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社会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市民社会对当代中国的启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630e2571ed9ad51f01df23d

从“微博反腐”看市民 社会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摘要:网络因其快速传播、影响广泛等特点,一直以来就是民间反腐的主阵地,曾经让许多贪腐官员望而生畏;而微博的兴盛,因其短、灵、快的特点,将网络反腐又推向了新的高度。近段时间以来,微博反腐之势愈演愈烈,表叔、房书、雷政富、四妻十子的人大代表等,相继在微博反腐的呐喊声中落马。网络反腐、微博反腐的丰硕成果,让无数草根网民击掌欢庆,甚至将微博视为了当今反腐的第一利器。

黑格尔提出的市民社会的定义是: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身的利益为目的,其他一切都是虚无的。但是如果不同别人发生关系,就不能达到自身的全部目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协同努力才可以做好,最终满足自己的目的的。

而作为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微博反腐活动,其影响力和全民关注度,无疑是市民社会发展的典型代表。但是,从市民社会对于我们当今社会的作用来说,我们又要以辩证的眼光去审视这一事件。

关键词:市民社会 微博反腐 辩证眼光 启示意义

一、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观点

黑格尔是论述现代市民社会的第一人。他在吸收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明确将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相区分,从而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在《法哲学原理》有关“市民社会”一章中,黑格尔指出,市民社会是处在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差别的阶段,是伦理观念发展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他在这里明确指出了市民社会与国家是不相同的,二者有区别,市民社会是一个中间地带。他将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分离了出来,把它当成了一个独立于政治之外的经济领域,并系统地阐释了市民社会与家庭、国家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从而显示出一个从家庭向到国家的伦理发展逻辑,也勾勒出了一个崭新的市民社会景象。在当前中国,我们正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也逐步走向它的应有之义,但是在这个实践过程中问题总是不可避免的,而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对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辩证的看待愈演愈烈的微博反腐

1、 微博反腐的积极意义

相比传统的社会监督模式,网上举报因为其速度快、影响大和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的开放性使其形成一个人人可以参与的媒介,对权力运行可以进行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的关注,促进官员谨慎用权,约束言行。同时,网络为官民搭起直接互动的交流平台,创造平等及时的对话机会,可以让领导干部更便捷地倾听民声、把脉民意,及时改错纠偏,提高执政能力,从而降低了腐败发生的可能性。这样便捷而又安全的反腐活动,使人民大众更加愿意加入到其中,改变了以往由于渠道难寻而造成的“民不举官不管”的局面,更加有利于人民行使自己的权利,实施对政府的监督,从而促进了政府的廉政事业发展进步。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微博反腐对于当今社会是存在极大的积极意义的。

2、 微博反腐存在的弊端

我们上面在谈及微博反腐的积极意义时说到“当今社会,我们人人都有麦克风”,这有有利的一面,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我们的言语权。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看到,在这个微博、微信盛行的自媒体时代,虽然人人都有麦克风,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正确的使用了自己的麦克风。自媒体赋予了人们自由言论的权力,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法律约束缺乏,道德约束不足),这种自由被无意中滥用了。包括反腐在内,网络、微博中充斥着很多无法被证实甚至是虚假的消息,这些消息的制造者有些是为了吸引眼球,有些则是为泄私愤而恶意中伤,凡此种种经过自媒体的无序传播,既造成了虚假消息满天飞的局面,更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隐私甚至人格形成侵犯,进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就如“雷政富案”中的“厦门大学女生照片”,就被无辜的利用,说其就是“雷政富案”中的女性当事人。这样的“不存在的事实”所带去的伤害,不仅仅是隐私权的被侵害,更有对其自尊与人格的侮辱。而微博上的一些不经证实就被传上网的言论,由于大众不理解实情而盲目追风,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巨大的。而且由于微博的不可更改,即使过后进行删除,也会让人们联想到是被逼所致,影响更大。这不仅仅是对无辜受污蔑的官员的伤害,更会引起人民大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从而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如果被有心的不法分子利用起来,那对我们社会的安定与发展更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威胁。

三、几点启示

1、当代中国必须构建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

尽管黑格尔把市民社会视为了个人在其中经历社会化的环境之一,其基础是利益。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是以自身为目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在此之下,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也是依赖于所有与其有关的人是否尊重其利益的。这样,市民社会不仅是一个通过劳动和交换自发形成的人们相互联系的体系,而且还是一个制度保障体系,以保障个人的利益、财产、安全、权力以及人们彼此之间达成的契约。诚如当今的“微博反腐”事件,作为手中掌握着大权的政府官员来说,其出现了“腐败”的现象,且不说,我们普通大众没有办法、没有渠道可以了解到,即使知道有这样的事件,单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也没办法改变什么,公民的权利没办法体现出来。但是有了“微博”这样的平台,我们就可以集合大众的力量,一起团结起来去行使我们应有的权利,这样就体现出维护我们大众的共同利益了。

从“微博反腐”这一个小的视角,我们就可以发现,作为市民社会刚刚起步

的中国来说,建立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刻不容缓。因为当今中国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而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在构建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之下才能做到。社会的和谐必须有一条,那就是国家的政策必须要有人民意志的体现,人民大众要能够说得上话,行使得了自己的合法权利。历史地看, 市民社会的发育、成长及其与政治国家的分立发展, 是西方法治国家的深层基础, 而市民社会的迟生、积弱及国家对它的侵吞和同化, 则销蚀了东方社会产生法治的社会基础。由此更能看出构建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对我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2、必须构建一个高效能的政府

对于一个高效能的政府的构建这一想法的合理性,我们可以从“微博反腐”这一事件背后存在的深层阻碍因素谈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官员因微博而落马,表面上是网民的胜利,实际却不能忽视党对腐败问题坚决查处的决心和措施。微博的作用是曝光、传播、制造舆论、产生影响,但如果没有纪检部门的响应、重视和调查,没有司法部门的介入,曝光再多、呼声再高也是徒然的。这也充分说明,无论是民间反腐、网络反腐,甚至是日渐势涨的微博反腐,都离不开一个高效能政府的构建,政府必须可以承担得起把事件处理落到实处的能力。

而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看到,我们要构建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那么由于市民社会中,其因为自身的利益必然要求超越普遍性,以满足自身的特殊利益,这又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就会出现诸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反腐”的幌子而对一些政府官员进行恶意中伤,混淆视听,以满足自己的利益要求的事件,最终就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和不安。这时候,我们就必须要有一个高效能的政府来缓和其中的矛盾,化解致使社会不安的因素。

结束语:

从“微博反腐”这一公民权利意识觉醒的行为中,我们发现了其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地方。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肯定其产生的巨大的积极意义,不能因为其有缺憾就把它全盘否定,而是应该抱着不断改善的心态去应对。而从这一个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市民社会对我们当今社会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我们应该努力使其成熟完善,而其中的弊端我们亦可以不断改进。

参考资料:

1、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90. 2、《须将网络反腐纳入法治化制度轨道》——《人民日报》2012年12月3日刊 3刘晨:底层抗争——微博反腐的两个困境

4、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61. 5、《西方社会思想史》(第三版)于海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

题目:从“微博反腐”看市民 社会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社会工作 伍莹 01120334 指导老师 :张霁雪

201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