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06 不等式(学生版).doc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高考数学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06 不等式(学生版).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5459df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9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资料 专题六 不等式(学生版)

【考纲解读】

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通过函数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不等式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判断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

从近几年高考题目来看,不等式的性质和解不等式问题多以一个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且多与集合、简易逻辑、函数知识相结合,难度较低.

【考点预测】

本章知识的高考命题热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1.均值不等式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考查方式多样,在客观题中出现,一般只有一个选择或填空,考查直接,难度较低;在解答题中出现,其应用范围几乎涉及高中数学的所有章节,且常考常新,难度较高。 2.不等式证明也是高考的一个重点内容,且多以解答题的一个分支出现,常与函数、导数、数列、解析几何等知识结合,题目往往非常灵活,难度高。线性规划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新热点,在考题种主要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当然,也可以实际问题进行考查。考查了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考查了考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预计在高考中,对不等式的性质和解不等式特别是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仍会继续渗透在其他知识中进行考查。对不等式的应用,突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不等式知识的综合应用,特别是求最值问题、不等式证明问题,将继续强调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尤其是不等式与函数、数列、三角、解析几何的综合题型将会继续出现在高考的中、高档题中。

【要点梳理】

1.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均值不等式,应用时要特别注意定理成立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三者缺一不可;(3)一元二次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简单的一元高次不等式;(4)比较法证明:作差比较与作商比较法;(5)分析法与综合法证明。 2.不等式的解法:

(1)简单的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数轴标根法

(2)分式不等式解法;(3)不等式的实际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审题、建立不等式模型、解数学问题、写出答案.

对于不等式的应用题有两类:一类是建立不等式,解不等式;一类是建立函数式,求最大值或最小值.

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考点在线】

考点一 不等式的性质

例1.(高考浙江卷文科6)若a,b为实数,则“0?ab?1”是“b?1”的( ) a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练习1:(高考全国卷文科5)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b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是( ) (A)a>b?1 (B)a>b?1 (C)a2>b2 (D)a3>b3 考点二 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例2. (高考重庆卷理科7)已知a>0,b>0,a+b=2,则y?14?的最小值是( ) ab7 (B)4 29(C) (D)5

2(A)

练习2: 高考山东卷文科14)已知x,y?R?,且满足

xy则xy的最大值为 . ??1,

34考点三 解不等式

高考要求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解不等式是研究函数和方法的重要工具,是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最值、单调性、求反函数和参数的取值范围的重要手段,“不等式的变形”是研究数学的基本手段之一,它渗透到高中数学的每个角落中(如函数、方程、集合、数列、平面向量、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导数等),其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转化的方法是: 超越式?分式?整式(高次)?整式(低次)?一次(或二次)不等式.其中准确熟练求解一元二次(一次)不等式是解其他不等式的基础,解一元高次不等式的有效方法是序轴法.此外,要重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不等式的解法是高考必考内容,直接考查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这类题小巧灵活,常考常新;但有时也以解答题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间接考查则更多,常以工具作用出现在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导数、解析几何、平面向量等问题之中,考查时重点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含绝对值不等式,但偶尔也会涉及无理不等式、指数和对数不等式的解法.

?21-x,x ?1,例3. (高考辽宁卷理科9)设函数f(x)=?则满足f(x)≤2的x的取值范

1-logx,x>1,2?围是( )

(A)[-1,2] (B)[0,2] (C)[1,+?) (D)[0,+?) 练习3:(高考广东卷文科5)不等式2x2?x?1?0的解集是( ) A. (?1,1) B.(1,??) 2

?x?2y?5?0?练习4:(高考山东卷文科7)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x?y?2?0,则目标函数

?x?0?z?2x?3y?1的最大值为( )

(A)11 (B)10 (C)9 (D)8.5

考点五 不等式的证明

高考要求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不等式证明是高中数学的重

要内容,同时也是高中数学的难点,加之题型广泛,涉及面广,证法灵活,因而备受命题者的青睐,成为高考的热点问题.但由于在高考时,涉及到不等式证明的问题往往出现在压轴题上,其综合性强、思维量大,因而不等式证明问题也就成为高考的难点问题.现在的高考没有单独命制不等式证明的试题,而是把它与函数、数列、导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等问题相结合命制成综合的压轴题,重在考查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常用的不等式证明方法(基本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常用方法:放缩法、换元法、求导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

例5.已知a,b∈R,且a+b=1.求证:?a?2???b?2??2225 2练习5. 已知x?0,y?0,x?y?1,求证:x?y≥【考题回放】

441. 81.(高考山东卷理科4)不等式|x?5|?|x?3|?10的解集为( ) (A)[-5.7] (B)[-4,6] (C)(??,?5]?[7,??) (D)(??,?4]?[6,??) 2.(高考浙江卷理科7)若a,b为实数,则“0?ab?1”是a?11或b?的( ) ba(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0?x?2??y?2?x?2yxOy6.(高考广东卷文科6)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区域D由不等式组?给定,

M?x,y?A.3

为D上的动点,点A的坐标为

B.4

?2,1?,则z?OM?OA的最大值为( )

D.42 C.32 7.(高考福建卷文科10)若a>0, b>0, 且函数f(x)=4x3-ax2-2bx+2在x?1处有极值,则ab的最大值等于( )

A. 2 B. 3 C. 6 D. 9

8. (高考四川卷文科10)某运输公司有12名驾驶员和19名工人,有8辆载重量为10吨的甲型卡车和7辆载重量为6吨的乙型卡车,某天需送往A地至少72吨的货物,派用的每辆车需载满且只能送一次,派用的每辆甲型卡车需配2名工人,运送一次可得利润450元;派用的每辆乙型卡需配1名工人;每送一次可得利润350元,该公司合理计划当天派用甲乙卡车的车辆数,可得最大利润( )

(A) 4650元 (B)4700元 (C) 4900元 (D)5000元 9.(高考湖南卷文科3)\x?1\是\x|?1\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