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节 头痛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第二十三节 头痛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631f35b51e79b896902260c

第二十三节 头痛

头痛系病人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本节所诉的是以头痛为主要症状者。如属某一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兼证,则病区证亦自除,不属本节讨论范围。

针灸治疗头痛具有显而易见的疗效,且针法根据疼痛的特点、区域选取不同的穴位,运用不通的手法,其治则是以“通”为主。西医学中的偏头疼,还有国际上新分类的周期性偏头疼、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及慢性阵发性偏头疼等,凡符合头痛证候特征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一、毫针疗法 (一)风袭经络证

【症状】头痛时作,遇风则发,痛连项背,痛势剧烈,如锥如刺,痛有定处,脉弦,舌苔薄白。本症亦称“头风”。

【理】风袭头部经络,邪气阻滞,经气不通,不通则痛,邪气盛故痛势剧烈,如锥如刺;风为阳邪,每易侵袭人体上部,故痛连项背;气滞可引起血瘀,故痛有定处;脉弦,苔薄白为风袭经络之象。 此证为风袭经络。

头为人之首,身之巅,是人身的最高位,且为诸阳之会,太阳行头之后,少阳行头之侧,阳明行头之前,特别是太阳和少阳为气血虚少之二经。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故最易受风邪侵袭,“此必因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而发为头痛。其他外邪如寒、湿、热等亦都借助风邪而上犯于头。头为神明之府,“脑为髓海”,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能上注于头,即头与五脏六腑之阴精、阳气密切相关。李士材曰“头为天象,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与此。故天气六淫之邪,人气五贼之变,皆能相害。或蔽覆其清明,或瘀塞其经络,与气相搏,郁而成热,脉满而痛。若邪气稽留,脉满而气血乱,则痛乃甚,此实痛也。寒湿所侵,真气虚弱,虽不相搏成热,然邪客于脉外,则血泣脉寒,卷缩紧急,外引小络而痛,得温则痛止,此虚痛也”。

头痛又因经络的循行可具体分为后头痛、前头痛、偏头疼、头顶痛,前三者分别属于太阳、阳明、少阳之脉;头顶痛因足太阳之脉“交于巅”,足厥阴之脉“与督脉会与巅”,故病变经络以此两脉为主。 【法】疏风通络,活血止痛。

根据头痛的部位,循经取穴,用远近配穴法。同时,应根据不同的部位取相应循行的手足经脉,不仅是因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同时还是“同气相通”理论的应用,即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这是因为十二经脉之间除了顺逆相接以外,手足同名的三阴经、三阳经也是相互衔接的,取之可以加强治疗作用。针刺用毫针平补平泻法。

【方】后头痛:风池、昆仑、后溪。

前头痛:头维、印堂、上星、合谷、内庭。 偏头痛:太阳、率谷、外关、足临泣。 头顶痛:百会、后溪、至阴、太冲。 【穴】(1)后头痛 风池、昆仑、后溪。

①后溪为手太阳之输穴,为手太阳之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输”,且古人有“输体重节痛”之说;又该经与督脉之交会穴,督脉为一身阳脉之海。

②昆仑为足太阳之经穴,是足太阳之经气运行经过的部位,即“所行为经”,阳经之经穴五行属性为火,且足太阳之经为“巨阳”,与督脉会与巅,因而头痛取后溪、昆仑上病下取,能够疏通经脉,振奋阳气,祛邪外出。

③风池为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之交会穴,为治风要穴,有祛风散寒之功,同时阳维脉起于“诸阳会”,联络诸阳经以通督脉,故取之即能祛风散邪,有可配合昆仑、后溪协调一身之阳。 (2)前头痛 头维、印堂、上星、合谷、内庭。

头维、印堂、上星均位于前头部,“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刺之可疏通局部经络,通则不痛。同时,《甲乙经》曰“寒热,头痛如破,目痛如脱,喘逆烦满,呕吐,流汗难言,头维主之”。《玉龙歌》曰“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且头维足阳明、少阳、阳维交会穴,可

见头维为治疗阳明头痛之要穴。合谷为手阳明之原穴,其祛风清热之力强;内庭为足阳明之荥穴,具有调理胃肠、疏风清热之功,本经两穴均为远端取穴,一穴为其所在经脉之始段,一穴为所在经脉之末端,且两条经脉在鼻孔处相接,故合谷、内庭两穴相配可同时疏通手、足阳明两条经脉之气,与局部之穴共奏疏风通络止痛之功。

(3)偏头疼 百会、后溪、至阴、太冲。

百会穴正当头顶,且为督脉与足太阳之交会穴,故可疏通阳气、通络止痛。至阴为足太阳经之井穴,太冲为足厥阴之输穴、原穴,取此两穴可起到“釜底抽薪”之用。后溪为手太阳之输穴,且是该经与督脉之交会穴,与诸穴相配共同调节一身之阳气而祛邪外出。

【术】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0.5~0.8寸),或平刺透风府穴。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

合谷、昆仑、外关、足临泣:程氏三才法直刺天才(0.3~0.5寸),振颤催气,平补平泻。 头维:向率谷方向平刺(0.5~0.8寸),平补平泻。 印堂:向下平刺(0.5~0.8寸),平补平泻。

百会、率谷、上星:向后头部方向平刺(0.5~0.8寸),平补平泻。 内庭:直刺(0.3~0.5寸),飞旋泻法。 太阳:直刺(0.3~0.5寸),平补平泻。

后溪:程氏三才法直刺天才(0.3~0.5寸),振颤催气,平补平泻。 至阴:三棱针点刺放血。

太冲:程氏三才法直刺天才(0.3~0.5寸),飞旋泻法。 (二)肝阳上亢证

【症状】头痛目眩,尤以头之两侧为重。烦躁易怒,面赤口苦,脉弦而数,舌质红而苔黄。

【理】素体阳盛,暴怒伤肝或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木火伤阴,均可导致肝阳上亢,而成头痛。肝阳上亢,上扰清窍,故头痛目眩;肝胆相表里,肝阳亢逆必影响胆腑,胆经郁热则口苦;胆经行于头侧,故头两侧痛甚;面赤,脉弦数,舌红苔黄均为肝胆阳热之象。 【理】平肝潜阳。

取足厥阴、少阳经腧穴为主。肝胆两经相为表里,且足厥阴经脉会于巅、足少阳经脉布于头之两侧,同时,“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取两经之局部与远道经穴相配,以泻其热,平肝潜阳,共奏舒筋活络、通行气血之效,使头部经络之气“通则不痛”、“荣则不痛”。用毫针泻法。 【方】风池、百会、悬颅、侠溪、行间。 【穴】风池、百会、悬颅、侠溪、行间。

风池、百会、悬颅为头部局部取穴,“腧穴所在,主治所及”,且风池为足少阳,阳维之会穴,针之可祛风热,清肝胆火,为治疗头面、耳、目的常用穴,《医学纲目·头风》中有“又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病则头角额痛。夫风从上受之,风寒伤上,邪从外入,客经络,令人振寒头痛,肾中恶寒,治在风池、风府”的论述。“头为诸阳之会”,百会居巅顶正中,人身最高之处,为督脉之极,配合风池可平肝潜阳,息风清脑。三穴合用可疏通头部局部经络。

侠溪为足少阳胆经之荥穴,行间为足厥阴肝经之荥穴,“荥主身热”,且位于足部,远离病所,泻之可清肝泻火,具有引热下行的作用,喻含“釜底抽薪”之意。 【术】百会、悬颅:向后头部平刺(0.5~0.8寸),飞旋泻法。 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0.5~0.8寸),飞旋泻法。

侠溪、行间:程氏三才法直刺人才(0.3~0.5寸),飞旋泻法。 (三)气血两虚

【症状】痛势绵绵,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喜暖畏冷,每因疲劳或用脑过度则加重,脉细弱,舌质淡,苔薄白。

【理】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体虚,过度疲劳,饮食失节,皆可引起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

脑失所养而致头痛。气虚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窍不利,故头痛绵绵;劳则气伤,故劳累时加重;阳气不布则体倦乏力,喜暖畏冷;血虚不能上营于头面,故面色不华,头晕目眩。脉细弱,舌质淡,苔薄白为气血两虚之象。

【法】调补气血,升清降浊。

取任、督经穴和背俞穴为主。还应该根据头痛部位,辨别病患所在的经络。毫针补法,并酌用灸法。 【方】百会、气海、足三里、肝俞、脾俞、肾俞。

取气海以补元气,百会升举清阳;肝藏血,脾统血,肾主精血,故取肝、脾、肾的背俞穴以补肾精、益气血;补足三里以利生化之源。

【穴】(1)百会、气海、足三里 百会穴为足厥阴肝经、手足三阳经和督脉的交会穴。所以百会穴不仅具有通阳气、升阳举陷、醒脑开窍的作用,它还可以与肾经太溪、肝经太冲穴相配合,起到沟通天地、调补肝肾的作用,达到阳中求阴的效果。气海为肓之原穴,人体元气汇聚之穴,升化元阳,分消水谷。足三里为足阳明合穴及下合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载:“合治内府”。 本证取足三里以利生化之源,气海以补元气,百会升举清阳。

(2)肝俞、脾俞、肾俞、 肝藏血,脾统血,肾主精血,故取肝、脾、肾的背俞穴以补肾经、益气血。

【术】百会:向前额方向平刺(0.5~0.8寸),飞旋补法。或雀啄灸。 气海:程氏三才法直刺地才(1.2~1.5寸),振颤催气,飞旋补法。 足三里:程氏三才法直刺地才(1.5~2寸),振颤催气,飞旋补法。 肝俞、脾俞:斜刺(0.5~0.7寸),飞旋补法。

肾俞:程氏三才法直刺人才(0.8~1.2寸),飞旋补法。 二.皮肤针刺血拔罐法

常用穴:腰1~骶4。备用穴:风池、太白、阳白。

方法:一般叩打腰1~骶4脊柱及两侧部,结合循经和局部叩刺。头痛较重者,可选太阳、阳白穴等穴位,扣至少量出血后加拔火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