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天津市南开区物理八年级(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天津市南开区物理八年级(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559895caa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e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小雪利用烧杯承载某种液体,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该液体的密度,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的质量为40g

B.液体的密度为1.00×10kg/m C.液体的密度为1.33×10kg/m

D.当烧杯中装有60cm3的液体时,液体的质量为80g

2.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3.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

A.可以看做两块凹透镜 B.可以看做一块凸透镜 C.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 D.穿过玻璃杯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4.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图中哪个图相符

3

3

3

3

A. B.

C. D.

5.如图是小明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鹦鹉图片的情景,左图是书上鹦鹉图片,右边四个图是他 看到的鹦鹉的像.开始将凸透镜紧靠课本观察,然后逐渐增大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则他先后 看到的像应是

A.②④③①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6.下列实例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C.给发烧的病人用酒精擦拭身体以进行物理降温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7.追踪考查动物种群分布的科学家发现了一大型动物在沙滩上留下的一组较深的脚印,随行的工作人员用蜡块熔化后浇铸成脚印的模型来判断动物的身高、体重等。图中最能正确反映蜡块物态变化过程的图象是

A. B.

C. D.

8.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9.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B.医用B超来检测人体的内部器官是否正常 C.声音在真空中和空气中都以340m/s的速度传播 D.在机器旁,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10.下列现象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A.欣赏鱼缸中的鱼 B.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胚芽 C.到影院看电影 D.看到小孔成像 二、填空题

11.一杯水质量200g,水的密度1000kg/m,则这杯水的体积是_____cm,当这杯水完全结冰后体积将_____(填“变大”或“变小”“不变”)。

12.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放大镜中的像;③投影仪上的像;④平面镜成像;⑤照相机成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______,属于成正立的像的是____(填序号)。

13.小明去“宋城”旅游时,进入一个迷宫,里面由一面面平面镜组成,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他的像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小明,若小明与像的距离为2米,则小明此时站在平面镜前________米处,这时平面镜中的像高度为1.7米,则实际小明的高度________1.7米(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如图所示,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的规律制成的.a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b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33

15.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动,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箱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则从1s至3s内,木箱运动的距离为________m,第2秒木箱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N。

16.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_____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三、计算题

17.一个实心石块在空气中称重 10N,浸没在水中称重 6N,求: (1)石块所受到水的浮力; (2)石块的体积; (3)石块的密度.

18.2018年元旦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去梅州旅游,从丰顺到梅州大约是76km,小明看到了一下时间,从丰顺出发时间是9:30,到达梅州是时间是10:30,请你回答下面问题。 (1)小明爸爸驾车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2)小明爸爸驾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四、实验题

19.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8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g;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酱油的体积为________cm3 , 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图中的物距μ=_____cm。

(2)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并保持不动,需将光屏从现在位置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3)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向_____偏离光屏中心。

(4)用这套装置模拟人眼成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之后,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21.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活动中,小华猜想光斑形状可能与孔的形状、孔的大小和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她找来平行光源和图a所示的四种打好孔的卡片。

(1)小华在四种卡片中选择了卡片甲。她这样选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让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卡片上,调节卡片甲与光屏距离,透过孔的光在光屏上形成一个与卡片甲三角形孔相同的光斑;再用另一张卡片覆盖在甲上,如图b,自右侧无孔处开始,向左缓缓推动乙;起初,观察到光屏上的光斑形状_______,光斑大小________;过一会儿,观察到光屏上出现圆形的光斑,继续缓缓推动卡片乙使透过平行光的三角形孔变小,则光屏上的光斑形状________,光斑大小________。 22.如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__图。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