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单中心”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北京市“单中心”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56620515022aaea988f0f66

北京市“单中心”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摘要:作为建国初确立的规划方案,北京的“单中心”发展模式使北京经历了快速膨胀的发展,但时至今天,许多弊病暴露出了这种发展模式的严重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并从根本上改变北京市的发展模式成了大家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北京;“单中心”;规划;有机疏散

1 北京“单中心”发展模式的确立

“单中心”发展模式即北京长期以来实行的,以旧城为单一中心,以新区包围旧城、同心同轴向外蔓延的生长模式。被建筑学界形像地称为“摊大饼”[1]。作为“单中心”的旧城即二环路以里北京古城市建筑保护区,面积为62平方公里[2]。

北京的这种“单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专家以莫斯科规划为蓝本帮助确定的。1950年到1954年,经过中外专家多方案的研究和综合,市委、市政府推出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第一稿,即《改建和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要点》。主要特点有:以旧城为中心向四郊发展,中心城市是600平方公里,郊区建设若干卫星城镇。交通路线和空间分布已经基本规划出了一环、二环、三环和四环,道路则是环线和放射线结合[3]。由此,北京市“单中心”发展模式正式确立。在之后的70年代和80年代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中,也依然贯彻了这个模式。

2北京“单中心”发展模式导致的问题

2.1 旧城遭到破坏

2.1.1 历史文物的破坏

建国伊始乃至现在,“大马路”一直受到领导人和规划师的青睐,被看作“先进”、“发达”、“现代化”的象征。而拱卫北京五百多年的明城墙此时被视为城市发展的束缚,有多人建议“拆毁城墙,以利交通”。更有人认为城墙是封建社会统治者建造,是封建势力的残余[4]。从1952年开始,北京市政府组织市民义务劳动,或动员各单位拆墙取砖取土。由此,外城城墙被彻底拆除。1965年由于修建地铁,内城城墙也基本被拆除干净,现在在北京仅残存几段可观。

之后古城门、牌楼也被大量拆除。到现在,北京市原有的内城九座城门,外城七座城门仅存正阳门、德胜门(箭楼)、东便门(箭楼)、西便门和重建的永定门。牌楼仅存65座[5]。

2.1.2 新老建筑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