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梁挂篮悬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大桥梁挂篮悬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5ad21c2d5bbfd0a79567368

的经验,加强此工作。

2.项目部成立专职梁体检测机构,对施工全过程加密检测点、缩小间隔时段,提供详细资料,与专业检测人员共同研究,确保梁体精度。

施工重难点及对策表 第二章 施工总体部署

一、 人员组成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本着“技术素质高,有丰富施工经验” 的原则进行劳动力的资源配置,技术工人占总人数的80%以上。 二、 主要人员来源

根据本桥的实际特点,从我单位内调集有类似桥梁施工经验的精兵强将以保证本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 施工队伍来源

鉴于本桥有着“高、难、艰、险“的特点,因此将从我单位抽调在工程中施工过的挂篮施工专业队伍,高墩施工队及专业队。 四、施工队伍安排及任务划分

根据韩家店Ⅰ号特大桥目前的施工进度,特安排我项目部所属的第十一工程队和桥梁公司负责施工。其中第十一工程队负责主桥和引桥的下部结构施工,桥梁公司负责引桥T梁的预制和架设。

第十一工程队下辖五个工班,第一工班30人,负责引桥剩余墩台身、主桥8#过渡墩、11#台及主桥两边跨现浇段的施工。第二、三工班负责9#、10#主墩墩身及其T构的施工。第二、三工班均由钢筋班、混凝土班、挂篮班、模板班和预应力张拉班等小工班共80人组成。第四、五工班均为混凝土生产工班,各有15人,分别负责7#墩拌合站和10#墩拌合站混凝土的生产。

桥梁公司50人,负责引桥T梁的预制和架设。

全桥队伍安排如下: 工 程 队 人 数(人) 施 工 任 务 第 十 一

工 程 队 第一工班 30 引桥剩余墩台身、主桥8#过渡墩、11#台及主桥两边跨现浇段

第二工班 80 9#墩T构 第三工班 80 10#墩T构

第四工班 15 7#墩拌合站混凝土的生产 第五工班 15 10#墩拌合站混凝土的生产 桥 梁 公 司 50 T梁的预制与架设

五、机械配置

1、混凝土生产及运输设备。

全桥共设两套NZS60型拌合站,分别设于7#墩右侧和10#墩右侧,每套生产能力为60m3/h。7#墩右侧拌合站负责供应梁场和1#~9#墩的混凝土,10#墩拌合站负责10#墩、11#台的混凝土生产。 混凝土的输送采用三台混凝土输送车配合四台混凝土输送泵进行。 2、提升设备。

0#台、1#~5#墩、6#和7#墩底部墩身钢筋和模板的提升设备采用25t吊车;6#和7#墩上部墩身模板和钢筋的提升设备,采用自行加工的简易龙门吊;主墩9#、10#墩各配一台塔吊和一台施工电梯,以保证两主墩的材料和人员的垂直运输。全桥混凝土的垂直运输均通过混凝土输送泵解决。 3、挂篮

全桥两个T构各配一套自行加工的三角形挂篮。挂篮单个重为120t,一套共重240t。 4、张拉设备

全桥预应力筋张拉设备如下表:

部位 预应力筋 张拉力(t) 张拉千斤顶 数量(个) 备注 主桥纵向

预应力束 25φ15.24 488.3 YCW600 6 最大预应力束 主桥横向

预应力束 4φ15.24 78.1 YCL25 4 逐根张拉 主桥竖向

预应力筋 φ32精轧

螺纹钢 42.2t YCL60 2 引桥T梁

预应力束 9φ15.24 172.6t YCW250 3 最大预应力束

5、T梁的起重及架设设备

T梁的起重采用两台龙门吊,每台起重能力为40t。T梁的架设采用一台架桥机,其能力能保证30m以下梁的架设。 6、桥主要机械设备情况

全桥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

名 称 型 号 数 量 生 产 能 力 备 注 混凝土拌合站 NZS60 2套 60m3/h 混凝土输送泵 HBT60C- 1416 2套 60m3/h 五十铃混凝土

运输车 HTM804C 2台 8m3 小解放混凝土

运输车 1台 6m3 塔吊 SCM-F23B 2台 10t 吊车 浦沅25 1台 25t

名 称 型 号 数 量 生 产 能 力 备 注 推土机 D8L 1台 推土机 D80 1台 装载机 ZL40 2台 装载机 ZL30 1台 施工电梯 SCM100- 100 2台

三角形挂篮 240t/套 2套 自行加工 龙门吊 2台 40t 自行拼装 架桥机 1台 30mT梁 自行拼装 千斤顶 YCW600 3对 600t 千斤顶 YCW250 3台 250t 千斤顶 YCL60 2台 60t 千斤顶 YCL25 4台 25t 电焊机 BX-500 25台 弯筋机 ZW40 5台 40mm

断筋机 GQ40-1 4台 6-40mm 切割机 3台 调直机 2台 发电机 1台 110KW 发电机 台 90KW 振动棒 PZ70 20台 振动棒 PZ50 30台 振动棒 PZ30 20台 附着式振捣器 ZWJ60 30台 卷扬机 15台 2t 其它小型机械略

第三章 施工准备 第一节 施工总体布置

一、布置原则

1、符合环境保护、安全防火和劳动保护的要求,并考虑避免各种自然灾害侵袭的措施。 2、在保护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少占农田,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 3、所有临时性建筑和运输,水,电等线路位置,不得妨碍地面构筑物的正常施工。

4、合理布置进场道路,施工现场的运输道路和各种材料的堆场,仓库位置,各种机具的位置,尽量使其运距最短,以缩小场内的搬运距离。

5、施工区域的划分与场地的确定,符合施工的工艺流程要求,尽量减少各工序之间的干扰,以利于生产的连续性。

6、各种生活设施便于工人的生产和生活。 二、施工平面布置 施工平面布置图见图一 第二节 工地试验室

按照本工程实际需要,我部组建了工地试验室,负责全标段的试验检测工作。试验室建设已全面完成,仪器已全部通过遵义市技术监督局的检验标定,已申请工地试验室临时资质。试验室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施工过程的抽样、检验控制分别见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和试验室取样制度。资源综合情况试验及检测能力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