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图文并茂,重点突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最新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图文并茂,重点突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6947e4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5

所以,要想通过v~h图像的方法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必须看图像的斜率是否接近2g。

2

10.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有a、b两种接法,a叫(安培计)外接法,

V V b叫(安培计)内接法。外接法的系统误差是由电压表的分

流引起的,测量值总小于真实值,小电阻应采用外接法;

A A a b 内接法的系统误差是由电流表的分压引起的,测量值总大于真实值,大电阻应采用内接法。如果无法估计被测电阻的阻值大小,可以利用试触法:如图将电压表的左端接a点,而将右端第一次接b点,第二次接c点,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若电流表读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大电阻,应该用内接法测量;若电压表读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小电阻,应该用外接法测量。(这里所说的变化大,是指相对变化,即ΔI/I和ΔU/U)。 (1)滑动变阻器的连接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也有a、b两种常用的接法:a叫限流接法,b叫分压接法。分压接法被测电阻上电压的调节范围大。当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或要求电压调节范围尽量大时应该用分压接法。用分压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小的;用限流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和被测电阻接近的。 (2)实物图连线技术

R R a b 无论是分压接法还是限流接法都应该先把伏安法部分接好;对限流电路,只需用笔画线当作导线,从电源正极开始,把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伏安法四部分依次串联起来即可(注意电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滑动变阻器应调到阻值最大处)。

对分压电路,应该先把电源、电键和滑动变阻器的全部电阻丝三部分用导线连接起来,然后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之中任选一个接头,比

较该接头和滑动触头两点的电势高低,根据伏安法部分电表正负接线柱的情况,将伏安法部分接入该两点间。

V V A A

(3)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室用电流表内阻为0.5Ω(0-0.6A)和0.1Ω(0-3A),电压表内阻约为3kΩ(0-3V)和15kΩ(0-15V)。

因为小电珠(即小灯泡)的电阻较小(10Ω左右更接近电流表内阻)所以应该选用安培表外接法。

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着电压的升高,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U-I曲线不是直线。为了反映这一变化过程,灯泡两端的电压应该由零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所以滑动变阻器必须选用分压接法。在上面实物图中应该选用右面的那个图,开始时滑动触头应该位于左端(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零)。

由实验数据作出的I-U曲线如右,说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也就说明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若用U-I曲线,则曲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I/A O U/V

若选用的是标有“3.8V 0.3A”的小灯泡,电流表应选用0-0.6A量程;电压表开始时应选用0-3V量程,当电压调到接近3V时,再改用0-15V量程。

11.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

⑴、用图(a)测定电流表内阻rg,方法是:先断开S2,闭合S1,调节R,使电流表满偏;然后闭合S2,调节R,使电流表达到半满偏。当R比R大很多时,可以认为rg=R。(当R比

/

/

/

R/大很多时,调节R/基本上不改变电路的总电阻,可认为总电流不变,因此当电流表半满

偏时,通过R的电流也是满偏电流的一半,两个分路的电阻相等)。实际上,S2闭合后,总电阻略有减小,总电流略有增大,当电流表半满偏时,通过R的电流比通过电流表的电流稍大,即R比rg稍小,因此此步测量的系统误差,总是使rg的测量值偏小。其中R不必读数,可以用电位器,R需要读数,所以必须用电阻箱。

根据rg、Ig和扩大后的量程,计算出需要给电流表串联的电阻R1的值。

⑵、用(b)图把

(a)

(b)

改装的电压

/

/

/

/

表和标准电压表进行校对。校对要每0.5V校对一次,所以电压要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因此必须选用分压电路。

百分误差的计算:如果当改装电压表示数为U时,标准电压表示数为U,则这时的百分误差为|U-U / | / U /。 【误差分析】

实验发现除了0V,U改总是小于U标准。这是因为半偏法测得的内阻偏小,导致改表计算出来的需要串联电阻值偏大;改装表实际电阻大于标准值,所以实际电压相同时,改装表内部通过的电流小于标准表内部的电流,因此改装表指针偏角小,示数偏小。此时需要减小串联电阻的阻值。然后再次重新进行校对。(奇趣物理出品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