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喷吹煤粉的现状以及如何提高煤比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高炉喷吹煤粉的现状以及如何提高煤比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56a2ad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7

高炉喷吹煤粉的现状以及如何提高煤比

摘 要:本文综合叙述了高炉喷吹技术的观状,结合典型高炉介绍了提高煤比的 技术措施。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主要是优化高炉操作,保持充足的 炉缸温度,加强喷煤操作,保持合理的煤气流分布等,提高煤比后取得 了良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关键词:高炉 喷吹 煤粉喷吹 高煤比 高炉操作 1序言

高炉喷吹煤粉始于1840年 S.M.Banks 喷吹焦炭和无烟煤的设想。世界最早的工业应用是根据这一设想在1840~1845 年于法国博洛涅附近的上马恩省炼铁厂实现的。该项技术在1881年获得专利权,现在已经成为谁都可以使用的技术。 上世纪60年代以来,该项技术在国外不断得到发展开发,目前已经成为一项相当成熟并发挥巨大经济价值的成熟技术,他不光可以降低生铁成本提高生铁产量,而且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也有很大的意义。年来来,我国高炉炼铁发展迅速,高炉喷煤的应用取得了较大进步。 重点大中型企业的喷煤比和总喷煤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但是,有些企业的喷煤比有所波动,这种现象值得引起重视和尽快改善,以便充分发挥喷煤节能降低消耗的作用,把我国炼铁水平提到新的高度。 2高炉内煤粉的行为 2.1 回旋区内的燃烧

一般认为尽可能使煤粉在回旋区内充分燃烧是大量喷吹煤粉的有效方法。通过许多基础试验研究了提高煤粉燃烧性的方法。在实验室研究中,发现高挥发分 低流动性的煤粉的燃烧性极佳,而随着煤粉喷吹量的增加,燃烧率下降。在实际高炉中这些现象也披斜行传感器的检测所确认回旋区内煤粉的燃烧性取决于鼓风温度,鼓风温度高(1 305~1 320℃),燃烧率也高。鼓风温度低时(1 200~1 260℃ ,)通过加入水蒸气可将燃烧性提高到和高风温时同样的程度。另外,往煤粉里添加碳酸钙,或2~1O%的褐煤也可提高煤粉的燃烧性。根据研究结果,添加 1O%低C的褐煤,煤粉喷吹量可以从155kg/t 提高到196kg/t。 2.2 适宜的喷吹位置

高炉喷吹煤粉初期,一般认为喷枪前端位于直吹管内较合适。理由是和喷枪在风口前端比较,煤粉与热风接触时间长容易迅速燃烧。但是,大量碛吹煤粉时,喷枪前端位于直吹管内,会在风口前端上部生成附着物。为了防止这一点,如果将喷吹位置靠近风口前端,可以降低随喷吹量的增大而增加的送风压力和直吹管内的徽压震动。而且,将喷吹位置靠近风口前端时,因直吹管内煤粉的燃烧量下降,使炉壁侧焦炭消耗量和下降速度增加,炉壁热负荷降低。如果煤粉粒度适宜,喷吹 位置即使靠近风口前端,也能确保煤粉充分燃烧。 2.3 煤粉粒度租化的界限

为了使煤粉在炉内完全燃烧,并减少气流输送管路磨损,一直将其粉碎成数10ms。但是在10ms以内粒度的煤粉也能被加热燃烧。实际应用这种方法的是斯肯索普厂的高炉,喷吹最大粒度 2mm 的煤粉最高达到 ll7kg/t 铁,并保持稳定操作。如果校正风口前端温度,这时的焦炭置换比大致为 l。 2.4 未燃烧煤粉的反应性

喷入风口的煤粉迅速被加热燃烧,特别是高挥发分的煤, 因为煤粉的流态化和挥发分的挥发,形成多气化球状半焦。 2.4.1 和 CO 气体的反应 在风口和回旋区内的反应。 开始约10ms,挥发分蒸发,然后 80ms 半焦不均匀燃烧。这种初期燃烧生成的半焦,热风温度越高燃烧越快,比焦炭容易反应。低挥发分的煤着火慢,在回旋区内的燃烧也慢,但是在回旋区内侧和风口上方700mm 部位,燃烧变快,煤种 间

的差异很小。

2.4.2 未燃烧煤粉与熔渣、铁水的反应

未燃烧煤粉向铁水的渗碳速度,比石墨慢得多随着喷吹量的增加渗碳速度加快,但是C浓度3%以上时,其速度变慢。该渗碳速度可以看作是未燃烧煤粉的供给限制速度。在煤比200kg/t铁时,渗碳消耗的未然烧煤粉量非常少。另外,未燃烧煤粉的灰分很容易被炉渣吸收同化。为了调查煤粉在高炉滴下带的积蓄和滞留情况,堀尾等人进行了将液体一煤粉一充填层组合在一起的冷态模型试验。试验结果,由于煤粉一液态的润湿性使滞留液的状况有很大差异,有时高炉内的压损可能变大,但是与实际高炉的关系还有待今后研究。 2.4.3 喷吹煤粉时高炉内状况变化

增加喷煤量后,一般认为在操作中出现以下问题① 随着煤粉的增加,风口和炉内的压损上升; ②随着煤气流边缘发展和热流比降低,炉身等热损增加; ③由于燃烧率下降,产生未燃烧煤粉。如果准确地把握了炉内这些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可进一步加大煤粉喷吹量。 3提高煤比的措施 3.1 精料 (1)优化烧结工艺,尽可能提高烧结矿质量,使转鼓强度≥76% , FeO稳定在7.0% ~9.0% , TFe、 R2、MgO成分波动≤ ±0.05% 。

(2)焦炭水分要严格控制在4.3% ~4.8% 以内,避免因水分波动导致焦炭负荷波动。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合理配煤,优化炼焦工艺,最大限度地降低焦炭的灰分、硫分、挥发分,使M40≥84%;增加焦炭的反应后强度和反应性指标,争取焦炭的反应性(CRI)≤25%,最高不超过28%;力争焦炭的反应后强度(CSK) ≥65%,最低不低于60%,这对于保证焦炭的骨架作用,提高喷煤比至关重要。

(3)减少粉末人炉,提高原燃料筛分效率,使人炉粉末由现在的5% 下降至3% 以下。人炉烧结矿中粒度<10 mm的比例控制在30% 以下,人炉焦炭中25~40 mm的比例控制在80% ~85%以上。 3.2 优化炉料结构

针对烧结矿品位下降、焦炭质量降低的不利因素,进一步优化炉料结构,提高人炉熟料的配比,减少或不加硅石人炉,尽量提高综合人炉品位和降低吨铁渣量;选择好造渣制度,保证炉渣中MgO 控制在8.0% ~10.0% ,保证炉渣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满足生铁质量的需要,保证炉缸工作均匀活跃,为进一步提高煤比创造有利条件。 3.3 进一步改进增煤降焦措施

(1)根据高炉的实际送风参数,改进风口材质,采用渗碳耐磨风口,提高风口寿命;废除风口坏后立即更换制度,建立合理的风口定期更换制度,消除风口漏水对炉缸及焦比的影响。 (2)改造顶压系统,使炉顶压力由原来的150kPa提高到159 kPa,既有利于间接还原发展,提高CO2的利用率,又使高炉压差降低,进一步提高煤粉的喷吹量。

(3)优化热风炉操作,使鼓风温度1100℃ 提高到1160℃。提高风温可以快速加热煤粉和载气,提高煤粉热分解的吸热率,促使煤粉提前着火和快速燃烧,从而有助于煤粉燃烧率的提高,这是增加喷煤比,降低焦比的重要措施。

(4)均匀喷吹。加强喷枪管理,减少堵枪和磨风口,正常时保证全风口喷煤。

(5)随着煤比的提高,高炉的抗干扰能力变差,高炉炉况需要更加稳定,要结合原燃料的化学分析及高温冶金性能,做到早调、微调、勤调,保证炉缸热量充沛,保证渣铁较好的流动性,保证炉况具有合理的透气性,保证高炉长期稳定顺行。 3.4 优化高炉操作

(1)上下部调剂。随着喷煤量增大,炉缸煤气发生量增大,从而矿焦比增加,焦层变薄,料柱透气性。上下部调剂变差,中心不容易吹透,表现为中心煤气流不足,边缘气流发展,顶

温高,上部气流不易稳定。采取增大矿批到43.5t和利用无料钟多环布料优势,摸索布料规律,调整煤气流合理分布,稳定上部气流,提高煤气利用率。

(2)喷煤调剂。煤比提高后,必须保证煤粉的充分燃烧和置换比的稳定,减少进入渣中和煤气中的未燃煤粉。正常操作时,在负荷稳定的基础上用喷煤调剂可有效地稳定炉温,因此规定每班必须根据铁量和料速平衡煤比,连续料速过快或过慢时必须增减煤或调整焦碳负荷, 保证综合负荷稳定。

(3)选择合理渣型。炉渣二元碱度控制在1.18~1.23,A1O含量控制在15%之内。

(4)增加出铁次数。随着煤比的提高,出渣铁前憋风现象增多,每天15次铁已不能满足高炉出铁需要。为此利用双出铁场优势缩小出铁间隔不大于20 min,增多出铁次数,及时出净渣铁保正透气性促进高炉稳定顺行。

(6)做好高炉长寿工作。随着煤比的提高,高炉冶炼强度的持续,炉役进入后期,必须严格控制各段冷却壁温度,避免冷却壁损坏。

4结语 :随着炼铁产能的不断扩大,焦炭资源紧张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提高高炉喷吹煤比就 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我国高炉目前的实际情况,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精料。(2)优化炉料结构。(3)进一步改进增煤降焦措施。(4)优化高炉操作。 参考文献:

[1]钟顺思,王昌生.轴承钢[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 475

[2]王忠英,等.轴承钢大方坯连铸工艺研究[J].钢铁研究学报,2002。(5):16—20 [3]叶婷,等.GCrl5轴承钢连铸坯冶金质蠢的分析[J].特殊钢,2002,23 (3):35—37

[4]刘玉斌,叶志海,矫宏伟.轴承钢液析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冶金,2005 (3) [5] 马颖.GCrl5高温金相分析[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1995,(1):2l一25 [6]王筱留主编.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5 [7]汤清华.高炉喷吹煤粉知识问答.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16 [8] 成兰伯.高炉炼铁工艺及计算.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8 《冶金工业燃料》结课论文 班级:冶金09.2 姓名:杜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