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练习题(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教育学练习题(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597e13731126edb6f1a10a1

三、判断

1、在封建社会,随着学校结构的复杂和规模的扩大,教师职业开始向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

2、身教重于言教。( )

3、掌握小学思想品德这门主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是对小学教师的基本要求。( 错 ) 4、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

5、有了渊博的知识,就能当一名合格的教师。( 错 ) 6、观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 )

7、我国学校中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应该是我国社会民主平等、团结互助新型人际关系的反映( )

8、学生自觉性、自律性发挥得如何,则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的标准。( 错 )

9、公正是学生信赖教师的基础。( 对 )

10、就职后的不断学习、研究、进修,与大学期间的培养同样重要。( ) 四、选择

1、“师者,人之模范也”,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C )的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D )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3、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有层次的,其中,最高层次是(B )。 A亲近感 B期待感 C理解感和尊重感 4、( A )是师爱的最基本内容。

A亲近感 B理解和尊重感 C期待感

5、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是( C )。 A学生 B家长 C教师 D学校 6、教师的天职是( C )

A教书 B传授知识发展能力 C培养人 D管住学生 7、我国小学教师资格分为( ABCD )。

A高级教师 B一级教师 C二级教师 D三级教师 E 四级教师 五、简答

1、怎样理解教师劳动的特点?

21

答:①具有复杂性,它是由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任务的复杂性和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复杂性决定的;②具有创造性,为使知识易于为学生理解和接受,对知识的加工、方法和手段的采用、更新知识的融进和对教育对象经常变化的适应,都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教育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更需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活动;③具有示范性;它是由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主体化极其教育结果的一致性决定的,也是由人的认识过程和心理过程特点和青少年心理特征决定的;④具有长期性,教师劳动培养人才的周期长,特别是劳动效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检验体现的。

2、试简述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答: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从宏观上讲包括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从微观上讲,文化素质包括两个方面:必须具有语文、数学两门主科和其它一两门学科的全面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必须具有艺体劳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素质包括: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实践能力、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及教育科研能力;职业道德素质包括:爱岗敬业、 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3、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要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学校良好的师生关系,心须做到以下几点:①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结合起来。②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③要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的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六、实例分析

1、一位小学自然课老师给学生讲“磁铁”之前演示了一个“魔术”,一盆水中浮着一只“鸭子”(标本)。老师手中拿着一块馒头嬉逗“鸭子”。而标本鸭子果然盯着馒头转。学生很惊奇。老师问:“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很高兴地回答:“想”。于是教师从“鸭子”的嘴里取出一块磁铁,又从馒头内拿出一根铁钉,开始讲“磁铁”。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听讲、思考、探索,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对此,试用教育学有关理论分析。

2、早读课的铃声响了,小明手里拿着大饼油条,上气不接下气跑回教室,被班主任撞见。还没等小明坐好,老师就示意他将油条大饼送到讲台上。出乎意料的是,这位老师非常生气地将油条大饼扔到纸篓里。

无独有偶,在另一学校也发生上课后学生小星拿着早点进教室的事情。然而,何老师发现后,迎上前去,急忙用自己干净的手绢包上,轻轻的说:“委屈一下,下课后给你送来。”下课后,老师提着热水瓶,拿着杯子,把早点交给了学生,亲切地说:“肚子抗议了吧,早起十分钟就行了。”一个热水瓶,一个杯子把师生的心连在一起。

22

请从师德的角度分析两位教师的教育效果。

答:这一实例体现了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理论,也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尽力体现教师的创造性特点,对讲授的知识、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加工,演示有趣的“魔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体能动作用,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教师主导作用与创造性劳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因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要点:第一位老师缺乏“师爱”,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他不问情由,将学生的早点收起丢掉,只能求得课堂上学生一时的平静,而在学生心灵深处却产生了对抗情绪,由此会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教学,也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第二位教师充满“师爱”。他怀着对学生的热爱之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接受老师的教诲,老师通过“爱”去沟通学生的情感,通过“爱”去开启学生心扉,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参考答案: 一、解释概念

教育机智 :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资格:凡志愿从事教师职业,经过权威机构审定,具备国家规定的教师条件或标准,并取得国家的教师资格证书者,就可以认定他具有“教师资格”。 二、填空

1、社会实践活动 2、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 通过教育者传播文化知识以培养人 通过传播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3、学校是进行人类文化的 教师则是进行人类文化的 4、培养人与传授文化知识比较

5、素质 6、国民基础素质 各种专业 职业 7、思想道德素质 智能素质 身心和心理素质

8、基础 关键 9、复杂性 创造性 示范性 长期性 10、政治思想素质 文化素质 教育素质 职业道德素质

11、基本要求 12、教育理论知识 教育实践能力 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

13、爱岗敬业 热爱学生 严谨治学 团结协作 为人师表

23

14、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 教师中心论 教育要把儿童当作太阳 儿童中心论

15、民主平等 尊师爱生 心理相答 教学相长 16、尊敬信赖 关心热爱 17、爱生 尊师 主导作用

18、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三、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选择题

1、C 2、D 3、B 4、A 5、C 6、C 7 ABCD 五、简答

1、怎样理解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①具有复杂性,它是由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任务的复杂性和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复杂性决定的;②具有创造性,为使知识易于为学生理解和接受,对知识的加工、方法和手段的采用、更新知识的融进和对教育对象经常变化的适应,都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教育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更需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活动;③具有示范性;它是由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主体化极其教育结果的一致性决定的,也是由人的认识过程和心理过程特点和青少年心理特征决定的;④具有长期性,教师劳动培养人才的周期长,特别是劳动效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检验体现的。 2、试简述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答: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从宏观上讲包括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从微观上讲,文化素质包括两个方面:必须具有语文、数学两门主科和其它一两门学科的全面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必须具有艺体劳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素质包括: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实践能力、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及教育科研能力;职业道德素质包括:爱岗敬业、 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 3、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要建立 我国社会主义学校良好师生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 ②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③ 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六、实例分析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