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体考研内部练习真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2年上体考研内部练习真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545e00ff78a6529647d53c7

23、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抗碱能力远远大于抗酸能力。( )

24、血液中的缓冲对以H2CO3与NaHCO3最为重要。正常情况下二者比值保持20:1的范围。( ) 25、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

26、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人与一般人相比红细胞数量没有差异。( ) 27、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钠(NaH2PO4)。( ) 28、运输O2与CO3是血红蛋白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 ) 29、Hb数量与运动员有O2运动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

30、高原训练时,运动员可出现红细胞比容增多,是由于氧分压过低导致体内RBC生成增多所致。( ) 31、人体进行轻微活动及处在赛前状态时,白细胞分类中呈现中性粒细胞增多现象。( ) 32、血细胞占全血中的40—50%。( )

33、血浆是指血液凝固后渗出的黄色澄清液。( )

34、红细胞数在一日之内,可以有较大的生理变动范围。( )。 二、选择题:

1、血液和淋巴液是属于( )。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2、正常男子的红细胞平均值为( )个/mm3。 A、380万 B、450万 C、500万 D、550万 3、正常女子的血红蛋白值为( )克%。

A、11—14克 B、12—15克 C、13—16克 D、10—13克 4、正常女子红细胞平均值为( )万/ mm3。 A、380万 B、420万 C、440万 D、500万 5、( )( )是属于等渗溶液。

A、9%NaCl B、0.9%NaCl C、5%葡萄糖 D、0.5葡萄糖 6、内环境是指( )。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7、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 )组成的。 A、晶体渗透压 B、胶体渗透压

8、血液缓冲体系中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的比例是( )。 A、酸性物质多 B、碱性物质多

13

9、通常以每100ml血浆中( )的含量来表示碱储备量。 A、NaH2PO4 B、NaHCO3 C、H2CO3

10、登山运动引起体内血液粘滞性加大是因为( ),长跑引起体内血液粘滞性加大是因为( )。 A、血浆蛋白增多 B、血液浓缩 C、红细胞增多 11、人体体液占体重的( )。

A、30—40% B、40—50% C、50—60% D、60—70% 12、血浆占体重( ) A、1% B、3% C、5% D、8%

13、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中转站是( )。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14、正常成人的血量占体重的( )。 A、3—5% B、7—8% C、5—6% D、9—10%

15、每公斤体重的血量成人比幼儿( ),男子比女子( )。 A、多 B、少

16、血浆中的固体物质主要是( )。 A、无机盐 B、血浆蛋白 C、血红蛋白

17、正常人血浆中的PH值约为 ( )呈( )。

A、7.15—7.25 B、7.35—7.45 C、7.55—7.65 D、弱酸性 E、弱碱性 18、血液中的缓冲对以( )最为重要。 Na—蛋白质 NaHCO3 Na3HPO4

A、—————— B、————— C、————— H—蛋白质 HCO3 Na2HPO4

19、红细胞在( )溶液中发生皱缩,在( )溶液中发生膨胀,在( )溶液中形态正常。 A、高渗 B、等渗 C、低渗

20、( )对水分出入毛细血管起重要调节作用,( )对维持血细胞形态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A、晶体渗透压 B、胶体渗透压 C、血浆容量

21、如果血液中出现大量网织红细胞,说明红细胞生成( )。 A、不足 B、亢进 C、平衡

22、长期居住高原者比平原居住者的红细胞( ),一般人比有训练的人红细胞数( )

14

A、少 B、多

23、Hb在氧分压( )时生成HbO2,这种情况发生在( )。Hb在氧分压( )时成为还原性Hb,这种情况发生在( )。

A、低 B、高 C、组织内 D、肺内

24、正常成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为( )/mm3,平均值为( )/ mm3。 A、4000—10000 B、3000—8000 C、5000 D、7000 25、人体肌肉运动后( )数会出现明显增多。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26、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大强度运动后,白细胞数的变化是( )。 A、淋巴细胞增多 B、中性粒细胞增多 C、出现再生阶段 27、血细胞是在( )部位生成的。 A、肝脏 B、骨髓 C、肾脏 D、脾脏 28、淋巴细胞的主要生理机能是( )。

A、吞噬徽生物 B、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 C、参加过敏反应 29、血小板的生理机能是( )

A、缓冲血液酸碱度 B、运输气体 C、参与止血及凝血 D、产生免疫反应

30、由于( )过多时会增加血液粘滞性、增加血流阻力及血压上升,因此理想的生理状态是增加每个( )内的( )的含量,而( )总数无明显增加。 A、Hb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31、经过抗凝处理后的血液液体部分称为( )。 A、血清 B、血浆 C、血液

32、如果一次失血量不超过全血量的( ),对正常生理活动无明显影响。 A、10% B、20% C、30% D、40%

33、RBC在( )溶液中出现皱缩现象,在( )溶液中形态正常,在( )溶液发生膨胀。 A、1.5%NaCl B、0.9%NaCl C、0.3%NaCl

34、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最主要相似是( )。 A、产生抗体 B、参与过敏反应 C、吞噬作用 35、正常人血液的粘滞性为( )。 A、1.6—2.4 B、3—4 C、4—5

15

36、一般情况下机体损失的血浆蛋白及红细胞在( )内可以完全恢复。 A、3周—1个月 B、1—2个月 C、2—3个月

37、T细胞的主要作用是进行( ),B细胞的主要作用是进行( )。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38、安静状态下的( )值可作为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的生理指标。 A、白细胞 B、血小板 C、血红蛋白 三、概念题: 1、体液 2、内环境 3、晶体渗透压 4、胶体渗透压 5、碱储备 6、缓冲对 7、Hb氧合作用 8、内环境相对稳定性 9、红细胞比容 10、溶血 四、简答题:

1、什么是体液?体液分为哪三个部分? 2、血液的理化特性有哪些?

3、血浆渗透压分为哪二部分?各自有什么机能? 4、何谓等渗、低渗、高渗溶液? 5、红细胞的主要机能是什么? 6、白细胞的特性有哪些? 7、血液粘滞性大小取决于什么? 五、问答题:

1、血液是怎样维持酸碱平衡的? 2、血液有哪些主要的机能? 3、试述红细胞运输氧的功能?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