由其负责填写.

11.2 来自\工程\工程\建设高校的申请人,其《单位推荐意见表》的内容均由各校国家留学基金申请受理工作主管部门负责输入网上报名系统;来自其他单位的申请人,其《单位推荐意见表》的电子信息由各有关国家留学基金申请受理机构负责输入网上报名系统. 附件:

国家重点学科名单

信息来源:教育部网站(2009年2月3日)

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71/info35571.htm 教育部主管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信息来源: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网站(2009年2月3日)

http://www.chinalab.gov.cn/labsite/Site/LabList_all.aspx kind=&dep=1&field=?ion=&cyear=&f=1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依托单位含高等院校) 信息来源:科技部网站(2009年2月3日)

http://www.most.gov.cn/bstd/bstdbsfw/bstdfxzxk/bstdfxzgcjs/bstdfxzgcjswn/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专项名单 信息来源:中国政府网(2009年2月4日)

http://www.gov.cn/jrzg/2006-02/09/content_183787_4.htm 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

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重大新药创制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 大型飞机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

教育部创新团队名单(2004-2007)

信息来源: 教育部科技司网站(2009年2月4日)

http://www.dost.moe.edu.cn/outpart/moduledetail.jsp id=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