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5月期末练习(二模)理综试卷(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5月期末练习(二模)理综试卷(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54e02b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6f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Fe0( OH)生成后溶液pH下降的原因:____。

(2)经检验:当a=7时,产物中存在大量Fe2O3。对Fe2 O3的产生提出两种假设: i.反应过程中溶液酸性增强,导致FeO( OH)向Fe2 O3的转化; ii.溶液中存在少量Fe2+,导致FeO( OH)向Fe2O3的转化。 ①经分析,假设i不成立的实验依据是____。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向FeO( OH)浊液中加入不同浓度Fe2+,30 min后测定物质的组成,结果如下:

以上结果表明:____。

(3)a=7和a =9时,FeO( OH)产率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___。

Ⅱ.Fe2+和Fe3+共沉淀:向FeO( OH)红棕色悬浊液中同时加入FeSO4溶波和NaOH浓溶液进行共沉淀,再将此混合液加热回流、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纳米Fe3O4。 (4)共沉淀时的反应条件对产物纯度和产率的影响极大。

①共沉淀pH过高时,会导致FeS04溶液被快速氧化;共沉淀pH过低时,得到的纳米Fe3O4中会混有的物质是____。

②已知N=n[FeO(OH)]/n(Fe2+),其他条件一定时,测得纳米Fe3O4的产率随N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经理论分析,N=2共沉淀时纳米Fe3O4产率应最高,事实并非如此的可能原因是 -。 27.(12分)

烟气中SO2和NOx(NO及NO2)的脱除对于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1)湿式氨法烟气脱硫脱氮是通过氨水吸收烟气,得到含NH4+、SO32-、SO42-、HSO3-和N02的吸收液。

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吸收液中含有S03 -的原因:____。

②吸收液中的SO32-、HSO3-均对NO2具有吸收作用,但HSO3-对NO2的吸收能力比S032-弱。 a·SO32-与NO2反应生成NO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b.经测定,在烟气的吸收过程巾,吸收液对N02的吸收率随烟气通入量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____。

(2)二氧化氯(Cl0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用于烟气中SO2和NO的脱除。 ①酸性条件下,电解NaCl03溶液,生成Cl02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 ②研究表明:ClO2氧化SO2和NO的反应历程与下列反应有关。 i. NO+CIO2= NO2 +CIO ii. NO +CIO=NO2 +CI iii. SO2 +CIO2=SO3 +Cl0 iV. SO2 +ClO=SO3 +Cl

实验测得:CIO2分别氧化纯SO2和纯NO的氧化率以及ClO2氧化SO2和NO混合气中的S02氧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a·结合上述信息,下列推论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NO的存在会影响ClO2氧化SO2的反应速率

B.ClO2氧化SO2的反应速率慢于ClO2氧化NO的反应速率 C.反应i中生成的NO2可以加快ClO2氧化SO2的反应速率

b.结合反应历程,分析混合气中SO2氧化速率较纯SO2氧化速率快的原因可能是____。 28.(15分)

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的探究实验:

(l)小组同学认为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均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①实验i中的现象是____。

②用化学用语解释实验i中的现象:____。 (2)查阅资料:K3[Fe(CN)6]具有氧化性。

①据此有同学认为仪通过ii中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 。 ②进行下列实验,在实验几分钟后的记录如下:

a.以上实验表明:在____条件下,K3[Fe(CN)6]溶液可以与铁片发生反应。

b.为探究Cl-的存在对反应的影响,小组同学将铁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净)后再进行实验III,发现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

此补充实验表明Cl-的作用是____。

(3)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仍不严谨。为进一步探究K3[Fe(CN)6]的氧化性对实验ii结果的影响,又利用(2)中装置继续实验。其中能证实以上影响确实存在的是 ___ _(填字母序号)。

(4)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利用实验ii中试剂能证实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实验方案是 。 29.(18分)

研究表明,嫁接会影响砧木和接穗(嫁接到砧木上的芽、枝等)的性状。为研究嫁接后mRNA转运的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l)嫁接后,在接穗与砧木的接合部分形成____组织,使接合部位的伤口愈合,这时通过细胞分裂和____形成新的组织,使接穗和砧木问的韧皮部上下连通。

(2)为研究梨属特异性Pb基因转录出的mRNA(简称PbmRNA)在侧枝中的运输,科研人员以杜梨为材料进行实验,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如图I所示。

①科研人员将枝条的树皮(含韧皮部)进行环剥,同时要去除两道环剥间的所有叶片,去除叶片的目的是____。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环剥当日,第 枝段的韧皮部存在PhmRNA。环剥后第2天和第4天, 依次消失。随着环剥口的愈合,至环剥后第22天、第32天,第2和3枝段的PbmRNA 。据此推测,PbmRNA在韧皮部中的运输方向是____。 (3)为进一步研究砧木和接穗间 mRNA的传递规律,科研人员将 取自鸭梨的接穗嫁接到杜梨上, 嫁接后第2、3、7天分别提取接 穗部位和砧木部位细胞的总

mRNA,经____ .获得cDNA, PCR扩增后,用特定的限制酶

处理,电泳检测得到图2所示结果。实验结果说明____。

(4)为了验证上述结论,科研人员利用以下三种烟草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嫁接实验,检测接穗和砧木韧皮部的PbmRNA含量。请写出实验组应选用的砧木和接穗。

实验材料:野生型烟草、转入Ph基因的转基因烟草、转入空载体的转基因烟草 实验组:____。 30.(16分)

科研人员获得了两种单基因被“敲除”的拟南芥突变体——C2和C5,与野生型比较,根毛长度或主根长度发生了变化,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