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荆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5ed5fea998fcc22bcd10dca

架梁,枋子上立两根童柱和脊瓜柱,分别承托前后金椼和脊椼、童柱间用穿枋连接。一层檐柱用桃尖梁金柱连接。这是一个极简单的梁架结构。同时采用庑殿顶推山的做法,加长了脊椼、金椼,解决了屋面正脊过短,两山屋面过大的矛盾。

紫皇殿的斗拱有两种形制。下檐三踩单翘斗拱施于四周。上檐三踩重昂斗拱明间平身科四攒。斗拱本身也很简单。

山门为1987年重建,目的在于完善玄妙观这一景点, 并未受宗教局限。以清早期建筑为蓝本,采用歇山顶形式以与其他建筑相协调。平面采用面阔三间式布局,有三开间的堂屋,两边厢房进深一间。堂屋明间带骑楼,这是湖北常见形式。堂屋后侧凸出1.2米,前设檐廊,结果使山门立面造型有主次、有层次。

3、太晖观

太晖观位于古城西门外1公里太湖港北岸的太晖山上,宋时曾有草殿。现殿宇雄伟、坐北朝南,楼阁玲珑。每当曙色初降,站在荆州西城垣上远远望去,高台飞檐隐现于熹微晨色之中,犹如海上的仙山琼阁,一俟薄雾消散,琉璃金顶近浮眼前,又似天宫开启,玉宇显现,景象煞是奇妙。

太晖观原是明代湘献王朱柏于洪武26年(1393年)改建的王宫。朱柏是朱元漳第十二子,洪武11年封湘王,18年就藩荆州(食邑地)。因其死后在明成祖永乐初谥献,故史称湘献王。朱柏酷爱道家经典,自号“子虚子”,所建王宫,实以道观建筑为轴。由于在规模和装饰方面超过了当时所规定的等级制度(如刻有盘龙的石柱),即将竣工时被人告发,说他有反逆之心。当时朱元璋已死,惠帝刚即位,决定派遣大臣前来问罪。朱柏恐惧,忙从安陆府搬来一尊大型铜铸祖师像供于后殿,并将王宫改为道观,名曰“太晖”。明为尊祖师实为尊朱元璋。相传朱元璋要画师画的祖师像,就是他自己的尊容。朱柏此番用心良苦,但朝庭还是不放过他。他最后自焚而死,灵堂设太晖观内,墓地建在太晖山上。

太晖观雄伟壮观,占地50多亩,殿宇99栋,前为山门,两旁建有钟鼓楼、进而为前后排列的四大天王庙、玉皇亭、观音殿。观音殿两侧有东西两大宫。东大宫后有娘娘殿、圣母殿、文昌宫、药王殿;西大宫后有王母殿。经观音殿入朝圣门,进祖师殿,殿壁左右廊庭具备。嗣后明辽王、惠王以及清顺治康熙、乾隆时期均有修缮。享有“遍数琳宫,独此雄甲荆楚”的美誉。

山门为砖石结构,石匾楷书“太晖观”,重檐歇山,檐口用砖削磨成—斗三升如意头斗拱。山门两侧八字墙基座为明代典型风格的须弥座。

三清殿单檐硬山式,梁架已拆改作砖墙。其后是青石垒砌的台高8.2米,正面29级,两侧各12级,台阶两侧石板上刻浮雕花草禽兽、人物故事、石栏柱顶雕饰兽头及金瓜。钟鼓楼、朝圣门、金殿建于台上。钟鼓楼于两侧仿汉双阙。朝圣门为砖石结构稍后于钟鼓楼。金殿即祖师殿,在朝圣之后,面阔进深10多米,总高11米有余,重檐歇山顶,上檐施五栖重昂斗拱,内槽隔梁架科为五栖重抄品字斗拱。下檐施四栖单抄斗拱,内檐施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立浮雕蟠龙,殿均为楠木构架,梁枋、柱上满布彩绘。屋面原覆铜瓦1504块,素有“赛武当”,“小金顶”之称。

三、文物古迹的环境整治规划

1、太晖观

太晖观内现存建筑物为明代湘献王所建,后改为道观。历史上太晖观香火很旺,素有“小金顶”、“赛武当”之称。现存建筑物有山门、四圣殿、文昌宫、药王殿和朝圣门、祖师殿及其两侧的建筑等。大观桥、小观桥遗址及水道遗址如今尚存。在观西侧将台中学校园内有湘献王墓,其地下砖拱墓室及墓碑在一定程度上已遭到破坏。

整治规划范围南到太湖港,北至观后水塘,东至排灌渠, 西到将台中学、湘献王墓,面积3.6公顷。从进观故道到山门、朝圣门,原有建筑保留维护,清理原有建筑台基遗址,故道遗址和水道遗址。对已破坏的保护建筑要恢复整修,包括山门、祖师殿两侧的建筑及祖师殿内的室内陈设、雕像以及崇台四壁的五百灵官砖雕等等,不搞大规模的复建原建筑行为,同时,开发湘献王墓,形成以绿化为主的墓区,并沿太晖观中轴线加强绿化配置及结合小型广场空间,形成古朴幽静的环境供人们凭吊参观。

太晖观环境整治详细规划分三期实施,第一期搬迁拆除观前居民区,由山门到西环路,建筑面积约12530平方米。在原址上恢复小观桥,桥式样按已知型制。规划太晖文化广场和观前广场,为每年农历正月举办“迎春庙会”,举行地方文化活动提供场所,如民间文艺活动表演等。机动车及外来人流可通过西环路进入,并考虑停车场地。在太晖文化广场两侧沿着太晖观中轴线纵深规划布置仿古建筑,形成集小吃、购物、道教活动为一体的商业文化街,完善整体空间结构及形象。由此将成为荆州市一个有着浓郁生活、民俗氛围,并具有旅游服务、休闲娱乐、特色商业等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区域。

二期整治工程,占地面积4940平方米,搬迁聋哑学校,建文物陈列室,接待室等,形成相对独立的院落。

三期整治工程,搬迁将台中学,同一期、二期工程形成一个整体。

2、玄妙观

玄妙观位于荆州城内北城垣边始建于唐,重建于明,现保存有玉皇阁、三天门、紫皇殿等明代建筑及元代大书法家所书的“九老仙都宫”碑记。1980年代按原建筑主轴线复建了山门。整治规划范围南至荆北路,北抵内环路,东至通道,西至文物局机关用地和盆景园,面积2.1公顷。

现保护规划范围内,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临时民房侵占观内的东侧用地,致使玄妙观历史轴线遭到严重破坏;二是西侧添建的围墙导致了玄妙观和盆景园在空间和景观上的完全割裂。在整治规划中,拆除观内东侧的全部临时建筑及西侧对玄妙观景观有较大影响的旧建筑物,恢复建筑群体的空间布局和视觉完整。对于西侧的围墙也考虑拆除,同时将盆景园的水系与玄妙观现有水面融为一体,道观、景园相映成趣。在水面相通处规划一水门建筑,适当设置小型游船码头,将原本分开的游览路线合二为一,保证了游览路线的连续性,增加了游览空间的环境容量。

另外结合现有用地情况,按原有建筑格局,在东北片规划一组建筑,可作为道教活动场地,并配套建设特色餐饮、商业用房。在纵轴线西侧“九老仙都宫”碑的对称

位置规划建设文物陈列室、展示厅若干间。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在保护规划范围内整理现有水池,广植树木,形成古朴寂静的环境,确保其历史文化环境的完整和高品质。

3、开元观

开元观位于城内荆州博物馆内,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现为明代建筑,是荆沙城区保存较完整的一组古建筑。因该建筑位于博物馆内,古建筑本身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建筑的利用状况不够理想。规划将开元观连同博物馆统一考虑,并将开元观本身看作是博物馆的一件珍贵文物。在观的东侧和北侧各设置一个入口与博物馆相通,可根据需要单独或一起游览。同时进一步完善绿化设计和道路系统,如集中碑林和景点设计,以求进一步发挥名胜古迹、文物建筑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介于荆州博物馆主楼与开元观之间的地段建筑物可于二期整治。

4、关庙

关庙位于城内,原建筑已毁,仅存两棵古银杏,1985年重建了三义大殿、大门、结义楼等建筑,内部建筑物及空间景观均较完好,整治规划主要涉及其周围环境。结合荆州南路的开通,规划建设关庙前广场和一块城市绿地,并在迎宾路南侧地段规划停车场和增建相应的商业和服务建筑。拆除关庙以北、宾兴街以南的杂乱居民区,规划风格相协调的商业和服务建筑。尤其强调要恢复关庙和荆州城南门的中轴线(爱民街),爱民街两侧列为二期整治范围以重塑该地区在城市结构布局中的整体空间形象。由于其在城市中的独特地理位置,相信整治后必会取得相当大的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

5、文庙

文庙位于城内荆师附中校园内,北至荆中路。现存有清代建的大成殿和棂星门石牌坊。大成殿位于操场边,有围合的道路与学校建筑隔开,外部环境较好,北立面保存尚好,南立面由于保护及使用不当,原有建筑风貌遭到一定损坏。棂星门东、南、西三面被建筑围合,空间环境差。为更好保护文物,同时也避免保护规划工作带来的大规模工程量,建议将棂星门迁移至大成殿北侧适当位置集中保护,使保护范围缩小,并在其间规划一广场,通过绿化、小品的配置提高环境品质。由于大成殿与教学楼之间操场的存在,使两者在空间上的视觉冲突得到缓解。另外,将原有荆师附中的校门移至西侧。

6、文星楼

文星楼位于沙市区长江干堤边,为清代康熙年间修建的三重楼阁,是当时文人学者供奉魁星,咏诗作文之地。现保存较为完整,但由于缺乏有效保护措施,周围环境恶化,建筑物被闲置,门窗等部件破损较为严重。

为恢复文星楼在该地区的景观标志性,在整治规划放弃单纯保存的方法,而是将建筑物自身及其周围环境通过修复和整建手段更新为一茶楼,正所谓“不用不足以保护”这一原则。来往路人来此小憩或缅怀当年文人学者,自有一番情趣。规划在荆江大堤和原文星楼底层各设一入口,以结合两个方向的人流。在一层入口处规

划有停车场地,并在绿化配置上精心设计,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通过整治周围道路等重要视觉走廊空间。

7、周梁玉桥遗址

周梁玉桥遗址位于沙市城区长港路与豉湖路交叉口西北侧,是商代遗址, 发掘出数量较多的陶制生活用具,卜骨及“吕”字形房屋基址。

整治规划以搬迁现在建筑构件厂等用地,利用原来地形,以大面积绿化为主,考虑规划为一市区公园,并适当建设出土文物陈列厅及管理用房等,建筑形式可采用仿木构草顶形式。四周由道路围合,区内沿周边广植高大乔木与闹市区隔开,形成古朴幽静的环境。参观游人可沿曲径到达遗址现场,也可在其中休憩、游玩。

第十章 旅游规划设想与实施对策建议

一、荆州古城旅游规划设想

荆州旅游业的发展应与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相一致,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十五”计划相协调。确立旅游发展与历史保护的正确关系,树立以历史保护促进旅游开发,以旅游发展保证名城保护的战略思想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且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内资、外资同时引进,国家、集体、个人投资协同运作,共同发展旅游业。把握全局,统一规划,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期开发。将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施的合理性、可操作性有机结合。

旅游发展规划,以“楚文化”为主题,展现古城历史风貌和荆楚民风民情。以荆州古城吸引人、以三国故事留住人,建立“游、吃、住、购、行、乐”一体的、各要素相互协调的旅游体系。使荆州古城成为个性独特、内容丰富、设施先进、服务上乘、环境优美的旅游城市。

古城旅游区指荆州市中心城区、近郊风景名胜以及古墓群、古遗址,以荆州古城为主体,以八岭山楚王墓和纪南城、郢城、海子湖自然风光为依托,呈环状分布。 以荆州古城、太晖观、玄妙观、开元观、万寿宝塔为主要景观点,以环城公园为纽带,将文庙、张居正街、三义街、荆州博物馆、中山公园、章华寺、张居正墓等景点串联起来,构成古城游览区。古城游览区应是以荆州古城为基础,楚文化和三国文化为特色,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并重,以寻根问祖、观光旅游、会议接待和考古研究为主要产品的综合性文化观光区。空间上以荆州古城景观为中心,八岭山~纪南城~海子湖为景观主轴线,将周围景点串成完整的旅游网络。

旅游发展要以增加游览线路、延长游客滞留时间为手段,在规划中考虑增加旅游环境容量,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潜力。旅游的内容要从原来“单纯游览”的方式转变为“游客共同参与”的多样活动,让游客发挥出最大的参与热情。荆州古城环城旅游区,规划步行、水上、畜力车3条游览线,将整个荆州古城景区联系起来。城区内的主要旅游线路可做如下规划:

(1)古城旅游线:东门城楼~碑苑~关庙~玄妙观~盆景园~三国公园~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