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54097fe941ea76e58fa04ba

Bottazzi和Dosi等人(2001)运用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全球最大的500家新型制药企业的成长过程进行了研究,认为制药产业的长期发展,主要是由创新模仿和不断地开拓新市场驱动的创新,无疑是高科技企业成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3]

Erkki K.Laitinen(2002)以芬兰93家中小型高技术企业为样本,设计了一套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动态业绩评价系统该评价系统。由财务表现、竞争力2个外部因素和成本、生产要素、作业、产品、收入5个内部因素及连结这7个因素的因果关系链组成。

[4]

Kakati(2003)用聚类分析法对27个经历过中小性高科技企业投资成功和失败的创业资本家的投资评价标准进行了研究。发现企业家素质、以资源为基础的能力、竞争战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5]

Chung—Jen Chen和Chin-Chen Huang(2004)设计了台湾科技园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成长的7个综合评价标准,并用AHP方法对各因素的重要性权重进行了分析,结果依次为:市场潜力(0.222)、政府支持程度(0.169)、技术水平(0.169)、技术支持(0.129)、产业相关性(0.123)、±地供应(0.097)、基础设施(0.092)。

[6]

1.3.2国内研究现状

1999年,财务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从财务效益、资产营运、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4个方面对企业的业绩进行综合评价。

[7]

吴世农和李常青(1999) 在总结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从理论上提出:上市公司成长的真正含义是ROE大于资本的平均成本和净利润增长;影响上市公司成长性的五个关键因素是资产周转率、销售毛利率、负债比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期间费用率,并据此建立了上市公司成长性判定的模型。同时收集整理了沪、深两市的200家公司的财务指标的历史数据,应用费希尔二类线性判定方法,建立起估算我国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判定模型。

[8]

2000年初,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等部委组成的联合课题组推出了一套评估成长型中小企业的GEP评价方法,在经过3年多的广泛、深入的研究调查基础上,2003年又提出修订方案。企业的成长性衡量包括企业的定量指标测评系统、定性指标测评系统和未来成长预期测评系统三个子系统。定量与定性组合共28个指标。

[10]

[9]

蔡宁和陈功道(2001)认为,行业决定了企业的竞争边界和竞争规则,内在成长性表现 ①

Giulio Bottazzi, Sant’Anna School of Advanced Studies, Pisa, Italy ②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Gauhati University, Guwahati 781014, India ③

Graduate Institut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1, University Road, Tainan, Taiwan, R.O.C. ④

吴世农,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3

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者素质、产品的市场潜力和企业的经营效率及企业文化等方面。

[11]

侯合银和王浣尘(2003)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提出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企业家因素、产品链因素、企业能力因素、宏观环境因素四个一级指标构成,在层次分析法(AHP)的基础上又将四个一级指标分为11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并利用模糊逻辑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

[12]

朱和平(2004)在其博士论文中,在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创业板中小型高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的成长性评价的4大类20项指标;并通过调查问卷采用回归方法和AHP方法交叉实证分析来检验指标和模型。提出并论证了以历史信息评价成长性模型为主,以期权定价方法评价成长潜力为辅的系统的成长性评价体系。在结合以上两种模型和方法,优势相补的基础上,建立复合评价模型可以较好地评价高科技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的成长潜力。

陈晓红,彭子晟和韩文强(2008)从技术创新和成长性角度出发建立一级指标,由技术人员投入、研发技术投入、创新转化效率、成长能力、盈利能力、资金运营能力、市场预期和经营规模组成的二级指标以及18个三级指标的一个成长性评价体系,把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到一个重要高度。

[13]

朱和平,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 ⑥

陈晓红,中南大学商学院。

4

第二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现状分析

第二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现状分析

2.1中国创业板市场 2.1.1创业板市场简介

创业板市场(Growth Enterprise Market,GEM) 是指专门协助高成长的新兴创新公司特别是高科技公司筹资并进行资本运作的市场,有的也称为二板市场、另类股票市场、增长型股票市场等。它与大型成熟上市公司的主板市场不同,创业板以成长型创业公司为服务对象,重点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公司上市。创业板市场是一个前瞻性市场,注重于公司的发展前景与增长潜力。

推出创业板是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层次与结构,拓展资本市场深度与广度的重要举措,是为了满足企业需求多元化和投资需求多元化的必要之举,是构建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关键环节。创业板市场的推出,能够为市场引入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的上市公司,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为活跃市场,丰富市场层次带来新的活力。

2.1.2我国创业板发行条件中的财务指标与主板的主要区别

创业板发行条件中的财务指标在量上低于主板(包括中小板)首次公开发行条件,在指标上参照了主板做法,主要选取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可分配利润等财务指标,同时附以增长率和净资产指标。另外,创业板在净利润/营业收入上设置两套标准,发行人符合其中之一即可。如表2-1:

表2-1我国创业板发行条件中的财务指标与主板(包括中小板)的主要区别 财务指标 主板 创业板 标准一:最近两年盈利,且最近(1)净利润最近三年均为正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 净利润/营业收入 (2)最近三年营业收入累计超过3亿元,或最近三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5000万元 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标准二:最近一年盈利,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标准一和标准二达到任意一项即可。 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 股本总额 可分配利润 最近一期无形资产占净资产比例不高于20% 按照新《公司法》实施,没有对此作出特别规定 发行前股本总额不低于3000万 发行后股本总额不低于3000万 最近一期不存在未弥补亏损 最近一期不存在未弥补亏损 5

第二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现状分析

净资产 无 发行前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 2.2创业板28家上市公司分布情况 2.2.1创业板上市公司按地域分布描述统计

按照我国行政区域划分,于2009年10月30日首批在创业板上市的28家公司分布如图2-1所示:

图2-1 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按地域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广东、上海、四川和浙江均有2个或2个以上,共16家上市公司,占创业上市公司的57.1%,仅北京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就达6家,占创业板上市公司的21.5%,据此分析出,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多半分布在发达省市,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2.2.2创业板上市公司按行业分布描述统计

按照创业板行业分类标准,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以下13类:电力设备、电器、电子信息、化工化纤、机械、计算机、教育传媒、旅游酒店、其他行业、商业连锁、通讯、医药、仪电仪表、运输物流。其行业分布图如图2-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