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8-2019版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配套K122018-2019版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648188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0c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学案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课标要求 1.辨析实例,说明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2.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学习目标 1.识记运动、相对静止和规律的含义。 2.理解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重点) 3.明确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重点)

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试判断: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

提示 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二者不能混淆。 3.静止的含义

(1)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2)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3)错误倾向: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试判断:“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就是静”“静就是动”。( )

提示 错误。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就是静”错误,因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1)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方法论要求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请思考: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这是否意味着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规律?

提示 不是。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客观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也不能消灭规律。

探究点一 认识运动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议题: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据美国两位天体物理学家研究显示,宇宙颜色在过去60亿年时间里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状态,从苍绿色逐渐过渡为现在的米黄色。随着蓝色恒星的加速死亡,一些年龄较大的恒星逐渐发出偏红的光芒,在此后数亿至数十亿年后,宇宙的颜色还将逐渐发生变化。 (1)宇宙颜色逐渐发生变化,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2)宇宙颜色从苍绿色逐渐过渡为现在的米黄色,还将逐渐发生变化,是如何体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的?

答案 (1)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宇宙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存在。

(2)宇宙现在是米黄色,是其静止的一面;逐渐发生变化,是其运动的一面。宇宙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1.正确理解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的原因也在于物质自身,在于物质内部存在的矛盾。运动是物质自身所固有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强加于物质的。

(2)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中,运动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3)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准确把握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理解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叫载体。脱离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强调 误区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全面理解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区别 运动 静止 含义 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性质 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联系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例1 (2015·浙江10月学考)“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

①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 ②运动包含静止,静止不包含运动 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④物质世界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A.①②③ C.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②中“静止不包含运动”明显错误,应排除;故选D。 题点 综合考查运动和规律 探究点二 全面认识规律

议题:遵守社会发展规律,科学治国理政

科学的治国理政是有规律可循并按照规律进行的过程。探索、认识和尊重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探索和遵循规律并按规律办事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治国理政的能力,开拓治国理政新境界。 (1)科学的治国理政为什么要按照规律进行? (2)科学的治国理政怎样按照规律进行?

答案 (1)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科学的治国理政也有规律可循,要按照规律进行。

(2)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进行科学的治国理政。

1.正确理解规律的含义 K12小学初中高中

B.②③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