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师版-导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故都的秋》·教师版-导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68320c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31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

3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第一课时

自学预习相关知识 1、作者简介:

郁达夫( 1896—1945 ),原名郁文,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 1921 年到 1933 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 1933 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 1936 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 年7月,郁达夫 “ 不远千里 ” 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 “ 秋 ” 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 —— 《故都的秋》。

关于秋的描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秋天的壮丽。 杜甫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

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凉秋景。 柳永在秋中辞别、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他笔下的秋是凄苦的。 一、预习自测

1 、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

混混沌沌 ( )一 椽破屋( ) 潭 柘寺( ) 落 蕊( ) .......着着单衣( ) 颓废( ) 廿四桥( ) 鲈鱼( ) ....2 、 快速阅读全文。边看边划出作者描写的景物。划出表示颜色、声音的词语、短语。 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同学探究解决) 二、疑难探究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学习建议: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惑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1、释题:题目是文章的线索,其中“故都”明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明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不用“北平的秋”代替?

“故都”两字指明了描写的地点,因为即含有一种文化底蕴也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确定了描写对象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深沉。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2、故都的秋景的特点是什么 ? (文眼)

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3、请问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作者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明确: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4、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 草木雕得慢(快),空气来得润(干),天的颜色显得淡(浓) 混混沌沌(模糊不清)——清

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得透(彻底)、十足——饱尝

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三、赏读思考:

1 、 3——11 段描写了几幅秋景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幅图画的内容。

牵牛花(秋花、秋院静观)、槐花落蕊(秋槐)、秋蝉残声、秋雨凉风、枣树奇景(秋果)

2 、在五幅画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秋的?有何特点?

秋 秋色 {

?“小院清晨”(3自然段)

{ } 花、秋草(清凉疏朗的感觉)

破屋、碧空、鸽子、槐树、牵牛

?“槐树落蕊”(4自然段) (5自然段) ?“闲话秋雨”

味 {

{

{

{

“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寂静

“扫街得在树影下···又觉得清闲 ” 清净悠闲

“潜意识下并且有点儿落寞” 悲秋之感 从广阔的角度写出悲切的蝉叫声 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故都

?“秋蝉残声”

声 (6-10自然段)

{

“灰沉沉的天底下”、“息列索落”、“忽而来一阵凉风”

} } 静

悲凉

都市闲人的着装举止、言谈神情有着几缕乡愁、几缕寂寞的悲凉

秋由始至终的过程 赞美枣子就是赞美秋

?秋果奇景:枣子的生长过程 (11自然段)

3、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有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 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

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议论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又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作文时要学习这种方法。

第二课时

品读赏析

1、课文为什么不写火一般的香山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对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等极具北京秋景特色的画面也一笔带过?

明确: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言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笼罩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腰壁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文章紧扣“清”“静”“悲凉”这三个带文眼性的词,来描写景物的特点。对景物的描绘,作者往往只用寥寥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2、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为什么会如此清、静、悲凉?(从主、客观方面来回答) 从客观方面讲:这些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从主观方面讲:第一,跟旧中国的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的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者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第三,还跟作者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 因此,上述主客观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者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3、文章多处使用排比,它们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具有工整、雅致之美,抒情味很浓厚,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显示出作者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三个短语精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意旨,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后面的“来得悲凉”似乎比前两句更舒缓而深沉。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从不同的方面说南方之秋无可欣赏之处,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顿挫分明又气势连贯,表情达意非常充分。

4、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5、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当堂检测

一、阅读下面两段话,回答1-3题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这两段写槐树的落蕊和秋蝉的残声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流露了作者眷恋故都之秋自然风物的真情。___________ 2.第一段画线句子描写了怎样的景色?突出了故都之秋怎样的特点?

答:写出故都之秋清、静的景色,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之情______ 3.第二段主要采用什么手法来写?写秋蝉就“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的意图是什么?

答:用南国秋天的蝉鸣反衬北国秋蝉啼唱的特点,“像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亲切向往、眷恋之情。

二、阅读下面两段话,回答1-3题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文中列举南国廿四桥、钱塘江、普陀山、荔枝湾的秋景真的不美吗?作者说它们“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用意是什么?

答:这些南国的秋景并非真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以美衬美,更能衬托北国之秋令人神往、眷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用来比喻什么?请指出其本体和喻体。用这样的比喻有什么好处? 答:本体是南国之秋,喻体是黄酒、稀饭、鲈鱼、黄犬;本体是北国之秋,喻体是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这两组比喻的喻体用的都是最常见的事物,使人容易联想,从而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最后一段为全文总结,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