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学困生的个案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小学数学学习学困生的个案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6938ad449649b6648d7471f

小学数学学习学困生的个案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王 玮

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接受力差,反应迟钝,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业滞后,从而出现厌学、畏学情绪。考试常常挂红灯,不能适应正常的教学进程。而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如何帮助他们摆脱学习上的困难,跟上全班同学的步伐呢?本课题通过对常规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研究与交流,结合人们对小学数学多年的课堂教学,就学困生与其他同学学习差异的对比、个人的特点、以及成为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分析,根据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从激发数学学困生的数学兴趣及培养数学学习的方法入手,同时也从加强数学老师自身的教学上帮助数学学困生摆脱学习数学困难的境地。 一、课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是培养全方位、多层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人才,是面向整体学生,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必须面向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学生,为整体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提供充分、均等的机会和条件,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所要求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学困难的存在,困扰和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发展。教师常常抱怨学生“笨”、“学习习惯差”、难教。但对于这些学困生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如何对症下药,采取何种有效的策略却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该课题的研究,具有典型的意义和价值。 二、课题的界定

1、本课题的完整表述是:小学数学学习学困生的个案研究 2、“学困生”的界定:

学困生即为学习困难学生。是指那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在正常教育情形下学习效果低下,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

学困生的主要特点是:反应迟钝,观察、理解、记忆、判定、推理能力较差;多动,留意力不集中;语言贫乏,词汇量少、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差;有记忆困难、气质不好、性格偏异、情绪焦急、意志薄弱、兴趣缺乏等心理障碍;学习动力水平低下,缺乏进取意识,有厌学、恐学、逃学行为;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准确

接受教导,学习偏科、缺乏计划、上课走神、不做笔记、拖交作业等。

学困生的学习结果是:有明显的知识和技能的缺陷,作业与考试的错误率较高,学习成绩差,达不到应该达到的最基本的教学要求水平。 3、成因分析

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对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评价,再结合大量的事例,发现学困生在学习形成因素上主要与基础知识、学习时间、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与兴趣、教师教学方法等有关。

⑴、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意志薄弱

有些学困生自控能力弱,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成绩一旦滑坡就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

⑵、知识迁移过程中造成的断链与破网

通过教研发现,学困生形成原因主要不是他们的智力低下,而是由于知识迁移过程中日积月累造成的断链与破网。学生基础知识对现有学业成绩影响最为显著,相比小学低学段数学教材而言,小学高学段数学教材结构的数理性、逻辑性、系统性更强。

⑶、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

小学生,年龄小,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寻求最优解答,解题后进行总结、归纳、推广和引伸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注重数学的理解,偏重于课本上定义、公式、数理方面的记忆,对于所学的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归纳,没有形成完整的学习操作系统,他们尚未从低学段老师手把手教的机械识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无法适应高学段数学的学习,最终严重影响了知识摄入的数量与质量,逐步形成了学困生学业发展相滞后的状况。

⑷、考试障碍

教研发现,数学学困生往往在数学考试中无法得到正常发挥,这种心理障碍大体在考试中表现为:①惧怕心理,考试时速度慢而来不及完卷。②心理焦急造成审题马虎,发生各种审题错误,甚至漏做题目。③由于前一个题目不会做,手在做下一个题目,脑子里还在想前一个题目,因而造成简单计算失误。④处理不好“不全会”与“全不会”关系,因而对于某个题目,部分理解掌握的也不做,造成

全题失分。考试障碍严重影响学困生正常数学水平的发挥,使学困生得不到满意的数学成绩,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

⑸、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下列情况: ①教师教学上要求“划一”、“一刀切”或任意拔高。

②教学方法上灌输型盛行,忽视对学生的研究、对知识分叉点的研究。 ③作业布置过多或偏少,学生作业抄袭现象严重,作业有效度极低,学生普遍把作业当作“任务”对待,因此难以反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教师难以据此对学困生作针对性的辅导。 三、研究的内容、目标和策略 ㈠、研究目标:

运用唯物辩正法和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分析学困生的特点,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使每个数学学困生达到最优的发展。换言之,研究不重于理论的新发展,重在利用现有的理论知识,借助于科学方法,以求得数学学困生问题的解决。

具体的说,主要有以下三个目的:

1、阐述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类型和特点;

2、设计一套较系统的,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对策; 3、使学困生学会更好的数学,提高学习质量。 ㈡、研究任务:

1、本课题着力探索小学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学习方式和学习心理等问题。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小学数学学困生整体化转化策略,使数学学困生经过几年的数学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培养浓厚的学习数学兴趣,和具备一定的学习的能力。

3、在大力进行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案例分析,以点带面,探索转变学困生的方法和途径,并进行总结、推广。

㈢、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1、建立档案,探究原因,是本课题研究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本课题在研究开始,要追踪调查学困生基本情况和家庭状况,弄清其与家庭教育的内在联系,建立学困生个人档案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分析,了解学困生的行为、兴趣、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掌握学困生能力表现、成绩状况,为研究提供可靠依据,使转化工作有的放矢。 2、以知促情,以情知理,是转化学困生的核心。

热爱和信任学生,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道德准则。无私的爱能清醒学生的精神世界,能够加深教师与学困生之间的感情,赢得学困生的信赖。我们要求参加本课题的每一位教师在参与本课题的实验中,应该坚持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

3、立足课堂,鼓励参与,是转化的要害。

课堂教学是学困生转化的主渠道。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如何,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的学习质量。因此,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认为,学生希望获得成功的心理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体,要排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教师要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寻找一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转化学困生提高教学效率的新路子。

4、抓住典型, 有效激励,是转化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激励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比寻常高出3~4倍。”恰当的表扬和鼓励,能满意其好胜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参与本课题的教师要善于捕获学困生学习中的典型事例。 5、家校携手,适时沟通,是转化的合力。

家庭教育往往是潜移默化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日益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有的学生家长工作忙碌,下海经商,没时间去管教孩子,对孩子的学习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有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单方面的任务,忽视自身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所应起的作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愿望。但现实往往不尽人意。当家长自己的冀望与子女的实际相差甚远时,往往对子女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情绪,从而对子女施加各种压力,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