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快两带工作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两快两带工作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65c6f0503d8ce2f006623d9

xx区“两快两带”工作方案

(建议稿)

2012年

为确保徐州在全省科学发展中争先,在苏北跨越发展中领先,在苏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率先的“三先”要求,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现就我区开展“两快两带”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发展现状分析

(一)把我区放在苏北24个县级单位中比较分析,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规上固定资产投资等10个指标中:绝对量处于前5位的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位)、工业用电量(4位)、农民人均纯收入(5位),处于20位以后的有地区生产总值(21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位)。增幅处于前5位的仅有规上固定资产投资(1位),处于前10位的还有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位)、规上工业增加值(10位),处于20位以后的有农民人均纯收入(24位),其余处在6位和16位之间。

(二)把我区放在全市7个县级单位中比较分析,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规上固定资产投资等10个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绝对量处于末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用电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量处于前列(第一位或第二位),

1

其余处于中游;从增幅上看,仅有规上工业增加值、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用电量处在前三位,其余处于倒数第二或末位。

(三)从2011年与2010年上10个指标的争先进位情况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苏北第5位上升到第4位,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从第18位上升到第16位;规上工业增加值从第9位降到第10位,规上固定资产投资从第14位降到第17位;其余6个指标不进不退。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济总量指标在全市、苏北处于下游甚至末位,增幅和均量处于中上游。因此,经济总量偏小仍是我区发展最紧迫的问题,经济实力不足是我区发展最突出的矛盾,服务业发展滞后仍是我区发展最薄弱的环节。

二、发展定位和奋斗目标

根据我区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结合“十二五”规划,我区“两快两带”工作的目标要在“三坚持一加快”的基础上突出xx“三先”目标,即:坚持“融入主城区”总基调不放松,坚持“三区一中心”建设总方向不动摇,坚持“争先进位、跨越发展”总要求不停步,加快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努力实现跨越发展争先进、转型发展当先锋、更高水平小康建设做先导。

跨越发展争先进。按照总量年年位次前移,增长确保四个高于、均量进入苏北前三的目标定位,全力推进xx争先进位、跨越发展。

1、总量年年位次前移。我区2011年GDP总量在苏北居21位,高于响水县(22位)、洪泽县(23位)、金湖县(24位),低于灌南县(20位)、丰县(19位)、盱眙县(18位),地方

2

一般预算收入在苏北总量最小,低于金湖县(23位)、洪泽县(22位)、泗洪县(21位)、响水县(20位)。按照“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要求,2012年GDP超灌南县、一般预算收入超金湖县,力争十二五末,GDP进入苏北前18位,一般预算收入进入苏北前20位。

2、增长确保三个高于。基于经济总量小、财政实力弱的现状,坚持“快”字当头,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苏北平均、高于全市平均、高于周边地区,从今年起到“十二五”末,GDP年均增长15%以上,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40%以上,其中今年GDP年增长15%,达到18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增长45%以上,达到16亿元。

3、均量进入第一方阵。2011年我区人均GDP居苏北第4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第7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居第5位。将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提高民生幸福指数的主要指标,力争到“十二五”末使上述三个指标进入苏北前三位。

转型发展当先锋。抢抓我区列入第三批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建设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的总体目标,强力推进产业、城市、生态、社会“四个转型”,力争到2015年初步建立支持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成功打造徐州传统产业与转型升级示范区、徐州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徐州生态修复先行区,建成徐州城市副中心。“十二五”末,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7:50:4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0%,新兴产业销售收

3

入增长率35%以上;城市化水平突破6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经济社会逐步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在东部地区走出一条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更高水平小康建设做先导。在2011年以区单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的基础上,巩固提高全面小康成果,制定实施更高水平小康建设推进计划,到2015年,确保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翻两番,力争突破30亿元;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突破1000亿元;确保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突破80亿元;确保其他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达到序时要求,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迈向基本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三、工作重点

一是狠抓“三重一大”,搅动全市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 始终坚持将“三重一大”作为“两快两带”的着力点,将“十大行动计划”作为带动全局发展的主抓手,将跨越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具体化、目标化、项目化,每年编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城建项目和实事工程以及事关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落实到项目建设上,精心组织实施,全力推进落实。重点抓好:

1、坚定不移实施“十大行动计划”。要坚持以“十大行动计划”带动全局发展,将其作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八项工程”的实际行动、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快两带”新要求的重要抓手和引领xx争先进位的行动纲领。要围绕实施“十大行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